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令新
鄉鎮政府機關的公務員培訓活動是我國政府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鄉鎮政府屬于基層政府組織,因此,要加強對政府公務員素質的培訓,制定完善的人力資源培訓計劃,以期為人民群眾提供高質量的服務。本文基于對鄉鎮政府人力資源培訓的相關理論和實踐經驗,探究鄉鎮政府機關人力資源的培訓對策,從而提高其工作效率。
一、前言
公務員素質培訓是政府人力資源管理中的重要內容之一,參與培訓活動不僅是政府公務員的一項權利,也是一項義務,公務員有權并必須要參與政府所提供的培訓活動。自黨的十八大以來,政府人員的素質越來越受到重視。黨的十八大強調,要想全面提高黨的科學化建設,需要對人事制度深入改革,建立具有高素質的干部隊伍;需要加強人員培訓,提高人員的綜合素質和工作能力。因此,對鄉鎮政府人力資源進行培訓,并制定完善的培訓對策和方案,是一項具有基礎性、戰略性意義的工作,應當受到重視。
二、建立健全的人力資源培訓制度
在對鄉鎮政府進行人力資源培訓時,需要建立完善的培訓制度,為公務員的培訓活動提供相應的制度保障。政府人力資源培訓的目的在于培養具有高素質、高能力的學習型和創新型人才,堅持人員素質、能力、知識的有機統一。認真做到先培訓、再上崗;先培訓、后提拔的流程要求。人力資源培訓制度可以同證書管理制度、獎勵晉升制度結合起來,形成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的培訓機制。首先,將培訓活動與證書管理掛鉤,公務員在經過一定的培訓之后,需要取得相應的等級證書,以此檢驗本次培訓的效果。證書應當由培訓機構的人事處進行發放,包含有人員參與培訓的時間、項目、綜合成績等,并作為公務員受到培訓的證明。其次,將培訓活動與晉升獎勵相結合,公務員在錄取之前,需要經過一定的專業培訓,若人員未能及時參與任職培訓,或培訓成績不合格,則不可給予職位。另外,若是在崗的公務員沒有按照要求進行工作培訓,或者培訓成績不合格,在年度考核中,也不能給予相應的職稱晉升。
鄉鎮政府人力資源培訓需要具有針對性和實效性,其培訓方案需要緊緊圍繞“鄉鎮政府的發展目標”、“工作人員的職責要求”、“職業發展需求”來制定,積極開展各項工作的培訓活動,對培訓內容進行科學合理的安排,以達到促進政府工作有效開展的目的。另外,鄉鎮各黨委需要積極與培訓機構合作,將學習培訓工作與崗位職能、人員素質和職業發展相結合,切實加強人力資源培訓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所謂培訓的針對性,是指在制定培訓計劃中,遵循“需要什么,培訓什么”的原則,堅持德才兼備的目標,堅持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對實際工作進行分類別、分層次的培訓指導,并注重理論、能力、方法和知識的創新性。而培訓的實效性,是指通過對鄉鎮政府公務員的教育培訓,全面提升人員的綜合素質,達到培訓規模和培訓質量相統一的目的。
三、招聘具有培訓技能的技師和專業教師
鄉鎮政府在開展培訓活動時,招募培訓技師是不可避免的一個環節,優秀的培訓技師能夠有效建設公務員隊伍,提升公務員的整體素質,進而有利于政府部門的高效運行。鄉鎮政府中培訓技師的招聘,一般以自愿為原則,采用自主報名、公平競爭、擇優錄取的理念,此外,對培訓人員還要道德品行、專業技能、身體條件方面的要求,具體要求如下:
其一,培訓者需要具有正確的職業觀念和職業道德素質,做到愛國守法、愛崗敬業、品行端正、終身學習等,具有高尚的人生價值觀和強烈的社會使命感;此外,作為一個培訓技師,還需要具備良好的語言溝通能力以及親和力,幫助受培訓者在培訓的過程中,能夠充分理解所學內容并不斷鞏固完善。
其二,培訓者需要具有優秀的團體組織能力和計劃能力,能夠將一個培訓班的學生有序組織在一起,保證班級培訓計劃的有序進行以及形成良好的教學紀律和教學環境;另外,培訓者還需要具有良好的環境適應力和工作執行力,保證人力資源培訓計劃的順利實施。
