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立頻



掀開世界歷史,每逢全球疫情大暴發,各國警察都不約而同承擔起社會公共安全維護、突發警情處置、緊急救援等各類突發警情處置任務。從西班牙的1918年大流感,到非洲大陸的黃熱病、瘧疾、登革熱、奈瑟氏腦膜炎等急性傳染病,再到近年的中非共和國麻疹、剛果民主共和國埃博拉病毒病、沙特阿拉伯王國中東呼吸綜合征冠狀病毒、烏干達黃熱病、尼日利亞拉沙熱,以及肆虐全球的新冠肺炎的防疫治疫,各國警察都付出了巨大努力,作出了大量犧牲。
目前,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持續蔓延擴散,除南極洲外六大洲均有確診病例,其擴散之快、發展之猛已超過各國所能承載的最高負荷。3月5日,世界衛生組織總干事譚德塞博士繼續呼吁:“全球各國需要堅定地采用迅速和大規模的行動,戰勝新冠肺炎疫情。”新冠肺炎在全球形成火箭式暴發趨勢,各國警察進入緊急應急戰斗狀態,在重大公共衛生事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截至北京時間3月26日11時,全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累計超過46萬例,累計死亡超2.1萬例。全球170多個國家和地區均有確診病例,意大利74386例,美國68960例,西班牙49515例,德國37323例,伊朗27017例,法國25233例,瑞士9765例,英國9537例,韓國9241例。
一、各國警察被納入社會公共衛生應急治理體系
面對突發重大公共衛生事件,伊朗、韓國、意大利等多個國家將警察納入社會應急治理體系統一管理。為有效遏制新冠肺炎的傳播,伊朗成立疫情管理全國委員會,負責應對病毒對社會管理、人民生命安全帶來的危害,組成成員包括警察總長,以及來自衛生部、交通與城市部、內政部、教育部、科技部、旅游部、軍隊等各部門的負責人。
將警察納入公共衛生救助體系已有數十年歷史。2000年1月24日,美國出臺了《公眾健康改善法(PUBLIC HEALTH IMPROVEMENT ACT)》。該法案在有關生物恐怖主義的公眾健康和醫療后果工作方案部分中明確寫道:“當地消防員、救護人員、警察、公共安全人員或其他應急人員和醫院、初級保健機構和公共衛生機構共同組成工作組,承擔發現、診斷和應對針對平民的生物恐怖主義行為的任務,確保針對公共衛生與醫學的聯合計劃和培訓計劃完成的質量,優先做好檢測、診斷和應對生物恐怖襲擊事項的各項準備工作。”為確保有效管理大型或小型緊急事件,2003年2月,美國總統指令HSPD-5建立了國家事件管理系統(NIMS)的全國性準則,NIMS適用于所有參與事故處理人員,并定義了操作系統,包括事故指揮系統(ICS)、緊急行動中心(EOC)和多機構協調組(MAC Groups)。NIMS在2017年進行了更新,為各級政府、救護人員、警察、非政府組織和私營部門提供了共同遵守的系統和流程,以便能夠共同管理任何原因、任何規模、任何地點的復雜突發事件。
二、應急警務巡邏盤查任務復雜艱巨
在全球重大公共衛生事件中,警察巡邏任務更加繁重,多國警察無休假,除日常巡邏外,規模巡邏、武裝巡邏、長途巡邏、聯合巡邏、定點駐守、重點警衛、應急備勤,使巡邏變成一場真槍實彈的風險任務,尤其是在疫情嚴重地區,穿上密閉的限制生理活動的防護裝備,更是一場考驗。
