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志創
隨著信息化高速發展,教學課堂在知識獲取和傳授方式,教和學方式都發生了革命性變化。教師對教學課堂的認知走向也發生變化。
一、以初中跳繩教學為例,研究如何進行深度合作學習
1.傳統的體育課以動為主,教師只注重運動強度、運動量,以課堂練習為主。教師只專注如何讓學生更多的動起來,練習運動技能,強調教材教學實施的目標。忽視知識建構的過程和學生在知識建構過程中的心理變化。
2.傳統的體育教學流程:碎片化情境引入;教師講解、示范;學生練習、教師糾正與點評;學生練習;體能訓練,總結放松。
傳統教學評價:課的導入,教師講解示范,教師儀態,學生練習密度,學生技能掌握情況。
3.深度小組合作學習《 1分鐘跳繩》教學簡案:
4.深度合作學習課堂教學評價維度:
(1)小組合作學習目標:挑戰、清晰、和諧。
(2)小組合作學習方法:契合、多樣、組合是否合理。
(3)小組合作學習管理:井然、安心、順序。
(4)學生小組組建:合理、有效。
(5)學生學習評價:公正、過程、內在。
二、深度合作學習教學設計與評價理念中教師課堂教學領導力的要求
1.深度合作學習教學設計是基于學生與教材的對話而設計的
學生通過每一個問題的探討,形成對于教材認識。其次是基于與教師、同學的對話、觀察而設計的。“三人行”必有我師,學生在探討的過程中通過與他人的對話、觀察,構建對于教材的認識。再次是基于對話而設計的。深度小組合作學習不只有對小組的評價,還有個人的評價,以及個人在小組貢獻的評價,以評價的社會角度,建設個人在小組間的歸屬感,促進實現自己對于自我認識的建構。
2.深度合作學習的評價理念對于教師課堂教學領導力的轉變
深度合作學習的評價理念強調公平,教師在教學設計和課堂教學過程中需要通過評價標準的多樣性,差異性,實現不同個體的公平評價。
深度合作學習的評價理念強調過程,教師在教學設計和課堂教學過程中需要持續性的反饋、收集多方面的信息、幫助學生和小組改進和提高。重要的是在課堂教學中的觀察和反思,需要有整體性,又需要有細節性觀察。
深度合作學習的評價理念強調內在,教師在教學設計和課堂教學過程中需要實現學生對學習本身的興趣,以及在學習中體會到愉悅感、成就感。甚至是正能量與安全的學習氛圍。
三、初中體育深度合作學習中教師課堂教學領導力的轉變
1.對課堂的前瞻性:從原來對教材的前瞻,轉變為更注重對學生的前瞻,對課堂過程的前瞻。在深度合作學習中,更要求對合作學習中學生學習力提升后的前瞻,以及對合作學習中頭腦風暴產生的問題具有前瞻性。
2.對課堂的創造性:從原來對教材施教的創造,轉變為對學生學習知識過程,建構過程的創造。在深度合作學習中加速了學生對知識建構的過程,加深學生對知識的建構。
3.對課堂的對話性與觀察:從課堂教師語言、動作示范和教師與學生的對話和相互觀察,轉變為開放式對話與觀察、生生對話與觀察、師生的對話與觀察。教師對情景預設需要更豐富和更具多角度、多選擇性,才能夠滿足在合作學習中開放式對話與觀察。教師需要對相關項目教學技能、輔助教學技能提供更多的示范與指導,才能滿足生生對話與觀察。
責任編輯 邱 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