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梅,趙永久
(北京京北職業技術學院,北京 101400)
在目前可查的漢語相關論著中,“教案”除了在清末明初指與宗教活動相關的沖突事件外,基本上都是指與教學活動相關的教學文件。我國教育領域對教案的使用大致開始于20世紀50年代,“在‘以俄為師’的潮流中,才把‘教案’列為常規。”[1]綜觀近年來有關于教案研究的相關論著發現,教案的名稱有很多,如“教學方案”“教學導案”“講義”“導學案”等,五花八門。出于對教案功能、形成過程、內涵的不同理解,有關教案的定義也不盡相同。在國內,專家、學者們對教案的界定基本上與《教育大詞典》保持一致,崔允漷等人[2]認為“教案是為課堂教學而準備的書面計劃。”在《教學法大全》中,劉舒生[3]提到“教案,也稱課時計劃,是教師實施教學活動精心設計的具體實施方案。”孫邦正[4]認為“教案是以一個單元或一課為范圍的具體教學實施計劃”。國外一些學者也從教案的功能、形成過程等不同的角度對教案的內涵進行了界定,美國學者ML.BOSSIN[5]認為“教案是對教師與學生從事教學活動過程的一種陳述。”美國學者布蘭福特[6]的觀點則與我國主流觀點比較接近,他認為“教學方案是教師實施教學之前,依據國家的課程標準、學生的特點和自己的教學理念、風格,運用系統的觀點和方法,遵循教學過程的基本規律,對教學活動進行的預設、規劃、安排或決策。”以上國內外學者們雖然對教案的內涵有不同理解,但是對教案存在的必要性、價值都給予了充分肯定。相關研究成果也表明,“教案管理對于教學活動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它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是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7]教案集中體現了教師的授課思路、授課方式、授課方法、學生的學法、課堂時間分布、教學內容等諸多方面,因此,要撰寫一份優秀的教案不僅需要吃透教材,而且還要“背”學生,即了解學生,把握教育教學規律。尤其對于剛走上講臺的青年教師而言,一份優秀、切實可行的教案更加重要。《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8]強調“青年教師是高校教學和科研戰略可持續性發展的重要力量。”教學和科研是高校教師的兩條腿,只有協調發展才能更好將優勢科研資源轉化到教學中[9]。
筆者自五年前開始從事教學督導工作以來,在督導聽評課、查看教師教案的過程中發現,不少教師存在抵觸寫教案、懶于寫教案、抄襲教案、甚至拒絕交教案等現象。尤其在當前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熱席卷高校課堂教學的大背景下,在微課、慕課翻轉傳統課堂的大形勢下,在雨課堂、云課堂、微助教等各種授課軟件、小程序使授課形式花樣翻新、學生學習方式多樣化的當下,一直作為教學效果支撐者的教案,卻越來越遭受疏離,被他者化、邊緣化,直至當前,教案的存廢都成了學者們爭議的熱門話題。那么,在當前國家大力提倡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從規模擴張到內涵建設轉型的關鍵時期,在技術熱席卷高校教育的當下,如何以教案撰寫工作為抓手提升教師授課質量、提升高職院校育人質量是高職院校走內涵式發展道路必然要思考的問題。
本文將在對近十年有關論文、著作查閱、分析的基礎上,根據五年多的教學質量監控工作實踐和歷時四年的教案專項調研活動,提出自己的見解,拋磚引玉,希望能對同樣存在困惑的院校有所啟發。
為了將教案專項調研工作深入開展,摸清目前北京京北職院教師教案撰寫基本情況,自2015年以來,北京京北職院教學督導中心組織外聘教學督導專家共開展了四次全院性的教案審查活動。對教案進行審查的觀測點主要有兩個,一是教學內容安排是否合理,二是教學設計環節是否科學。評定教案優劣的項目、觀測點及分值分布具體如表1所示。

表1 北京京北職院教案評分項目表
依據以上標準,從教案審查統計數據來看結果不容樂觀。下面以2017—2018學年第2學期的教案普查結果為例進行說明。從表2可以看出,2017—2018學年第2學期北京京北職院教師共提交教案190門,其中:90分以上14門,占7.40%;85~89分61門,占32.1%;80~84分62門,占32.6%;80分以下(不含80分)53門,占27.9%。從統計數據看,本學期,教案優秀率僅7.4%,不合格率高達27.9%。大部分教師的教案都集中在80~89分之間,在教學內容安排及教學設計環節均存在一定問題。