1918年美國西雅圖警察戴上口罩,承擔著在流感大流行的街頭巡邏的任務。1918年的“西班牙大流感”,被稱為20世紀人類的噩夢。此次疫情最早暴發于美國,一年時間便席卷全球,感染五億多人,死亡人數約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四倍,達到近4000萬人。美國疫情嚴重期間,僅僅一個月死亡人數便超過20萬。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下,法國在必要的時候采取封鎖城市措施,警察戴口罩日夜巡邏,對疫情嚴重城市和病毒感染中心進行封鎖防控。意大利警察夜間攔停車輛,核查身份,進行車檢,詳細詢問車主通行情況,對于危險人員進行勸返,戴著口罩巡邏、監控和隔離暴露或感染及疑似人員。
三、衛生勤務保障緊急救治任務繁重
為了使感染者和受害者得到治療,警察發揮應急作用,用自己的車輛運送受害者,這種人道主義舉動,無疑挽救了生命。作為應對多人傷亡事件的重要應急救援組成部分,警察局等執法機構已為警官提供了支持基本救援的個人戰術急救箱。美國警察、消防和緊急醫療服務(EMS)等公共安全領域的領導者已開始建立和部署救援工作隊和戰術救援單位,對感染者和受害者進行分類、治療,并將其運送到醫院。
緊急救治工作中的警醫合作是很有必要的。雖然快速運送受害者的警車挽救了生命,但醫療創傷中心很快就不知所措,因為不少患者在運送途中就失去了生命。為解決這一問題,各國警醫雙方紛紛簽訂協議,以有效地挽救生命。美國奧蘭多警察就是很好的例子。在發生“脈沖夜總會”槍擊事件后,奧蘭多警察高管約見了當地醫院和急診室工作人員,就如何有效救治受害者進行了交流,這種開放的溝通和真誠的合作有益于更好地完成緊急救治任務。
四、應急通信覆蓋與響應保障需求加大
應急警務中,呼叫服務、網絡通信、地點定位為公共衛生事件防疫工作提供了緊急救援渠道。北美E911業務,也叫應急911業務,公眾有急事,可以直接將電話打到消防隊、警察局等應急通信中心,E911通訊中心員工掛電話后,顯示屏上就能自動顯示出家庭住址、電話號碼以及其鄰居的電話號碼,求助者可以及時得到包括警察、救火、醫療等多種救援服務。
韓國警方有權逮捕拒絕接受治療與隔離的新型冠狀病毒患者,韓國執法部門還可以使用手機跟蹤技術,來定位可疑患者,如果被跟蹤人員電話無法接通或者短信沒有回復,則成為警方重點關注目標。
呼叫服務在重大公共衛生事件中,能向現場急救人員提供重要信息。伴隨著應急通信覆蓋與響應保障需求加大,呼叫響應效率隨之提高。2015年5月,烏干達警察對74名嚴重受害者進行了一項調查。該調查圍繞呼叫營救任務的完成時間展開,并確定哪些因素與營救任務時間有關。結果顯示,72%的呼叫任務在發起呼叫的一小時內完成。調查表明,必須在每個醫療機構提供免費的基本緊急醫療服務,并設有緊急服務通道,才能減少通知時間和運輸時間。
五、社會應急公共安全秩序維護難度加大
面對突發重大公共衛生事件中城市封鎖、暫停交通等各項禁令的出臺,各國警察全面落實各項措施,以確保防疫工作的有序展開。因物資缺乏、藥品緊俏、恐懼心理等引起的各類新型突發危害社會秩序、影響警察執法的行為時有發生,使得社會公共安全治理難度加大,突發緊急警務任務繁重。
此類案件伴隨著緊急封鎖命令的進一步嚴格而增多。除了私囤防護服、口罩、手套、護目鏡等防護物資案件,假冒藥品案件,哄抬藥價案件,意外交通事故等應急案件外,在當前疫情蔓延的嚴重態勢下,警察投入了大量精力處理民眾拒絕執行禁令的案件。韓國出現大規模集會對抗政府規定事件,組織者和在場的2200名警察對峙。韓國警察采取嚴格執法措施,對不遵守該國新型冠狀病毒檢查、不遵守隔離令的個人實施逮捕或動用武力。瑞士等國部分居民拒絕戴口罩,一名議員堅持戴口罩,結果卻被逐出會議大廳;意大利也存在“口罩歧視”現象,居民不戴口罩聚集廣場參加萬人活動,沃鎮大量居民游行,表達對戴口罩等隔離措施的不滿。這些疫情期間的新現象給各國警察疫情防控工作增加了難度。
六、封城隔離措施衍生出的刑事案件日益增多
