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杰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我國群眾的物質生活水平也大大提升,加上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群眾文化的活動形式也越來越豐富。互聯網的發展,不僅推動了我國經濟文化的傳播,也促進了我國經濟市場的繁榮發展。在互聯網背景下,大力推行群眾文化活動,有利于拓展群眾文化和豐富群眾文化生活。互聯網的特點之一就是具有兼容性,借助網絡平臺的優勢給群眾文化活動的開展帶來更多的便利,這比開展傳統的群眾文化活動更能豐富群眾的物質文化生活。本文就群眾文化活動的內涵對互聯網時代群眾文化活動開展的現狀進行簡單分析,并提出幾點文化活動開展途徑,以供參考。
關鍵詞:互聯網? ?群眾文化活動
當今時代是網絡飛速發展的時代,信息技術已經廣泛應用于各行各業,互聯網也成為人們日常工作、娛樂的工具之一。群眾文化活動的開展在互聯網的加持下,相較于傳統群眾文化活動的開展而言,其形式和內容變得越來越多樣,同時也拓展了其活動內涵和宣傳影響范圍,有效地彌補了傳統形式上的不足。互聯網背景下,人民群眾的生活方式得到了很大改變,其思想文化也受到了很大沖擊,所以,在此基礎上思考如何利用互聯網高速發展的勢頭開展群眾文化活動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群眾文化活動的內涵
群眾文化活動,顧名思義就是指人民群眾在工作閑暇之余,和其他群眾共同組織、參加、旨在滿足自身精神需求的輕松、愉悅的活動。隨著時代的發展,群眾文化活動由政府主導逐漸演變成群眾自發組織的形式,這一轉變意味著群眾文化活動變得更具有公共性、普遍性。以群眾為主體,開展文化活動為客體,面對人民群眾來開展活動,不僅有利于營造良好、輕松的公共氛圍,還能促進人民群眾形成和諧、友善的社會關系,進而滿足不同階層、不同職業的群眾的精神需求。文化活動的開展有利于群眾釋放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和時刻處于緊張的學習狀態下累積的壓力,能夠給群眾提供另外一條緩解壓力的途徑,這就是群眾文化活動的內涵。
二、互聯網時代性開展群眾文化活動的益處
(一)利用互聯網的兼容性,廣泛吸取群眾建議
眾所周知,一項活動的策劃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所有工作人員,包括策劃、幕后等人員的一致協商后才能夠開展,有時候經歷一場拉鋸戰也不見得能完美的開展一項活動、也不見得該活動能夠滿足人民群眾的需求,時間和精力都付出了,但也可能事半功倍。但是,互聯網時代的到來,開啟了信息大數據時代,群眾可以利用QQ、微信等聊天軟件就開展某一活動展開討論、進行協商,互聯網是具有信息傳遞功能的,組織者可以就群眾的需求和他們所提出的建議快速擬定活動的形式以及內容,在廣泛吸取群眾意見的基礎之上,合理地進行整合,挖掘新穎的活動形式來吸引人民群眾參與到文化活動中來。
(二)利用互聯網的靈活性,嚴謹安排文化活動
群眾物質生活水平越來越高,其需要滿足的精神需求也越來越多樣化。群眾文化活動的形式和范圍越來越多變,這也意味著文化活動的組織者所要做的工作也越來越繁重,就傳統的文化活動開展情況來看,以往組織者之間的交流不便,導致出現諸多問題,例如,藝術類活動需要的音響、話筒等媒體設備安排不到位、競賽類活動出現裁決不當等等,而互聯網的出現,很好的解決了這些問題。策劃者可以利用聊天工具迅速聯系到相關工作的負責人,負責人將工作內容合理劃分到個人,活動過程中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可以直接跟負責人進行聯系。合理的利用人才,將群眾文化活動開展過程中的問題化繁為簡,遇到難以解決的問題時還可以利用互聯網進行搜索,或者在網絡平臺進行提問,用最為嚴謹的態度安排活動來保障活動的順利進行。
(三)利用互聯網的傳播性,增強群眾意識形態
互聯網傳播信息的功能是十分強大的,在舉行各種群眾文化活動時,可以利用網上直播的形式對活動過程進行記錄和傳播,利用相應的媒體資訊來傳播、宣揚優秀的文化活動,能讓人民群眾不限時間、不限地域地了解到不同地區的文化活動,從而取得社會媒體的關注,讓人民群眾在意識形態上對群眾文化活動開展的內涵更為了解,并能夠積極投身于群眾文化活動中來。互聯網作為媒體資訊共享的平臺,不僅僅局限于群眾文化活動在國內的傳播,利用互聯網,群眾還可以了解到不同時代、不同制度下其他國家的文化活動,這對弘揚我國優秀群眾文化活動具有十分積極的作用,群眾還可以在平臺上很清楚地了解到東西方文化活動的差異,吸取國外優秀的文化形式來為我國傳統的文化活動增添色彩。
