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瑞嬌



2015年暴發的中東呼吸綜合征(MERS)疫情,對韓國傳染疾病管理體系稱得上是一次巨大考驗。在經歷MERS疫情之后,韓國有針對性地對傳染病管理體系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通過改革,韓國疾病管理本部升格為副部級機構,專門負責防疫。同時,逐步構建起較為完善的診斷、患者管理、應急指揮體系。
2020年1月20日,在韓國發現首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后,保健福祉部和疾病管理本部立即成立中央防疫對策本部,24小時不間斷運轉,時刻關注疫情發展。2月23日,韓國在發布傳染病最高級別紅色預警后,又成立了由國務總理直接負責的中央災難安全對策本部。在中央防疫對策本部及中央災難安全對策本部的聯合指揮下,中央與地方政府緊密配合,統一調配資源,按照專業建議和決策有序地全面開展新冠肺炎檢測、隔離工作。經過前一階段的控制,近期韓國官方稱疫情發展已出現放緩勢頭,大邱等地區的病例增勢已經得到了有效控制。韓國警察在配合政府有關部門推進防疫工作、維護社會秩序和治安等方面也作出了許多努力。
聯合防疫部門出擊,徹底搜查新天地教會
韓國憲法規定偵查機關在進行逮捕、拘束、扣押或搜查前,應當遵循合法程序,由檢察官向法官提出申請,取得令狀。只有在當犯罪嫌疑人為現行犯或犯有被判處死刑、無期徒刑或有期徒刑三年以上的罪行、有逃避或毀滅證據的可能性時,才可先行對其采取控制或限制人身自由的措施,后申請簽發令狀?;仡櫼咔榈陌l展過程,新天地教會集體感染可謂是此次韓國新冠肺炎疫情全面暴發的轉折點。2月18日,韓國大邱地區出現首例確診病例,也是韓國確診的第31例病例。該患者在確診感染新型冠狀病毒前后,曾兩次前往教會參加禮拜活動。由于新天地教會采取密閉空間內數百人同時禮拜的集會方式,并且宗教活動全程禁止信徒佩戴口罩等防護用品,導致疫情在韓國國內以新天地教會教徒為主要傳播途徑的暴發式傳播擴散。據韓國疾病管理本部中央防疫對策本部公布的數據,截止3月25日,韓國累計確診病例為9137例,其中約80%為聚集型感染,確診者中新天地教會信徒的占比仍高達56%。
在以新天地教會為中心的聚集性感染暴發后,韓國警方曾兩次提請檢方申請搜查令狀,檢方均以證據不足為由未予同意。面對疫情由教會內部傳染逐步向社會擴散的緊急情形,韓國國家警察廳長提出,會在繼續補充證據申請令狀的同時,聯合防疫等相關部門通過其他手段對新天地教會開展全面調查,以保證其提供的信徒名單不存在故意隱瞞或遺漏。
組建迅速應對小組,鎖定涉疫人員位置
為了消除韓國民眾對于確診患者及疑似病例交叉感染的擔憂,韓國警方在全國各警察機構成立“迅速應對小組”,并逐步擴編其規模,目前已達到8600人,約占韓國警察總數的7.6%。在疫情期間,當警方接到涉疫人員位置確認請求時,將動用迅速應對小組通過電話、短信等方式與涉疫人員取得聯系。當通過電話號碼或短信無法聯系到涉疫人員時,將通過直接訪問登記住所等方式確認其位置,確保隔離措施嚴密有效。自“迅速應對小組”成立以來,警方共接收位置確認請求6039件,其中完成對5650人的位置確認,389人仍在追蹤中,確認率達93.6%。
嚴管口罩流通秩序,打擊囤積倒賣行為
韓國國會通過修訂“新冠三法”(《傳染病預防與管理相關法》《檢疫法》和《醫療法》),全面加強了對疫情期間防疫物資、感染人員的嚴格管理。全韓18個地方警察廳、255個警察署抽調警力組成特別行動小組,對各自轄區內的口罩生產廠家進行監督管理。截至3月5日,累計打擊擾亂口罩流通案件72件,逮捕151人,沒收口罩782萬只,打擊涉口罩詐騙案件93件,逮捕24人。除此以外,警方聯合食藥處、關稅廳等部門突擊檢查機場或港口附近的大型物流倉庫,查獲囤積口罩279萬只。查獲的口罩立即被投入市場,以解市民防護物資短缺的燃眉之急。
封殺涉疫虛假信息,嚴肅司法處理以正視聽
疫情發生以來,隨著韓國公眾關注度的不斷提升,編造、傳播與疫情相關虛假信息的勢頭愈演愈烈,顯現出惡意化、組織化趨勢。涉疫虛假信息不僅擾亂社會秩序,還可能給公眾以錯誤的引導,危害公眾健康,警方對此提出了嚴肅追蹤、全面封殺編造或傳播虛假信息的方針。截至3月16日,警方共調查編造或傳播虛假信息、泄露或傳播個人信息案件86件,逮捕121人,刪除網絡虛假發帖361件,盡力消除虛假信息對于公眾的誤導。
提高涉疫接處警優先等級,迅速應對疫情相關報警
在大邱等疫情集中暴發的地區,韓國雖然沒有采取嚴格“封城”的措施,但對確診患者或疑似患者采取嚴格管控措施。每位居家隔離者由專人聯絡監督,若違反相關隔離規定,將面臨刑事訴訟或罰款處分。2020年3月10日,韓國國家警察廳宣布將新冠肺炎確診者違反自我隔離相關規定的警情應對級別提高至與殺人、綁架等重大犯罪現行犯的相同級別——0級(Code 0)。新冠肺炎確診患者違反隔離規定時,警察可以對其采取強制措施予以控制。警察廳日前已將此項應對辦法傳達各級地方警察廳及警察署。
韓國現行的警情處置分級制度形成于2016年4月,當時韓國警察全面改革接處警系統,按照類型和緊急程度將接警案事件分為五個等級進行差異化應對。五個警情等級分別為:0級(緊急)、1級(緊急)、2級(非緊急)、3級(非緊急)、4級(無需出警)。其中,0級和1級要求接警人員在最快時間內到達現場處置,2級和3級允許延時到達現場進行處置。0級警情通常為具有較大危害的現行暴力犯罪,為保證在最短時間內出警并制止犯罪危害,112接警綜合狀況室工作人員可以在接警通話過程中下發出警指令。1級警情通常為目擊威脅他人生命或身體的現行犯罪。當接警員判斷事件緊急程度較低時,警情會被分類為2級或3級非緊急情形,此時報警人會接收到短信通知,告知其警察將在處理完緊急警情后再出警。4級警情為投訴、咨詢等非犯罪類報警,接警中心判定無需出警后,會移送至對應的職能部門進行處理。0級與1級報警事關人民的生命或身體安全,接處警優先級別最高。對警情按照緊急程度進行分類,能夠更加科學地配置警力處置最緊急的警情,打擊犯罪,維護社會治安。此次將新冠肺炎確診者違反自我隔離相關規定的接處警級別提高至0級,體現了韓國警方配合防疫部門嚴格管控,守好隔離防線的決心。
(作者為韓國警察學博士,現任教于浙江警察學院國際學院)
(責任編輯:張敏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