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經濟全球化時代以及初中英語新課標背景下,英語的教學地位得到穩步提升,同時新課標對初中生英語學科的能力目標要求也有所提高。基于此,本文通過反思現有閱讀策略培育環節不足之處,提出初中英語教學中閱讀策略的有效培養途徑,希望對教學有所助益。
【關鍵詞】初中英語;閱讀策略;培養途徑
【作者簡介】鄒永蓮(1973.09-),女,漢族,福建清流人,福建省清流縣實驗中學,中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初中英語教學。
伴隨著經濟發展全球化進程的不斷推進,英語在國際交流間的地位愈發重要,因此英語也成為教育領域最重要的學科。基于這樣的時代背景,素質教育視野下初中英語新課標也做出了相應的調整,新課標要求教師加強對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全面培養,并通過不斷創新教學方法提高初中英語教學的有效性。而其中閱讀能力是其他能力形成的基礎,學生只有通過良好的閱讀理解能力將接收的信息在頭腦內進行科學加工,在加工后運用閱讀中積累的詞匯、短語、用法等輸出信息,才能將初中英語聽得清晰、寫得準確、說得流暢的能力目標要求有效實現。但受制于多方因素影響,初中英語閱讀教育還存在不足,制約著學生素質以及英語教學的創新發展。
一、 初中英語閱讀策略教學現狀
目前初中生尚未掌握有效的閱讀策略,其聽說寫能力的提高也因此受到限制,初中英語教學的有效性因此也得不到良好的體現。這主要表現在:
第一, 學生層面。一方面部分學生在小學階段沒有打下良好的英語學習基礎,缺乏必要的單詞儲備、語法技巧、良好的閱讀習慣以及熟練的閱讀技巧。因此在教學過程中由于學生英語基礎十分薄弱,導致其閱讀策略無法在此基礎上得到有效確立,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發展也因此受到限制。另一方面初中英語課程整體難度上明顯高于小學英語,導致部分學生“知難而退”,逐漸失去學習的興趣,閱讀教學因此無法有效開展,更遑論閱讀策略的有效培養。
第二, 教師層面。一方面目前學生素質與教師教學質量的評價標準多與應試成績掛鉤,同時初中英語平時的課業壓力繁重但課時有限,導致部分教師仍堅持應試教育思想,只重視語法等英語理論知識的單向灌輸與單詞的死記硬背,課堂枯燥乏味,學生愈發缺乏學習的興趣。另一方面,教師在課上缺乏閱讀技巧的有效滲透,在課文的講解過程中或采取先學習語法單詞知識、后翻譯課文模式,或采取肢解課文逐句學習語法、單詞知識,最后整體翻譯的教學模式,對教材缺乏科學的運用,沒有做到引導學生通過聯系上下文、抓取關鍵詞等閱讀策略自主學習或小組討論完成閱讀任務,教學中缺乏對學生閱讀策略的有效培養方案,導致學生無法形成有效的閱讀策略。
二、 初中英語閱讀策略有效培養途徑
1.轉變教育思想。為有效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策略,教師首先要轉變教育思想,用正確的思想引導初中英語有效閱讀策略的培育工作。一方面教師要提高思想認識,教師要認識到當前素質教育視野下初中英語教學中培養閱讀策略的必要性及重要性,在教學中要不斷滲透培育閱讀策略的理念,推動初中生形成良好的閱讀策略。另一方面,教師要轉變傳統的應試教育思想,樹立以學生為本的現代教育理念,在教學中要做到以學生為主體,根據學生的認知能力、性格特點等選擇合適的閱讀話題、閱讀材料、教學方法等,使閱讀策略培育工作更加貼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提高教學的針對性以及有效性。
2.創新教學方式。為有效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策略,教師還要創新教學方法,用科學的教學方案推動初中英語有效閱讀策略培育工作的創新發展。因此教師要轉變傳統的填鴨式教育模式,通過情景法、游戲法等互動教學模式為英語教學注入趣味元素,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為閱讀策略教學打下良好的基礎。以《Qomolangma—the Most Dangerous Mountain in the World?》為例,教師可在閱讀前為學生播放相關視頻、圖片等,并就“Himalayas”相關話題展開討論,通過生動形象的視頻以及師生間你來我往的互動環節,有效啟發了學生的思維,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興趣的引導下主動跟隨教師的教學思路,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為接下來的閱讀教學打下良好的基礎。英語是一門外來語言,教學中師生間的互動十分重要,因此教師要構建和諧的課堂氛圍,在互動時用和藹的態度,鼓勵的詞語如,Well down等,樹立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學生聽得多、說得多自然理解能力會上一個臺階,其閱讀能力自然也會因此得到有效的提高。
