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莊



中華人民共和國就要成立了。怎樣把我們偉大祖國的性質、精神在國旗上恰當地表現出來,是全國人民和政協代表熱切關心的問題之一。昨天,政協代表分組開會,討論政協籌備會第六小組提出的關于國旗、國都、紀年的意見。第六小組并專門召開會議,集中各組討論的結果。政協籌委會編印了一本《國旗圖案參考資料》,上面有三十八種國旗草案。各組認為其中第一圖較好和可供參考的有一百一十二人,認為第二圖較好和可供參考的有七十七人,認為第三圖較好和可供參考的有一百八十五人。這三幅國旗草案,都是紅底,黃星,加一黃條。紅色象征革命,星象征中共和解放軍,黃條象征黃河,黃河是我們中國經濟文化的發祥地。雖然星、條的大小、位置、長短、寬窄不同,但意思是一樣的。把上面三個人數加起來,贊成前述意義的,已達政協代表的過半數。《國旗圖案參考資料》中的三十八種圖案,旗底均為紅色。其中三十一種圖案的設計者,都說明自己的圖案上的星是表示中共與解放軍的。這是鐵一樣的事實,這是全國人民的意向!共產黨領導了勝利的中國大革命,新中國的旗幟就要出現在世界之上了。
自從政協籌備會發起征求國旗圖案以來,為時不久,應征的圖案即達兩千九百九十二幅。投稿者包括工人、農民、教授、教師、學生、作家及其他自由職業者。還有從遼遠的美洲寄來了二十三幅。全國人民和海外華僑是多么熱烈擁護自己的革命政權,對于代表自己國家的國旗,踴躍地發表了自己的意見。舊的代表國民黨反動派的所謂國旗,在世界上是屈辱、無能的象征。現在,讓它隨著國民黨反動派的徹底滅亡而滅亡吧!遠在國外的僑胞,可以在即將決定的新國旗的照耀下挺起胸脯來了。
我在上午參加旁聽了一個包括四十八個代表的小組會,代表們先后發言二十余次,討論非常熱烈。發言的基本精神只有一個,即如何把人民新中國在國旗上表現得更好些。有四五位代表發言提出:“國旗要大眾化,使每個老百姓都能制作。”新中國是屬于人民的,人民的代表考慮任何問題,都要時時刻刻想到老百姓,這種精神和作風,將是人民政權的主要基本特點。
第六小組晚間匯報各組代表討論結果時,發現參加討論的代表們毫無例外地同意建都北平,并把北平易名北京。北平位于華北老解放區內,人民力量雄厚。鄰近東北重工業區,便于發展工業。文物集中,交通便捷,具備著現代大國首都的各種資格。全國人民同樣關心人民首都設在哪里。有些代表提出:北平毗鄰天津,出海方便,航空交通四通八達,而且建筑雄偉,氣象萬千,應該把這些條件加在建都北平的理由之內。江西省人民政府邵式平主席向政協轉來一封隱名氏的信,信中提議建都西安、重慶或成都。這位隱名氏用了二三十張紙申述了自己的理由。理由合適與否,這里不來說它,但其關心這個問題的熱忱,是非常感人的。
人民共和國如何紀年?絕大多數參加討論的代表都主張采用現代世界大多數國家公用的紀年制度,如今年即稱1949年。因為新民主主義的創立,在中國歷史上是一個劃時代的大變革,不宜再沿用中華民國的紀元。有兩三位代表不同意改用這種紀年辦法,堅持請分組討論時的召集人把自己的意見反映到第六小組中,各召集人都按照他們的請求辦到了。尊重少數人的意見,正是我們提倡的民主協商的作風。
(本文原載于《人民日報》1949年9月24日? ?作者系《人民日報》創始人之一、原總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