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婷



在高考改革的大背景下,越來越多的學校意識到了職業生涯教育的重要性,有意識地增設職業生涯教育的課程。如何構建高中的職業生涯教育課程,既是學校決策層所該思考的,也是每一科任課教師在自己日常教學工作中需要特別用心用腦的。下面筆者以《氯的化合物》化工工程師職業體驗進行初嘗試,探究職業規劃教育與學科教育的融合。
職業體驗:化工工程師——《氯的化合物》課例設計
【教學流程】
職業體驗:化工工程師
工作崗位:聿懷校化工廠化工工程師
責任項目:為學校“創文”大掃除設計漂白液配置方案,并編寫說明書以指導各班級使用。介紹化工工程師的基本工作環境及工作職責,了解化工工程師完成一個項目的基本工作流程,根據學生實際,將模擬的項目流程劃分為四部分:知識儲備、方案設計、方案評價、說明書編寫。
(1)過程環節1:職業體驗——化工工程師之知識儲備
(2)過程環節2:職業體驗——化工工程師之方案設計
學習任務④:為校化工廠設計漂白液配制方案
評價任務④:診斷并發展學生實驗探究的水平(孤立水平、系統水平)
(3)過程環節3:職業體驗——化工工程師之方案評價
(4)過程環節4:職業體驗——化工工程師之說明書編寫
學習任務⑥:為校化工廠生產的漂白液編寫產品說明書
評價任務⑥:診斷發展問題解決能力和化學價值的認識水平
【課例反思】
以上是“化工工程師——《氯的化合物》”的課例概述。筆者選取本課題源于高一學生選科時的迷茫,作為一個高中化學老師,能否解答學生最樸素的提問:選化學科目,大學可以學什么專業?大學學化學專業,進入社會從事的職業是什么樣的?面對這樣的尷尬,筆者一直在思考,在化學課堂中除了給予學生具體的化學學科知識,還能給予學生什么?
將一個教學理念與教學設想落實在具體的課堂教學上,這是一個需要專業技能技巧的過程。職業體驗形式有多種多樣,可以是工作流程的體驗(如本課例),或許也可以是以其他各種形式呈現一個職業的多面性,這就需要教師自身對各種職業有全面而理性的認知。而如何將基礎知識與整個體驗過程結合,更是體現了教師的專業技能。
責任編輯 徐國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