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經濟、社會、政治等其他領域的發展,社會對創新人才需要越來越迫切。大學作為創新人才的發搖籃,開展創新創業教育將有利于培養有創新精神的人才。但是不少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目前僅僅停留在開設一門選修課階段,同時創新創業教育內容缺乏、教學方法單一已經使很多學校共同的問題所在,如何開展好大學內的創新創業教育是目前創新創業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本文分析了目前中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由此引發了思考以及提出了相應的建議對策,希望能夠對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發展提供一定的啟示。
關鍵詞:創新創業教育;教學方法;課程建設
我們所有的進步,包括經濟、社會、政治等其他領域,全部來自于創新創意。當前,很多顯示領域出現的問題需要有創意的青年的一代來解決,例如中國的交通擁堵、醫療體系改革、高等教育體制改革、經濟轉型發展等,這些都需要有創新能力的人去改變,因此創新創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實施創新創業教育培養創新型人才,是高等教育的責任所在,但是不少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目前僅僅停留在開設一門選修課階段,有的大學甚至至今還未開設,同時創新創業教育內容缺乏、教學方法單一已經使很多學校共同的問題所在,如何開展好大學內的創新創業教育是目前值得思考的問題。
1 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現狀
1.1 高校開展創新創業教育整體情況
本研究是從中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運行機制、評價體系、師資情況來觀察其發展動態。目前高校開展的創新創業教育主要是“聯動式”運行機制、“獨立式”運行機制、“嵌入式”運行機制。歸于高校對創新創業教育效果的評價標準業主要以數據指向為主,將將創業率作為衡量就業創業教育的標準。從創新創業教育師資情況來看,大部分的創新創業教師都是兼職或者服務于學生工作的輔導員進行承擔,專任教師數量少,學歷層次高、職稱低。
1.2 學生滿意度情況
《2016大學生就業質量研究》公布了2015屆畢業生對創新創業教育的參與度與滿意度。綜合看來,高校已經通過多種途徑開展創新創業教育,學生參與度較高;學歷層次不同,學生參與度與滿意度也有所不同;學生總體滿意度不高。這說明我們需要花大力去反思并推動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持續發展。
2 目前存在的問題
(1)課程。目前創新課程多以公共選修課或通識課程的形式游離于專業課程體系之外,作為零星點綴,這部分課程大多是為學生普及一些創業的基本知識。而在實質性的創新教學中,也只能通過個別案例來開展。完善的、有層次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的構建是嚴重缺乏的。
(2)師資。當前大學開展創新創業教育面臨有許多困難,其中最突出的難點就是缺乏高質量的師資。創新創業教育的一個基本要求是教師必須具備創新創業的精神和素質,如果教師不具有創新創業的基本素質,很難培養學生具有相應的素質。然而不少教師教學觀念陳舊,不愿意走出灌輸式教學的“舒適圈”。這在地方本科院校中表現得尤為突出,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地方院校的轉型發展。
(3)高校難以與社會開展有效的合作。創新創業教育就是要引導學生關注現實問題,培養其用創新思維與行動解決社會問題的能力。目前,社會對于大學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的能力與成效還持懷疑態度,而企業在與高校合作過程中仍然多以盈利導向為主,關注校企合作是否能夠為他們解決技術問題以及是否能夠為他們帶來直接收益,對深度參與人才培養工作的積極性并不高。
3 建議與對策
3.1 創新創業教育思維貫穿教育始終
創新創業教育不能僅僅局限在小部分商學院學生的教學里,應該貫穿在整個高等教育過程中。因為由于傳統創新創業教育中大部分面向的是商學院的學生,而不是全體學生,培養的也是學生的創業行為,而不是培育綜合素質。因此將創新創業教育高校全體學生的教育中,激發學生的創新想法,并將其應用到科技、文化、藝術、經濟等領域。
3.2 在教師培訓上加入創新創業教育內容
教師對于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的作用相當重要,優秀的教師是可以通過一套學習方法的改進,改變傳統的灌輸型教育方法,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培養發現問題并且自己去尋找答案的能力,這就是創新創業教育的過程。由于存在區域性差異的關系,區域間教育資源不平衡的現象的存在,有些老師不能參與到實時培訓中,互聯網等現代手段解決了這樣的問題,可以通過在線培訓,同時還可以降低教育經費的花費。
3.3 創建創新創業教育課程系統
首先是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課程如何開設。創新創業教育不必追求學科體系的完整性和知識的系統性。應以激發創新欲望、開發創新精神、培育創新意識、培養創新思維、教會創新方法、捕捉創新設想、提升創新能力為重心,把《創新思維與創新方法》作為大學公共必修課。其次是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如何進行創新創業教育。應鼓勵學生給教材“挑刺”,培育大學生的創新思維;應改進實驗方式或裝置,培養大學生的創新能力,來解決專業基礎課的創新創業教育難題。對專業理論課的實驗,實施探究式教學方式。
3.4 搭建學生自主創新訓練平臺,實施興趣驅動的全程開放式創新訓練
配備指導教師,給場地(科創園)、經費支持,把專業學生社團、科技興趣小組建設成為大學生創新訓練的新載體,解決創新創業教育全程開放式訓練難題。實施“以學生為主體,以項目為載體,興趣驅動,自主實踐,重在過程”的大學生創新訓練計劃,參加創新大賽,將“做”“學”“創”融為一體,解決了班級教育無法因材施教、充分張揚學生個性的問題,培養學生創新意識、自主學習能力和團隊精神。
總而言之,創新創業教育在中國高校中還是處于一個被忽視的地位,首先需要個人層面上從思想上轉變對創新的看法,認識到創新創業教育應該貫穿高等教育始終。學校層面上,可以設計與創新創業教育配套的課程體系、搭建學生自主創新訓練平臺。在教師培訓上加強創新創業教育課程設計以及能力培育。達到從上而下改善創新創業教育的環境,促進創新創業教育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史靜寰,葉之紅,胡建華,等.走向2030:中國高等教育現代化建設之路[J].中國高教研究,2017(05).
[2] 王占仁.中國創業教育的演進歷程與發展趨勢研究[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6(02).
作者簡介:畢從鈺(1994—),女,湖北黃陂人,碩士,研究方向:創新創業教育。
(作者單位:長沙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