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德華
【摘要】為優化小學高年級班級管理,小學高年級班主任可引導全班學生全員參與,制訂班規的內容;培養得力的班干部,提高班規的執行力;走入學生心扉,完善班規的內容;營造良好的班級文化,豐富班規的內涵;家校攜手合作,延伸班規的效應。基于此,本文對如何優化小學高年級班級管理作了系列探討。
【關鍵詞】班級管理;策略;班規
傳統的小學高年級班級管理模式通常都是老師制定班規,學生在老師的威嚴下遵守班規,學生缺乏自主管理能力。而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只有能夠激發學生去進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那么,如何優化小學高年級班級管理,激發高年級學生進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從而培養自信、陽光的少年呢?我認為可以從這五方面著手,優化小學班級管理。
一、全員參與制定班規的內容
“無規矩不成方圓。”因此,優化班級管理的第一步是制定班規。何謂“班規”?李西順教授認為:“班規是班級制度文化的一種體現。所謂班規,是指班主任引導、學生參與,根據相關守則、規范和本班奮斗目標而制定的,要求全體成員共同遵守的辦事規程或行動準則。” 因此,小學高年級的班主任應該摒棄傳統的“一言堂”的班規制定方式,以教師引導、學生全員參與班級班規的制定,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我在擔任五(2)班班主任的時候,就采用全員參與制定班規的策略。首先,我提出了班規制定的總體方針和要求:根據小學生守則和行為規范,實現班級的奮斗目標而制定的。接著,我將全班分成6小組,每小組6人,每組選1個小組長。學生在小組開展討論,每個組員都表達自己對班級管理的各項制度的見解與看法,如提出學習、紀律、出勤、衛生等方面的規章制度的細則內容。然后,我再根據學校的管理要求與班級的實際情況,與班級學生代表一起篩選、總結、歸納學生的建議細則,制定班規。最后,在全班公布班規的細節,全班表決,通過這共同制定的班規。我還向學生申明班規是本班師生都要共同遵守的規章制度,老師也不例外。因此,在班規上,我班的全體學生和全體老師都非常嚴肅而且神圣地簽上了自己的名字。通過全員參與制定班規,增強了我班學生的主人翁意識,使他們自主加入班級的自我管理中。實踐證明了這樣制定的班規,學生們都樂于遵守與接受。
二、培養得力的班干部,提高班規的執行力
班規制定后,執行非常重要。而班規的執行,需要依賴班干部。因此,得力的班干部起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我在五(2)班是通過下面四部曲培養得力的班干部的。
第一,公平競爭,民主選舉班干部。五(2)全體學生都有資格參與競選。首先學生自薦,介紹自己。接著全班學生民主選舉班干部,然后統計票數,初選出班干部,最后通過班主任最后的審核。通過這種方式,確保所選的班干部必須是他自己樂意做,并且是有能力做的,還是全班學生擁戴的,這樣的班干部就選對了。
第二,開展具體詳細的班干部培訓。選好班干部的兩周內,我對班干部進行了集訓。各個班干部分工明確,職責分明。每個班干部都明確了自己的具體職責所在,包括管理誰、管理的具體事項、管理的度該如何把握。他們也明確了如何實施監督機制、獎懲制度,做好獎懲登記與統計,使班規有效執行。
第三,定期召開班干部會議,總結與反思。我每兩周召開班干部會議,引導班干部總結自己的班級管理做得不錯的地方和需要改進的方面,并引導他們不斷改進自己的能力。要求班干部在班級管理中要做到公平與公正,并做好同學們的榜樣。通過總結與反思, 班干部的管理班級的水平不斷地提高了。
第四,在班級中樹立班干部的威信。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發現哪個班干部的閃光點時,我在全班表揚哪個班干部,讓全班同學都覺得他是個榜樣。當班干部做得不夠出色時,私下溝通,引導改進,從而樹立班干部在班級的威信,提高班規的執行力。
三、融入學生心扉,完善班規的內容
班規的內容和班規制度的執行,是班級管理的必備條件,但還不夠。著名教育家魏書生說過:“教師應具備進入學生心靈的本領。育人先育心,只有走進學生的心靈世界的教育,才能引起孩子心靈深處的共鳴。”因此班主任要走進學生的心扉,溫暖班規這一個制度,從而使班規更加的完善。
我在上課和課余時間,都會細致觀察學生,大致了解全班學生的心理狀態。在課余時間,我不著急回辦公室,而是多傾聽學生的心聲,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深入了解學生的心理變化,及時對學生予以指導、關懷與幫助,成為全班學生的良師益友。當我和學生的心理距離拉近了,學生就會為我打開心扉。此時,我和學生聊天,在學生不經意間對他們進行了深入調研,了解他們對班規正式執行后的看法。根據他們的真實看法和實際的效果,再引導學生不斷完善班規的內容,讓學生從心靈深處認可班規,自覺遵守班規,在班級快樂地學習與生活,陽光成長。
四、營造良好的班級文化,豐富班規的內涵
班規的內容不僅僅是學習、衛生、紀律方面的各種制度,還需有班級文化。營造班級良好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能對學生予以熏陶,培養學學生的核心素養,豐富班規的內涵。
我重視班級的布置,我喜歡班級墻壁掛著激勵性標語,如:“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我認為教室后面的黑板報,教室外墻壁展示的學生優秀作品,都能對學生予以潤物細如聲的教育。我還喜歡通過開展各種活動,營造班級良好的精神文化。例如感恩教育時,我會通過感恩教育主題班會,感恩情景劇表演、感恩故事演講等等形式,營造感恩的班級精神文化,提高班級每個學生的感恩意識,使每位學生都有一顆感恩的心,能發自內心地孝順長輩,感恩老師,感恩身邊的人。通過這樣營造班級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豐富班規的內涵,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
五、家校攜手合作,延伸班規的效應
學生不僅僅是在學校才要遵守班規,在家也要遵守制度,如學習上、生活上、精神文化方面都是如此。因此,班主任需要與家長攜手,延伸班規的效應,讓學生在校、在家都有好的學習習慣、生活習慣。
我常常通過家長會、微信群等與家長聯系,告知家長我們班的班規的具體內容以及需家長配合的具體事項。另外,我定期開展家庭教育專題講座,抓住一切機會邀請家長參加學校組織的各項教育專家講座,提高家長的教育意識。我還通過家訪、電訪等等方式和家長分享學生在家,在校遵守班規的情況,確保班規在家的有效延神。
為優化小學高年級班級管理,小學高年級班主任可引導全班學生全員參與,制定班規的內容;培養得力的班干部,提高班規的執行力;走入學生心扉,完善班規的內容;營造良好的班級文化,豐富班規的內涵;家校攜手合作,延伸班規的效應,培養陽光少年。
參考文獻:
[1]蘇霍姆林斯基著,趙瑋等譯.帕夫雷什中學[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83.
[2]李西順.論現代性班規的建構[J].教學與管理,2011(2):24-27.
[3]魏書生.如何當好班主任[M].北京:北京大學音像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