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榮
隨著外來文化和網絡媒介的影響,現在的學生對西方文化和網絡信息越來越感興趣,卻忽略了對我國經典文化的學習。作為初中語文教師,要在教學中積極滲透經典誦讀,讓語文知識與優秀傳統文化結合在一起,增強學生的文化歸屬感,提高他們的語文核心素養。下面,筆者從經典誦讀的意義入手,對依托經典誦讀、培養初中生語文綜合素養的策略展開詳細的論述。
一、初中語文課堂滲透經典誦讀的意義
1.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在初中語文課堂中進行經典誦讀的滲透,可以打破傳統課堂教學的局限性。在課堂上引入一些學生們所喜歡的經典故事或人物,可以活躍課堂的氛圍,將靜態的課堂變為動態的。例如,老師可以組織學生們觀看一些講述經典故事的優秀影片,讓學生們在看影片的同時,也學習一定的語文知識。這樣的舉措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為初中語文的課堂教學提供了新的發展動力。讓學生們通過對經典的喜歡,自主投入到語文知識的學習中去。
2.有利于培養學生語文思維
初中語文最根本的教學目標就是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豐富學生的視野。在語文課堂中,通過滲透經典誦讀,可以讓學生在一個有趣的情境中進行學習。在誦讀經典的過程中,還可以利用故事情節設置問題,去激發學生的求知欲。這樣的教學模式不僅關注了學生的個性差異,而且激發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在這樣的基礎上進一步培養自己的語文邏輯思維,提高自己的語文知識水平。
3.有利于提高教師職業素養
在學生的成長過程中,老師的專業與否對學生有著很直接的影響。任課老師只有提高了自己的語文水平,才可以進一步為學生創造更加專業的環境。在初中語文課堂中滲透經典誦讀,可以使教師搜集更多的教學資源,更新教學內容,及時積累教學經驗,同時也可以將一些好的內容分享給學生。不僅有利于教師的專業化發展,也有利于提高教師的職業素養。
二、依托經典誦讀培養初中生語文綜合素養的策略
1.利用多媒體技術,創設優質誦讀情境
為了讓學生融入到經典誦讀的氛圍中,老師要適時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創建優質的誦讀情境,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例如,在教學《論語》這一課的時候,老師在講解課本上的內容之前,可以先在課堂中利用多媒體課件,為學生展示孔子教導學生的一些視頻,讓學生想象情景,去進行其他章節的閱讀。這樣有利于激發他們的閱讀興趣,促進經典誦讀的滲透。
2.采用鼓勵教學法,刺激學生學習積極性
中學生身心發展還不成熟,作為一名合格的語文教師,要充分意識到這一點,在實際教學中,多對學生進行鼓勵。尤其是對于學習層次較差的學生來說,老師的鼓勵對他們來說就是最大的動力。所以在組織學生進行經典誦讀的時候,即使他們讀得不是很好,老師也要進行鼓勵與肯定。這樣有利于激發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更加有自信,也很好地遵循了生本理念。
3.促進家校合作,促進學生身心健康
在學生成長的過程中,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是缺一不可的。教師可以與家長進行溝通,讓他們了解到經典誦讀的重要性,并積極組織家長在平常加強對學生的監督,讓家長也加入到經典誦讀活動中來。例如舉辦一次“我愛經典”的活動,讓學生以家庭為單位,將自己喜歡的經典分享給大家;或者建立一個微信群,要求家長監督學生進行經典誦讀,并錄一個小視頻分享到群里。這些舉措很好地調動了家長的積極性,也為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奠定了基礎。
綜上所述,為了提高初中生的語文素養,增強其文化歸屬感,語文老師在課堂中要積極滲透經典誦讀。讓學生們通過經典誦讀,感受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經典誦讀有利于拓展學生的視野,豐富他們的語文知識,更有利于活躍課堂氛圍、創建動態課堂。讓初中生在對經典的誦讀中傳承我國優秀傳統文化,不斷提升自己的語文綜合素養。
責任編輯 晁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