其三,培訓者應當具備專業的培訓技能和一定的教學經驗,以便能及時快速地投入到培訓工作中去;具有良好的溝通表達能力,能夠對培訓知識講解到位,更易于學生吸收;能夠綜合運用包括多媒體在內的現代教學設備以及教學技巧,提高培訓課堂的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
其四,培訓者應具有較強的學習能力,并具備終身學習的職業觀念,在開展培訓活動的過程中,要根據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培訓計劃,并結合當下時新的案例教學,然后對自身的專業知識和教學理念不斷更新完善,創新自己的知識與理念。
其五,培訓師應該具有調動課堂氛圍和較強的案例分析能力,并能夠綜合運用各種教學手段,如:案例分析、課堂討論和角色扮演等,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
四、增強培訓監督機制的作用
鄉鎮政府要想加強人力資源培訓中的監督作用,首先,要建立健全的人員培訓監督制度,培訓計劃要按照相應的審批程序嚴格執行,禁止以培訓為名進行盈利或者外出旅行。鄉鎮政府若未能按照相關規定開展培訓活動,則會被培訓部門下令整改,不予整改者則給予通報批評處分。另外,政府需要加強各個機關單位和人民群眾對政府人員培訓的監督力度,防止亂收費和亂發證的現象發生,一經發現,則要立即追究其法律責任,維護受培訓者的利益以及培訓活動的嚴肅性。
其次,實行依法監督。鄉鎮政府在制定人力資源培訓計劃時,可以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以及《干部培訓改革綱要》、《全國行政機關公務員培訓規劃綱要》等法律法規的相關規定來起草。在實施過程中,可以按照要求試用一年,試驗其實行效果,然后在根據實際需要不斷修改、完善,最終形成成熟的法規體系,增強規律法規的可行性和針對性。法律法規除了在草擬并制定培訓計劃時發揮參考價值之外,還可以為人員培訓活動的監督工作提供法律保障,促進監督機制更加健全和完善。
最后,加強社會監督工作。政府在開展監督工作時,需要強調人民群眾的社會監督權利,充分調動群眾參與監督工作的積極性。加強社會監督力度的方法有:(一)加大對人民群眾的監督權利的宣傳力度,采用定期宣傳的方式,讓人民群眾積極發揮其監督作用;(二)利用新聞輿論和其他宣傳方式,維護群眾的基本權益,弘揚正氣,推動社會主義法治社會的建設;(三)對鄉鎮政府的公務員培訓工作進行定期的實時報道,并對外公布可公開的培訓情況,讓人民群眾能夠及時了解具體的培訓情況,并予以相應的監督。
五、建立鄉鎮政府學習型組織
所謂學習型組織,是指能夠及時規范自身行為,學習掌握新知識并提出見解,熟練掌握并創造、獲取、傳遞相關知識的新型組織。該組織包括五個方面的因素:(一)建立愿景,組織要明確其學習工作的目標,并以此為導向,作為開展工作的依照;(二)團隊學習,組織中的成員要堅持長期學習,及時改正自身不恰當的行為,并吸收新知識,努力跟上時代腳步,與時俱進;(三)改變心智,組織成員要努力健全自己的心智,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四)自我超越,組織成員需要根據時代發展的需求,不斷超越自己、發展自己、更新自己的知識體系和學習理念,讓自己不斷完善;(五)系統思考,組織成員需要培養自己的各種思維能力,對提高工作質量提供具有有效性和創新性的意見。
六、結語
綜上所述,鄉鎮人民政府的人力資源培訓活動,能夠提高公務員的綜合素質,提升其工作效率,進而促進政府機關部門的發展運行,因此,政府要重視其人力資源的培訓工作,并從建立健全的人員培訓制度、招聘優秀的培訓技師、完善監督機制以及建立鄉鎮政府學習型組織等方面提高培訓工作質量。(作者單位:河北省遷安市大五里鄉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