由于封城隔離措施涉及人數龐大,警察執行各類封城隔離措施衍生出的刑事案件以及心理壓力導致的突發事件增多。意大利派駐500名警察到疫情較為嚴重的倫巴第大區和威尼托大區,監督隔離區域的人員進出情況,以及重點人員的隔離情況。據意大利媒體報道,警察控制著城市出入通道,封城令禁止任何人出入,3月11日至15日,意大利警察平均每天檢查13萬人次。對于不遵守規定的人,將依照《意大利刑法》第650條規定制裁:“凡是影響司法公正、公共安全、公共秩序,或因衛生原因不遵守管理局的合法規定者,均應受到懲罰,情節嚴重者,可判處最高三個月監禁或最高206歐元罰款。”
意大利為此次新冠肺炎較為嚴重的國家之一,意大利政府執行了嚴格防控措施,自3月10日起在全國范圍內實施“封城”, 涉及全國至少1600萬人口,警察負責執行各項封鎖防疫措施,包括禁止人員出入,控制人員流動,暫停咖啡館、健身房、餐館、體育館、游泳池、學校等公共聚集場所,暫停教育活動,暫停商業場所營業,關閉大型建筑,叫停旅行服務機構,關閉博物館,關閉娛樂場所,限制公路交通以及貨物運輸,暫停舉辦會議,暫停體育活動,違反者將被罰款,情節嚴重者將受到刑事處罰。
此外,疫情期間,韓國警方、日本警方均處理了參與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公務人員由于心理壓力過大自殺的案件。2月1日,據日本NHK報道,日本警方處理了一名男性由于工作壓力過大跳樓自殺的案件。2月25日,據《韓國日報》報道,韓國警方接到報警,一名男子駕車撞倒欄桿墜江。
七、國際警察緊急醫療培訓成為日常必修課
公共衛生事件傳染速度快,如何在緊急情況下迅速應對?美國警察行政研究論壇負責人說,許多警察部門組織了如何應對流行病演習。美國密蘇里州堪薩斯市警察局的發言人對美國廣播公司說,美國制定了應對傳染病的政策,如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發布的預防指南。堪薩斯市警察局局長向官員發送了如何防控新冠肺炎的郵件,提醒他們要洗手,互相保持至少1.8米的距離,如果他們與表現出疾病跡象的人接觸,則應立即采取相應措施。此類緊急醫療培訓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成為常態。美國貝爾維尤警察局已經為警官制定了廣泛的培訓和準備計劃。貝爾維尤警察局新聞官員梅根·布萊克(Meeghan Black)表示:“我們所有與疫情戰斗的人員都接受了廣泛的培訓。我們重申了培訓的重要性并配備了個人防護裝備,并已采取措施來防止暴露。”
執法人員應接受緊急醫療培訓,并配備有能力為感染者和受害者以及同事提供援助的警察。緊急醫療培訓成為日常必修課,美國密歇根州警察(MSP)建立了多學科緊急事件響應審查小組(CIRRT),旨在確定培訓、政策、運營和資源,這些變化使后續重大事件的結果得到改善。密歇根州警察經過培訓,有能力對現場突發情況作出反應,并指示同事做好防護,確保安全。緊急醫療護理在各類救助中取得了效果,如2017年美國內華達州拉斯維加斯發生的音樂會槍擊事件中,警車、消防部門和私人救護車、皮卡車和出租車將數百名患者運送到了醫院,足以證明為救護車打開緊急車輛通道,通往目標現場,對于挽救生命至關重要。
八、警察職業健康安全風險增加
隨著新型冠狀肺炎的快速傳播,警察在為社區服務的過程中也存在自身被感染的風險。美國警察行政研究論壇執行主任查克·韋克斯勒在接受ABC新聞采訪時說,執法人員每天都與前線人員接觸。警察不可能完全脫離社區成員開展工作。客觀地講,他們必須與社區互動。警方在逮捕和關押嫌疑人的過程中也有被感染風險,3月3日,達拉斯五名警察在執行任務后被告知有潛在的接觸危險,建議他們在未另行通知之前不要重返工作崗位。3月6日,意大利那不勒斯一名警察被查出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其同事也被隔離。英國政府也擔心大量的警察被病毒擊倒,決定如有必要將在部隊中征兵以維護公共秩序。
