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冶萍公司是晚清民國時期大型鋼鐵煤炭聯合企業,曾被譽為“東亞第一雄廠”。自它誕生至今,各方對它的關注、評論以及研究一直都沒有停止。特別是20世紀八九十年代以來,國內外學界從多個學科領域以不同的學術視野對漢冶萍公司進行了深入研究,形成了大批學術成果,顯示漢冶萍公司研究歷久彌新的學術價值和意義。
當前學界研究漢冶萍公司及其有關內容時,主要依靠的是武漢大學經濟系、湖北省檔案館、上海圖書館以及香港中文大學等單位整理出版的相關檔案。而這一系列檔案最近一項成果是2004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漢冶萍公司(三)·盛宣懷檔案資料選輯之四》。隨后至今,尚未有新的、專門性的有關漢冶萍公司的檔案材料問世。有學者2017年分析當前出版的有關漢冶萍公司的檔案資料時指出:“在漢冶萍檔案資料整理方面,學界未能推出新的重大成果,堪稱一大憾事。”這一看法代表了當前關注漢冶萍公司的學者共同的感受。
作為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漢冶萍公司檔案的搜集整理與研究”的系列成果之一,由周積明教授策劃,郭瑩教授、周積明教授主編,武漢出版社出版的《晚清民國時期漢冶萍公司報刊文獻輯》(以下簡稱《報刊文獻輯》),堪稱二十多年來漢冶萍文獻資料整理的突破性成果,也是當前學界有關漢冶萍公司檔案文獻搜集整理與研究最新最前沿的成果。《報刊文獻輯》廣泛搜集晚清民國報刊中關于漢冶萍公司及其相關內容的新聞報道、期刊文章等,并進行了分門別類的整理,收錄資料計6000余條,全書約800萬字?!秷罂墨I輯》的出版獲得2018年度國家出版基金資助,同時獲得湖北省重點學術出版基金資助。對漢冶萍公司研究和以此延伸的晚清民國政治社會的研究,《報刊文獻輯》無疑都是重要的參考。
《報刊文獻輯》為漢冶萍公司研究提供了大量全新的細節性材料,能極大拓寬和加深漢冶萍公司研究的廣度和深度。
以往出版的有關漢冶萍公司的檔案文獻,時間段主要集中在清末民初,盛宣懷之后的檔案材料出版相對較少。涉及漢冶萍經營管理、官商交涉、員工福利、社會關系等方面的資料也數量有限、不成體系。
《報刊文獻輯》收集了漢冶萍公司全時期散見于晚清民國報刊中的各類材料,并按照總論、企業管理、經濟運作、社會活動、國際關系、高層信息、勞動生活、冶煉技術、公司股票等9個類別進行整理,每一類別下都有豐富的新內容,以報刊文獻的形式填補了已出版檔案的缺失部分。如總論收集了公司1925年停爐以后的大量新聞報道、分析評論,社會活動部分收集整理了漢冶萍公司參與的各類社會慈善、公益活動以及其他非經營性的活動,勞動生活部分完整收集了當時新聞記者對漢冶萍公司工人勞動、工資、生活、結社等的宣傳和報道,冶煉技術部分系統的整理了漢冶萍公司的技術探索、技術水平以及當時鋼鐵工業冶煉技術的時代發展狀況等內容,股票部分記錄了從漢冶萍公司1908年上市發行股票起至1948年公司正式結束時每日股票價格、市場行情以及公司的股票交易情況。這些內容是以往出版的漢冶萍公司檔案中較少見的,極大地彌補了以往檔案材料的不足,為深入研究漢冶萍公司中后期的生存狀況、職員工人的構成和日常生活、公司的股票財務等以往學界討論不充分的問題提供了豐富的材料支撐。新出報刊文獻也為討論漢冶萍公司與政府關系、漢冶萍公司體制變遷特征和原因、漢冶萍公司對日借款等過去已有較多研究的問題提供了全新的視角和大量新材料,使得這些問題能夠得到更深入透徹的探討。
