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靜 薄鳥
摘??要:大學物理趣味化教學是在深化軍校教學改革的背景下提出的一種教學實踐嘗試。本文分析了大學物理教學現狀,探討了在大學物理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不高的原因,論述了大學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習興趣的重要性,并以近代物理為例探討了如何進行趣味化教學。
關鍵詞:大學物理;趣味性
大學物理是部隊院校本科學員的科學文化必修課,是研究物質的基本結構、相互作用和基本運動規律的一門學科,旨在培育學員的科學素養,培養學員的探索精神和創新意識,提高學員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然而,大部分學員認為物理學習是枯燥的、乏味的、痛苦的、學不懂,更別提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了。因此怎樣培養和激發學習的興趣,就成為了一個重要課題。
一、大學物理教學現狀
按皮亞杰思維發展階段的理論,高中學生的物理思維應該進入形式運演階段。但從國內外的一些調查研究卻發現:年齡在19~20歲的大學低年級學生,尚有將近半數人的思維依然處于具體運演階段,或者處于具體運演階段和形式運演階段之間的過渡期[1]。大學物理課程安排在大一和大二兩個低年級階段,教學普遍存在的以下一些問題:
(一)學生基礎參差不齊
由于學院性質的特殊,每屆學生里有不少的文科生,毫無高中物理基礎。在北上廣及江浙一帶實行的“3+X+綜合”的高考改革模式下,所招“理科生”并不是選考物理的。基礎知識嚴重不足,使學生不自信,對物理學習產生畏難情緒,缺少學習的興趣,學習目的就是不掛科。同時每屆學生里也有各省的前幾名,有的高中的時候就已經參加過奧賽等,并獲獎無數,還有的是地方大學已經學了兩年再考進學院的,大學物理已經學了一遍了。這部分學生會覺得物理課上講得太簡單,缺乏新意,學不到東西,逐漸也就失去了學習興趣。
(二)與任職需求不掛鉤
大學物理的相關知識在現代戰爭中的地位不言而喻,它不僅是學員掌握軍事裝備、軍事技能、敏銳正確的判斷戰場敵我形勢的重要支撐學科,也是培養學員軍事素養,包括科學精神、領導能力、戰斗精神和軍事指揮藝術的重要源泉。但長期以來,大學物理的教學中只突出知識教育,注重打牢基礎,缺乏軍事應用教育,與部隊作戰需求和崗位任職能力要求存在較大差距,難以滿足部隊實戰化需求。同時學員因各方面的原因在大學物理課堂上表現出來的現象也是對物理不感興趣,學習動機不強。出于功利心理,不少學員認為學習大學物理只是為了通過考試,拿到學分和績點,對將來的工作即崗位能力培養沒什么用。
基于以上種種原因,在大學物理教學中,要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關鍵還在于激發學員的學習興趣。下面以近代物理為例簡要論述怎么激發學習興趣。
二、趣味化大學物理
由于大學物理課程包含內容非常廣泛,并且理論性、抽象性很強,導致學員普遍感覺大學物理難學難懂、掛科風險大。其中最難的部分要數近代物理,近代物理教學內容非常豐富,仍在不斷發展。我們不可能用有限的學時講授近代物理的方方面面。因為學員對“經典物理”的許多概念是堅信不疑的。而對“近代物理”概念往往感到新鮮,有時也有疑惑,同時產生興趣。
我們大膽的嘗試以漫畫的形式來進行相對論的教學。比如,知識點“同時的相對性”是較難掌握的,按照學員目前已有的知識,會根生地蒂固地認為:只要在一個慣性系中是同時發生的事情,在換到任何慣性系中都必然是同時發生的。為了糾正這種思想,我們節選了《漫畫相對論》中的“東方快車謀殺案”,在新課引入時提出問題:偵探先生,請你判定這是公平對決還是謀殺?利用漫畫創設情景,再配合flash動畫演示,直觀發現在車廂中看到光同時到達前,后壁,然而在地面參考系看來卻是先到達后壁,再到達前壁,于是得出“同時具有相對性”的結論。
對于狹義相對論的重點內容“時間延緩,長度收縮”,筆者在教學的過程中,以漫畫結合視頻的形式,創設光子火箭的情景,簡單且有趣地推導出了宇宙中最奧妙的兩個公式。輔助播放視頻:如,穿越時空有可能嗎?如,長生不老能實現嗎?如,祖父悖論等。可以極大地激發學習興趣,同時加深對相對論的理解。
參考《上帝在擲骰子嗎》一書后,筆者在量子力學部分的教學中穿插了很多科學史話,比如“兩朵烏云”,比如愛因斯坦和哥本哈根學派的爭論,比如“薛定諤的貓”,比如海森堡的“測不準原理”和他的“算不準”故事。
在課堂教學中,穿插一些關于物理學家的小故事,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氣氛,還能消除物理學家在學員心中的神秘感,激發學員進行科學研究的興趣,樹立正確的科學觀。
參考文獻:
[1]龐靜.大學物理學的“激趣"探討[J].物理與工程,2010,4.
[2]王國威,付燕.淺論《大學物理》課程趣味教學法的教學心得[J].新課程.下旬(高教前沿),2016,3.
[3]何玉平.大學物理“趣味教學法”的研究[J].重慶文理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l。30(4):9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