應急公共衛生事件中警察經常會遇到工作場所暴露風險的威脅,應當積極做好事前充分準備和預案。艾滋病、乙型肝炎等流行區域,由于流血事件急救、抓捕靜脈吸毒者等工作環境可能接觸血液,警察會面臨被感染、長期攜帶病毒或失去生命的危險。為抗擊艾滋病、乙肝大流行,美國職業安全與健康管理局發布《血源性病原體標準》,要求提供手套、衣服、口罩、防刺穿容器等設備,向乙肝疫苗接種者提供保護,對處理體液員工采取“通用預防措施”。除身體疾病外,由于工作壓力的增大、接警環境的陌生、緊急案件的突發性以及長期超負荷工作的身體疲勞,警察應對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往往承擔著巨大的身心壓力,容易產生焦慮、煩躁等心理障礙或心理疾病。
九、警察執法權益保障亟待加強
面對應急公共衛生事件、暴力襲警案件增多,警察在巡邏執勤過程中除了被感染的威脅和困擾外,也受到多種人身威脅。警察執法權益保障亟待加強。
此次新冠肺炎的防疫治疫,各國警察始終克服困難堅守一線。疫情期間,意大利封城后,暫停家屬探監,多所監獄囚犯發生暴動,與獄警發生沖突,兩名警察被作為人質,兩名警察受傷。2月20日,烏克蘭警方在處理一起因隔離陷入混亂的暴力事件時,九名警察和一名平民受傷住院。這起事件中,隔離區附近的居民與警察發生暴力沖突,向載有撤離人員的公共汽車投擲石塊。數百名居民封鎖了道路,示威者設置路障、舉起輪胎,與數百名防暴警察發生沖突,一名抗議者試圖駕駛汽車撞向警察。撤離人員最終在警察重重護送下到達指定的檢疫地點,道路恢復通行。事情平息后,十多名抗議者被拘留,政府敦促抗議者“要了解采取這些臨時措施的必要性,政府已盡一切可能確保該病毒不會傳播到烏克蘭”。
十、全球警務“一盤棋”趨勢日益明顯
全球疫情暴發,“仇外”事件時有發生。各國警察的勤務工作增加了一項:依法處理全球疫情歧視事件。不少國家通過立法處理此類歧視案件。西班牙內政部有針對歧視行為的打擊計劃(Plan de Acción de lucha contra los delitos de odio),計劃中提到,歧視和不寬容會對他人的自由造成侵犯,也侵犯了人的平等權。嚴重的歧視構成刑事犯罪,根據《西班牙刑法典:2015版》(234頁)第二十一編第四章第510條規定,如果構成歧視罪,處一年至三年徒刑,并處六個月至十二個月罰金。西班牙已成立了專門反對種族歧視的檢察機構,如果構成歧視行為,被告將受到刑事起訴。
此次全球新冠肺炎還引發各國警察防疫能力的評估思考,促使全球警務合作的趨勢日益增強。兩家非政府組織核威脅倡議協會(NTI)和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健康安全中心曾創建疫情應對能力評估的六大指標,分別是預防、發現、迅速反應、醫療體系、國際標準調整和環境風險。
新冠肺炎全球化的迅猛趨勢殘酷地提醒我們,疫情無國界,警務無國界,全球危機下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角落是執法孤島,全球警務合作“一盤棋”必將在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一體化、常態化、規范化。
(責任編輯:張敏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