三、互聯網時代下群眾文化活動開展的途徑
(一)利用搜索引擎創新群眾文化活動形式
在信息發展迅速的時代,幾乎人手一部手機,每部手機都會自帶一個搜索引擎,有的用戶還會自行下載其他的搜索引擎,有的軟件也會自帶搜索引擎,比如微信、QQ。各地區的文化館應該充分利用這些軟件的搜索功能,將群眾文化活動的內容用公眾號的形式展示給大眾,群眾通過關注公眾號,進而了解到相關內容以及獲取相關信息,這樣不僅拓寬了群眾了解資訊的渠道,還大大縮短了群眾得到資訊的時間,群眾不必舟車勞頓去往當地文化館了解信息,省時省力,從而達到便民的效果。
(二)利用微信等聊天軟件推送文化活動消息推送
要想有效地宣揚群眾文化活動,在實現相關資訊對全體群眾的有效覆蓋的同時,還需要滿足全體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鑒于互聯網的靈活性和可傳播性,要求文化館要對利用大數據對當地群眾文化活動進行數據分析,在全面了解群眾對文化活動的精神訴求后利用公眾號給群眾推送實時的資訊。通過公眾號的推送,讓群眾了解到不同形式、不同類型的文化活動以及適宜開展活動的文化場所,還可以給群眾推送一些文化培養訓練課程主辦方的聯系方式,通過各種各樣有關開展群眾文化活動消息的推送,讓群眾以最為直接的方式了解文化活動內涵。
(三)打造線上文化館,便于群眾了解相關內容
在當今時代背景下,文化館所承擔的工作就是要向全體群眾推廣各式各樣、優良的文化活動。在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各類媒體設備不斷涌入,所有文化館應該充分利用這些新媒體手段對群眾文化活動的開展進行推廣。當然,利用創建網站的形式打造線上文化館是最為便民的方式之一。通過群眾文化活動網站的建立,,不僅能讓群眾體驗到全面且完善的服務體系,還能在宣揚和傳遞群眾文化活動的同時,增強群眾對文化活動的意識形態。該網站不僅能夠用最直接的方式讓群眾瀏覽到文化活動的開展形式,還能推送一些活動演出、文藝匯演的時間和舉辦地點,便于群眾親身體驗不同的文化活動。在這個服務于大眾的綜合性平臺推廣群眾文化活動的網站上,還可以推出在線客服的形式,在群眾有相關疑難點時能夠迅速詢問并消除疑惑,為全體群眾提供最為便捷的服務。
四、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對群眾文化活動開展的消極影響
由于互聯網時代下新媒體技術源于大數據分析,這就導致了現代科技與傳統文化活動開展形成沖擊,一方面群眾通過各式各樣的媒體途徑,根據自身的喜好在網上查找相關信息。雖說信息化媒體能夠幫助人民群眾了解相關活動信息,但很多群眾都會覺得自己通過查閱相關信息就相當于已經了解了群眾文化活動的基本內涵,在內心已經形成了很好的意識形態,所有可以不用親身參與到文化活動中去。當地,這種觀念是錯誤的,信息媒體平臺只是一個輔助群眾了解文化活動的平臺,它所受到的限制很多,它所包含的文化信息也真假難辨,群眾通過搜索到的信息就認為自己已經全然了解了文化活動的要義,這不僅限制了群眾的思想理解層面,同時也會阻礙群眾文化活動的正面傳播。所以,在依靠信息技術傳播活動資訊的同時,還應該注意策劃、組織群眾親身參與到文化活動中去,加強創新活動開展的方式,讓更多的群眾參與進來,使得文化活動正面傳播下去。
總的來說,在互聯網時代的背景下,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日益多樣,互聯網也從各個方面改變著我們的生活,但唯一不會變的就是利用互聯網可以更好的對群眾文化活動進行傳播。在文化工作者的組織和指導下,讓群眾自發、積極的開展文化活動,在豐富廣大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活動時,加強對其的精神文明建設。在開展群眾文化活動時還應該充分借助互聯網的優勢,打破時間、地域、人群的束縛,加大群眾文化活動的傳播與融合,使更多的人民群眾參與到文化活動中來,促進互聯網時代的群眾文化活動的繁榮發展。
參考文獻:
[1]劉青濤.簡析移動互聯網時代下群眾文化活動中提升意識形態工作的必要性[J].思政研究,2018,(06).
[2]張子茂.群眾文化活動研究[J].科學中國人(科學文化與藝術),2014,(03).
[3]劉培.互聯網時代下群眾文化活動發展的思考[J].求知導刊,2018,(05).
[4]蘇秀花.解析新媒體時代群眾文化活動開展的新形勢[J].神州·中旬刊,2019,(01).
(作者單位:南京市江寧區文化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