以往出版的有關漢冶萍公司的檔案文獻,以盛宣懷及公司自身留存的檔案為主,更多地展現公司主導者及公司自身的主體性?!秷罂墨I輯》將晚清民國報刊中有關漢冶萍公司的內容搜集整理出來,提供了包括漢冶萍公司自己在新聞媒體上發出的聲音在內的完整的晚清民國政界、輿論界、知識界多方對漢冶萍公司的報道和分析。這是一個巨大、豐富而完整的輿論場域。其中有各家媒體對漢陽鐵廠創辦及運營情形的報道分析,可以與張之洞、盛宣懷等人的決策相互參照;各家媒體對漢冶萍公司歷次股東會議的報道,可以與公司自身相關檔案相互印證;各家媒體對漢冶萍公司停產狀況的報道評論、停產原因的分析,可以與公司高層自身的認識研判相互比對。
《報刊文獻輯》完整收錄了北洋政府農商部、南京政府相關部門發給漢冶萍公司的公文及決定,收錄了湖北省政府、江西省政府及相關部門與漢冶萍公司交涉的公文及官方評論等,這些材料與漢冶萍公司自身檔案一起呈現了多樣的公司與政府關系內容。以往學者研究漢冶萍公司討論這些問題,盡管用到晚清民國報刊中的資料,但引用數量很少,且這些報刊材料在研究文章中僅作為零散的佐證存在。究其原因,晚清民國報刊浩如煙海,有關漢冶萍公司的相關報道評論又內容龐雜,散落于眾多刊物之中。對于某一具體問題,研究者難以完整、系統地搜羅齊全。《報刊文獻輯》的出版改變了這一狀況,使圍繞漢冶萍公司的大量材料可以互參互證,為繼續深入研究漢冶萍公司提供了便利。
《報刊文獻輯》以漢冶萍公司的報道評論為線索,呈現了大量晚清民國政治社會的生動場景,為學界研究近代的新聞、政治、經濟、社會諸多方面的內容提供了新的切入點和材料。
報刊是近代中國出現的新事物,在晚清民國時期呈現出蓬勃生長的姿態。晚清民國的政治、思想、經濟、社會諸多方面內容,都在報刊中有大量反映,可以通過報刊進行觀察研究。但是,近代報刊材料豐富雜亂,若無一個具體的線索指引則難以完善利用。漢冶萍公司作為跨越晚清民國的大型企業,圍繞它發生的各類事件都得到媒體的高度關注。《報刊文獻輯》不僅整理了近代新聞報刊中有關漢冶萍公司的材料,也以之作為切入點,豐富細致地展示了近代中國包括新聞界在內的全方位內容,包括晚清民國時期政府、學界、輿論界、企業、工會、個人、工人生活等等。由于以漢冶萍公司作為線索,這些紛繁零散的材料有了自身相對獨立完整的邏輯,可以進行獨立的研究分析。如對漢冶萍公司的新聞報道,反映了當時新聞媒體之間相互競爭、政見利益糾紛的時代特征,可以作為研究近代輿論和新聞界的典型案例。又如民初北洋政府、地方政府圍繞漢冶萍公司股權利益糾紛形成的各種法規命令和媒體的相關報道,其中就包含了民初政治法律生態、中央與地方關系等諸多內容。舉凡涉及晚清民國時期政治關系、社會生活、企業制度、社會思潮、工業化建設、工人群體等等問題,都可以借助這一《報刊文獻輯》的相關材料進行分析討論。
由此,這一套資料集不僅僅是研究漢冶萍公司的參考文獻,也是研究晚清民國政治史、社會史等內容極有助益的工具書,顯示了其豐富的功能與價值。
作者簡介:丁亮,湖北大學中國思想文化史研究所博士研究生,湖北武漢,430077。
(責任編輯 ?劉曉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