3.培養閱讀習慣。為有效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策略,教師要在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興趣之后,趁熱打鐵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首先教師要在課前根據學生的性格特點、認知能力等選擇適宜的閱讀材料,如初一英語選擇一些簡單的笑話、諺語等,初二初三英語可選擇一些勵志文章、人文歷史、生活常識等文章,在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同時,對學生的生活積累、德育素質等也起到了一定程度的積極引導作用。其次教師要循序漸進定點、定時、定量的布置閱讀任務,并布置閱讀作業,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通過這樣的教學方法不僅閱讀策略培育工作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也為深化培養良好的閱讀策略提供堅實的能力基礎。
4.培養閱讀策略。教師為深入培養學生形成全面的閱讀策略,要在學生養成良好閱讀習慣之后,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技巧。教師一方面要以教材為基礎,在教材的講解中通過布置閱讀問題任務等貫徹閱讀技巧的培育理念。初中生應掌握的閱讀技巧包括猜測詞義、略讀文章、尋找關鍵詞、把握文章結構、解讀長難句等多項閱讀策略。以《Students Who Volunteer》為例,教師可在課前引導學生略讀文章,提出問題:“What is the topic of this article?”,在學生準確回答之后就會要求學生帶著問題通讀全文,通讀之后回答問題:“What kind of volunteer work does Mario green do?How does he feel about the work?”學生在作出回答之后,教師可拋出問題:“Please try to translate the meaning of satisfaction?”學生可能會束手無策,教師可引導學生通過下文“when I see the animals get better and the look of joy on their owners faces.”中的關鍵詞“get better、joy”或根據“satisfy”的含義大致推測出這個單詞表示滿足感,在這一系列的教學任務的推動下學生清晰的了解到了英語閱讀的一般策略,閱讀策略的培育工作的有效性因此得到最大限度的體現。
5.在實踐中有效鍛煉、鞏固學生的閱讀策略。為深化培養學生的閱讀策略,將教學的有效性延伸至課下,教師還需要在課下對學生的閱讀策略予以持續關注,通過設計豐富的實踐環節為學生提供閱讀能力鍛煉與鞏固的機會。教師可通過舉辦英語角、閱讀比賽、閱讀游戲等實踐活動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實踐環境,深度鍛煉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同時教師要對學生閱讀的數量、效率等定期追蹤,必要時可量化成表張貼在教室,并通過互相競爭促進學生主動閱讀,提升其閱讀的熱情,以此實現閱讀策略教學的深化發展。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擁有良好的閱讀策略不僅能夠促進學生英語素質的有效提高,還能夠促進初中英語教學的創新發展。因此教師要積極反思現有教學環節不足,并以此為依據提出科學的改進方案。教師要轉變教育思想,提高思想認識,要認識到培育良好的閱讀策略已成為素質教育視野下初中英語新課標的教學任務之一,在教學中要立足教材,創新教學方法,不斷在教學中滲透閱讀策略的有效培育方案,同時要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技巧,并通過豐富的實踐活動為學生提供鍛煉與鞏固的機會,最終促進學生閱讀策略的有效養成及深化發展,使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有效性也因此得到高效實現。
參考文獻:
[1]蘇菊蓮.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策略探究[J].英語教師,2019(08):62-64+69.
[2]廉桐.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反思與探析[J].現代交際,2018(01): 156-157+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