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曼舒


【摘要】 目的:探討健康宣教對糖尿病治療的影響。方法:隨機選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糖尿病患者為研究對象,分為觀察組、對照組,各40例。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藥物治療、常規護理,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配合健康宣教,對兩組患者的干預效果進行比較。結果:兩組患者干預后血糖水平較干預前均有明顯下降(P<0.05),且觀察組患者下降幅度顯著大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飲食控制率、糖尿病知識知曉率、運動率以及服藥依從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健康宣教在糖尿病治療中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能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幫助患者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
【關鍵詞】 糖尿病;健康宣教;治療;效果
糖尿病(DM)是臨床中較為常見的一種以高血糖為特征的代謝性紊亂疾病。在糖尿病藥物治療的同時,應該強化對患者的健康宣教及護理干預,以有效增進患者的治療效果,提高生活質量,降低死亡率。現報道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糖尿病患者為研究對象,分為觀察組、對照組,各40例。對照組男22例,女18例;年齡35~75歲;病程3~13年。觀察組男24例,女16例;年齡37~76歲;病程3~12年。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及病程等方面比較差異不顯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藥物治療與常規護理。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進行健康宣教。(1)相關知識介紹。護理人員建立患者健康檔案,與患者進行言語交流,面對面宣教,向患者及其家屬發放糖尿病相關健康知識手冊;定期開展病房授課,向患者傳輸糖尿病的起因、注意事項、康復指導等方面的知識;讓患者觀看相關知識手冊圖片、視頻,并有針對性地進行個性化宣傳講解。(2)藥物指導。遵醫囑指導患者口服格列吡嗪或格列齊特等血糖控制藥物,若有必要遵醫囑注射胰島素;指導患者遵醫囑服用降糖藥物,注意監測血糖,為醫生調整胰島素注射劑量提供依據。(3)飲食護理。護理人員需根據患者年齡、身高、體質量以及勞動強度等情況制定一套科學、合理、個性化的飲食方案,選擇不同蛋白食物與蔬菜水果等搭配,適當補充維生素、蛋白質以及礦物質等,忌煙酒。患者需按照營養均衡、定時定量原則有效進行血糖水平控制。(4)運動干預。根據患者年齡、病情等,制定合理、有效的運動方案,需要注意運動強度,通常以患者不感到疲勞為佳,若患者產生心慌、乏力等癥狀,則需要馬上停止運動。運動要在飯后1~2 h進行,運動時間不超過30 min,每周運動次數在3次以上。(5)心理護理。加強對患者針對性心理護理干預,及時與患者進行有效溝通、交流,安慰、鼓勵患者,耐心傾聽患者傾訴,消除患者焦慮、緊張、抑郁等不良心理活動和情緒,促進患者樹立信心,早日康復。
1.3觀察指標
(1)比較兩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紅蛋白(HbA1c)。(2)比較兩組飲食控制率、DM知識知曉率、運動率以及服藥依從率等。
1.4統計學處理
應用應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干預前后血糖水平比較
兩組患者干預后的血糖水平較干預前均有顯著下降(P<0.05),且觀察組患者血糖下降幅度顯著大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兩組患者遵醫行為比較
觀察組患者飲食控制率、DM知識知曉率、運動率以及服藥依從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3討論
健康宣教能夠有效幫助患者樹立健康觀念,提高對糖尿病相關知識的認知及對糖尿病的重視程度,促使患者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1]。藥物治療能夠有效減輕患者胰島β細胞負擔,有效控制血糖;飲食干預是糖尿病治療的基礎,能有效緩解患者癥狀;適當、科學的運動是糖尿病患者治療中的重要內容,能使患者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緩解病情,促進身體康復;心理干預能夠有效消除患者焦慮、恐懼、抑郁等不良心理和情緒,幫助患者樹立信心,進一步促進患者康復。
參考文獻:
[1]張錦華.健康宣教對糖尿病患者的影響[J].糖尿病新世界,2015(2):236-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