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全球化的進程,高等職業教育需要更好地與人才市場接軌,然而高職英語教學很少關注職業英語能力培養,這使得學生在實際工作中很難使用所學的英語。在高職英語學習中引入新的高職英語教學模式,可以幫助學生掌握職業英語應用,使他們在使用英語時運用英美邏輯思維,從而提高高職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本文基于職業能力培養視角對高職英語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培養高職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英語能力,促進學生的職業化發展,旨在為當代高職英語教學提出一種可供借鑒的教學方法。
【關鍵詞】能力培養;職業;英語教學;高職;改革
【作者簡介】關英波,牡丹江大學。
為了快速適應高職英語教學改革,教育者應轉變觀念,明確英語課程的特殊性。改進師生的高職英語教學方法,優化學習,改善教學質量正是基于職業能力培養視角的高職英語教學模式改革的主要目標。
一、基于職業能力培養視角的高職英語教學模式改革存在的問題
1.聽、說、讀、寫落實不到位。智能時代到來了,高職英語教學卻還停滯在班級授課制的模式上,相比文理生而言,高職英語教師的授課難度更大。英語課堂本質上還是以教師為主體的傳統教學模式,采用通過課文灌輸知識的方法,以課堂為中心,不以現實為基礎,是不可能實現培養高技能應用型人才目標的。這種傳統的單一教學模式與高職英語教育的目標背道而馳,學生總是被動地接受所灌輸的知識,最后導致學生和教師在課堂中角色的錯位。
2.高職生英語學習興趣低。高職生往往只對專業課具有濃厚的興趣,對其他科目興趣不高,認為“中國人不學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經常忽視學生的主體性,課堂上基本上是教師講、學生聽,沒能發揮高職英語的價值,影響著英語教學的效果。沒能給學習者提供交際機會的教學活動,將會使學習者失去接觸語言資料的主要來源,進而阻礙其學習。教師采用混合教學法后,經常在課堂上進行合作學習,允許學生使用手機獲取信息。在實際教學階段,由于高職生英語學習興趣低,未利用英語微課有效地擴展課程內容,未達到預期效果。
二、基于職業能力培養視角的高職英語教學模式改革的建議
1.積極探索高職英語課堂教學的新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首先,在高職英語教學內容中,教師應選擇對學生更具時代感和趣味性的英美文學作品。在采用混合教學的過程中,學生可以參與到基于傳統課堂和翻轉課堂的混合式高職公共英語教學中。因此,學生不再是知識灌輸的接受者,而是課堂的主體,他們的學習興趣得到了極大的激發,由于時間有限,教師必須精簡視頻內容,突出教學過程中的一些重點和難點。最后,要充分發揮基于傳統課堂和翻轉課堂的混合式高職公共英語教學的生動性和趣味性。高職英語教學中導入英美文學元素改變了傳統的單向教學模式,是真正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真正是引導學生學習,而不是驅動他們學習。在這一新穎的學習過程中,學生不是傳統教育中被動的知識接受者,而是主動獲取英美文學知識。教師可以利用不同的資源來表達不同的教學內容,為學生呈現一種整合多種資源的教學氛圍。
2.優化課堂評價,促進全面發展。在教學中,使用最多的是課堂口頭評價,評價語言應自然、友好、豐富,給學生以啟發和指導。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個性特點,給予不同的口頭評價,以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學習過程。基于高職生職業能力培養下的高職英語教學模式改革在落實過程中,課堂評價采用教師評價、自我評價、學生互評等多種評價主體相結合的形式,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針對專業教學目標來確定考評指標,包括學生課堂表現、考試成績、作業完成情況、職業素養等多方面,通過全面的考評指標來促進學生能夠全面發展與進步,優化課堂評價對高職院校畢業生的就業起著主導作用,從而使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
三、結語
學習將伴隨人的一生,高等職業院校的公共英語必將為職業教育服務。我們需要在實踐中不斷調整教學計劃以及內容,做到一個學生一個教學大綱,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并不意味著教師放棄教學特性,旨在體現因材施教的教學方法。
參考文獻:
[1]李曉思.淺談任務型教學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科技風,2017 (06):44-45.
[2]李玉卿.淺論英國茶文化與英語教學的關系[J].福建茶葉,2017 (06):55-56.
[3]王洪秋,李錚.理工科高校文科研究生科研能力培養研究[J].高教學刊,2019(11).
[4]周丹.如何提升高職院校大學生就業指導課程的實效性[J].教育現代化,20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