阿殷
摘 要 隨著我國經濟建設不斷發展,人們對生活質量要求逐漸提高。建筑學設計和室內空間環境設計不但能夠實現對人們工作環境和生活環境的美化,帶給人們審美享受,同時還能夠滿足人們使用功能方面需求。而建筑學設計和室內空間環境藝術設計是相互關聯、有機結合的,掌握兩者共性與不同將有助于提高建筑設計水平。本文將對設計學和室內空間環境藝術設計內涵進行闡述,分析兩者之間的關系并提出設計優化策略,希望能夠為相關工作提供參考。
關鍵詞 建筑學設計;室內空間環境藝術設計;優化策略
近年來,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改善促進了城鄉居民對工作環境和居住環境美學要求逐漸提升,建筑學設計和室內空間環境藝術設計已經不再限定于建筑使用功能的實現,更需要通過設計滿足人們精神文化層面需求。
1建筑學設計和室內空間環境藝術設計概述
1.1 建筑學設計
建筑學設計是對建筑物、建筑物所處環境以及建筑物相關的藝術形式進行的綜合設計,是一門將工程技術與人文藝術高度融合的具體工作。通過建筑學設計不僅能夠實現建筑的實用性功能,還能夠體現出建筑與周邊環境共同作用的藝術性和美學價值。建筑學設計過程中,大多融入了設計者的價值理念,例如:綠色環保理念、生態理念等。
1.2 室內空間環境藝術設計
室內空間環境藝術設計是結合建筑物的實用性功能以及所處的環境,通過對各類設計原理和技術手段的運用,營造出具有功能性和審美效果的室內環境,在滿足人們使用需求的同時,豐富人們精神文化生活。室內空間環境藝術設計包含了聲音、光線等物理環境方面內容也涵蓋了思想、文化和意境方面的精神內容[1]。
2建筑學設計與室內空間環境藝術設計的關系
2.1 建筑學設計與室內空間環境藝術設計存在的共性
(1)設計目的
建筑學設計與室內空間環境藝術設計在設計目的方面具有較高的共性,兩者目的都是為了能夠滿足人們使用功能,體現出建筑和室內空間的使用價值。只是兩者所針對的主體有所區別,建筑學設計是為了能夠滿足建筑物的特定的使用功能,需要對建筑物中的空間進行合理布局來滿足使用者的客觀需求;而室內空間環境藝術設計是在建筑學設計基礎上進行的二次裝修,是對建筑物局部的二次設計,不僅要達到建筑物局部空間的使用功能,還要通過裝修設計提高文化品位。
(2)環境影響
建筑學設計和室內空間環境藝術設計都受到環境因素影響。對建筑學設計而言,需要兼顧到建筑物所處的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等,對建筑風格、建筑形式進行設計;室內空間環境藝術設計需要考慮到建筑物設計風格以及建筑物對自然環境利用特點,例如:采光條件、通風條件,建筑物朝向等對室內空間進行科學規劃。建筑學設計側重于對外部環境加以利用,而室內空間環境藝術設計側重于將建筑物所能利用的環境與室內環境相融合[2]。
2.2 建筑學設計與室內空間環境藝術設計存在的不同
(1)適用范圍不同
建筑學設計主要針對建筑物的整體進行設計,包括建筑物設計理念如何體現,設計風格怎樣與周邊環境相協調,建筑物的使用功能怎樣得以體現,建筑物水平交通和垂直交通布局以及消防、人防設施的功能實現等。建筑學設計具有整體性和全局性;而室內空間環境藝術設計是對相對獨立的局部空間展開的設計,其中包括局部空間的合理布局,室內空間使用功能的實現以及室內裝飾風格和文化品位等。室內空間環境藝術設計中,將建筑學設計理念和風格引入到室內環境設計中,或者能夠實現建筑風格與室內環境風格平穩過渡十分重要,這樣能夠使室內空間環境與外界環境相協調,提高室內環境的舒適性。
(2)環境依賴性不同
建筑學設計受到建筑物所處的自然環境、社會環境以及自然氣候等因素所制約,例如:建筑物所處位置臨近城市景觀,在進行建筑學設計時,需要對外部環境加以利用,利用開放式設計用自然環境提升建筑物品位;但是,如果建筑物所處位置是喧鬧的街區,外部環境喧鬧,噪聲污染與空氣污染較為嚴重,在建筑學設計時,需要通過設計提高建筑物防噪音和防污染的功能。而室內空間環境藝術設計受到建筑學設計制約的同時,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揚長避短的作用。此外,建筑學設計為室內空間環境藝術設計提供了環境依據,建筑物局部空間的大小,墻體結構和位置等因素對室內空間設計起到了制約作用。
3建筑學設計和室內空間環境藝術設計優化策略
3.1 實現建筑學設計理念在室內空間設計中的延伸
建筑學設計是結合自然環境、社會環境等因素,融入符合時代發展的建筑設計理念基礎上進行的,具有較高的科技性和時代性特征。近年來,隨著社會發展,綠色建筑和智能建筑理念逐漸對建筑學設計產生深刻影響,建筑學設計方面對節能、節水和生態環保等方面要求越來越高。而室內空間環境藝術設計是建筑學設計理念的進一步延伸。
例如:通過遮陽和采光設計,計算窗體和室內面積比值,通過采光頂和門窗設計增加室內自然采光,利用墻面綠化植物或高大樹木等達到室內遮陽效果。通過室內空間環境藝術設計實現建筑學設計理念延伸,能夠讓局部空間與整體風格保持協調一致,進而達到設計價值的統一。
3.2 利用室內環境藝術設計實現建筑學設計的空間拓展
建筑學設計為室內環境藝術設計提供了環境依據,室內梁柱、墻體以及結構布局對室內空間設計起到一定的限制作用。室內空間環境藝術設計需要在建筑學設計框架下,利用立體視覺原理對室內三維空間進行研究,通過點、線、面的結合以及色彩和光線的運用提高室內空間環境的視覺表達效果,使建筑學空間設計得到進一步拓展。
3.3 實現外部環境向室內空間環境的過渡
室內空間環境藝術設計中,需要注重建筑外部環境與室內環境的過渡。通過室內家具造型和色彩、室內軟裝設計以及光線組合等方式,將建筑學設計元素引入到室內空間設計中,讓內部環境與外部環境相和諧,進而提高室內環境的層次感[3]。
4結束語
建筑學設計和室內空間環境藝術設計具有較大關聯性,又存在本質上的不同,在進行建筑學設計和室內空間環境藝術設計中,需要加強設計理念研究,充分利用建筑學設計和室內空間設計在效果表達方面的優勢,使兩者相得益彰,從而營造出具有美學價值的個性化空間。
參考文獻
[1] 李紅棉.建筑學設計和室內空間環境藝術研究[J].建材與裝飾(下旬刊),2007,(7):28-29.
[2] 汪帆,劉嚴.居住建筑內部空間光環境藝術設計研究[J].現代裝飾(理論),2015,(3):262.
[3] 王棟.建筑室內外環境藝術設計教學要點分析[J].中國電子商務,2013,(20):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