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濤 Liu Tao

“與歷史同行:四川美術學院建校80周年(1940—2020)”· 第一單元“承傳啟合”專題參展作品

1蕭建初、何方華、李文信、賴深如、鐘道泉、畢晉吉、白澄、丁六陽、楊竹菴、馮建吳合作春花報喜81cm×151cm紙本水墨1957

3鐘道泉秋風吹冷艷,晨露濕新妝紙本水墨105cm×62cm1958

4馮建吳神女應當無樣,當今世界殊紙本水墨190cm×66cm1964
四川美術學院的中國畫發源廣泛,教師隊伍中既有各大專業院校培養的專門人才,也廣納社會賢能,成就了中國畫在四川美術學院的多源并存。從學校創始至今,從事中國畫實踐與探索的教師們,積極響應學校發展和學科設置調整的需求,廣泛地參與到學校各教學崗位的工作當中,從事著不同層次的教學工作;尤其是對中國傳統藝術中的經典研習與傳授上,繼承中國藝術的偉大傳統,并承傳這一傳統,他們在傳統中尋找未來,使得中國畫的基因浸潤到了四川美術學院發展的精髓之中,為學校不同時期的教學、科研和創作貢獻他們的智慧和力量。
歷經80年的風雨歷程,四川美術學院在中國畫領域,有了長足的發展;在教學、研究與創作方面,積累了豐碩的成果;伴隨著現代化建設的深入,社會環境也發生了新的變化,四川美術學院的中國畫,逐漸形成了注重傳承、不斷超越、開放包容的多元融合的風貌。尤其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美術教育事業的蓬勃發展,聚集和造就了一大批聞名中外的藝術家和藝術教育家。
本次展覽集中展示自1940年至1978年間,投身四川美術學院中國畫學科發展與專業實施與探索的前輩藝術家的作品,他們都長期根植于20世紀中國畫發展藝術生態之中,在對傳統藝術研習與創作的造詣、社會影響力以及他們在中國畫領域,身體力行的實踐與探索等方面,儼然已成為后輩藝術家發展的榜樣。他們在中國畫方面的藝術成就以及教學思想,基本上代表了中國畫現代化的演進過程,成為20世紀中國畫發展最為重要的學術成果之一,在中國的美術教育中具有示范、楷模的作用與重大影響。
他們通過藝術創作,使我們感知到他們面對傳統與時代時的獨立思考,在實現藝術夢想之路上的奮斗與執著,也是他們孜孜不倦追求與呈現的態度所在!他們的創作既是每一位前輩藝術家營造的他們自己特屬的視覺世界(即他們風格迥異的創作視覺呈現),又是他們尊重個體體驗,充分表達自我的文化觀念描述與表達。他們的藝術創作也是在不斷地呈現他們認識事物的文化態度。每一位前輩藝術家都是當代中國文化構建的參與者、實踐者與見證者,他們呈現的各式各樣的文化態度,正是中國文化建構的給養!
參展藝術家(按出生年月排序):
丁六陽(丁愚)、楊竹庵、鐘道泉、謝趣生、陸其清、畢晉吉、馮建吳、肖建初、趙蘊玉、岑學恭、何方華、譚學楷、黃原(黃海儒)、杜顯清、楊富明、彭邦一、羅明遙、李文信、白澄、雷榮厚、賴深如、易本奎、楊祖懿、鐘在本、林昌駿、白德松、米立權、楊麟翼、楊涪林、唐允明、傅仲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