表2 2017—2018學年第2學期北京京北職院教案普查結果統計表
從近四年來北京京北職院任課教師提交的教案來看,低分數段的教案普遍存在教學內容處理不當的問題。教學內容處理不當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第一,教學內容過于簡單,體現不出為培養某項專業技能、技術所需的知識點、能力點及具體的學習任務,看不出本次課為滿足學生職業素養和職業技能培養要求而必須掌握的基本知識、方法和技巧等。2016—2017學年第2學期任課教師共提交188門課程教案,其中61.7%(116門)的教案教學內容都過于簡單,有的甚至沒有教學內容,僅有一個標題。
第二,教案內容過于龐雜,缺少歸納、提煉,為應付教學管理部門檢查,直接拷貝教材、羅列教學內容,失去了編寫教案的意義。在2016—2017學年第2學期任課教師提交的188門教案中,10.1%(19門)的教案基本上都是直接拷貝教材內容。
通過普查發現,北京京北職院部分教師的教案教學過程設計要素缺失,仍以2016—2017學年第2學期教案審查結果為例進行說明。在2016—2017學年第2學期北京京北職院任課教師提交的188門課程教案中,67.0%(126門)的教案忽視了教學過程(或活動)設計,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教學時間等教學活動要素設計缺失。雖然部分教師提交的教案顧及到了教學方法擇取、教學手段運用、教學時間安排等要素,但是,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教學時間等要素設計粗糙,只是簡單地羅列教學方法。而且,教學方法擇取與所授課程內容、教學對象脫節,對于教學時間的安排,只是簡單、機械地按分鐘進行劃分,沒有根據教學內容的難易程度及學生的掌握情況、興奮點進行合理的安排,對教學重點、難點的處理手段和措施缺失,更缺少對課堂易發、突發狀況的預判及相應的預案設計。
通過教案普查活動及對調研活動所得數據的分析發現,導致北京京北職院部分教師教案撰寫質量低下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為了聽取任課教師對教學督導工作的意見和建議,方便教學督導與教師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北京京北職院采取了被聽課教師填寫《被聽課教師反饋意見表》的方法,聽取任課教師對教學督導工作內容、方式、方法等方面的意見、建議。從近四年教師提交的《被聽課教師反饋意見表》來看,部分教案質量不高的教師存在抵觸編寫教案的情緒,認為編寫教案這項工作純屬多余,只要做好授課課件,會用相應的APP軟件,使用相關的教具,讓課堂熱鬧起來,讓學生喜歡就行。由于思想認識存在偏差、沒有理清高質量的教案與良好的授課效果之間的因果關系,導致該部分教師的教案質量低下。
通過近四年北京京北職院任課教師填寫的《被聽課教師反饋意見表》及“教學督導與任課教師面對面”活動發現,部分畢業于非師范類院校的教師和從企業轉行來本院工作的教師均缺乏教案編寫的相關知識。在集體備課環節缺失的情況下,大部分教師來院工作后,基本上都是靠自己的理解或者參照本教研室其他教師的教案“依葫蘆畫瓢”進行教案編寫,沒有理解教案編寫工作的重要性,也沒有真正將教案編寫與備課、制作PPT課件、了解學生學情等其他課前準備工作有機結合起來,導致為寫教案而寫教案、為應付教學管理部門檢查而寫教案等不良現象的發生。
為了提升北京京北職院教師教案質量,促進人才培養質量提升,北京京北職院教學督導中心聯合教務處、人事處、各教學系部,對高職院校教師如何編寫教案、如何充分備課等問題進行了研討,探索了一些方法,并進行了實踐,收到了一定成效。
為了促進北京京北職院任課教師授課質量的整體性提升,促使教師通過編寫教案進行深入備課、提升課堂教學質量,打造“金課”,北京京北職院院領導班子充分利用全院教職工大會、教學工作會等機會多次強調教案編寫的重要性、必要性。要從思想上解決問題,讓教師認識到,教案是自己用于課堂教學的,是上好課的重要前提,而不是應付教學檢查之用。同時,學院還通過教務處發布學院統一的教案模板、實訓材料模板及相關考核要求、標準等,讓教師有章可循。
此外,學院人事處充分利用新引進教師培訓環節,加大了教學文件準備、教案編寫規范、課堂設計技巧、高職學生學情等方面的培訓力度,使新教師在上崗之前就深刻理解教案編寫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進而積極、主動地面對教案撰寫工作。
為了促使任課教師認真對待教案撰寫工作,北京京北職院還對原有的教師教學效果評價體系進行了修訂,將教案評分在教師教學評價體系中的分值由原來的20%提升到了40%。此外,北京京北職院還通過各種會議、培訓,讓教師明白:教案編寫工作與使用各種先進的教學技術并不矛盾,既要積極鉆研先進的信息技術,也要寫好教案,只有兩者兼顧,才能打造完美金課。
為充分發揮優秀教案的示范作用,引導教師認真鉆研教材、精心備課、準確表達授課意圖,北京京北職院教學督導中心本著“以課堂為中心”“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思想,自2018—2019學年第1學期開始,已經連續組織開展了三屆“北京京北職院優秀教案展”。展出以實物展出和網絡展出兩種途徑進行。優秀教案展讓部分教案質量不佳的教師認識到了自身與優秀者之間的差距,明確了優秀教案的標準。該項活動對北京京北職院任課教師整體教案編寫水平的提升發揮了積極推動作用。為了便于教師深入學習已經展出的優秀教案,北京京北職院還將撤展后的教案集結成冊,編輯成“優秀教案專輯”,分發到所有專兼職教師及教學管理部門負責人手中,拓展了優秀教案展的廣度,延展了教案展出活動的深度。
通過學院領導、教學督導中心、教務處、人事處、各教學系部等部門自上而下的立體化的協同式督導,通過教學督導中心開展的優秀教案展、教案大普查、教案評議結果推送、編纂優秀教案專輯等具體的實踐活動,北京京北職院任課教師的教案撰寫質量有了較大幅度的提升。下面以近三個學期的教師教案評審統計結果為例進行說明,具體如表3所示。

表3 北京京北職院近三個學期教案評審結果統計表
從表3可以看出,近三個學期北京京北職院教師的教案不合格率由2017—2018學年第2學期的27.9%下降到了2018—2019學年第2學期的8.05%,通過門次由2017—2018學年第2學期的64.7%上升到了2018—2019學年第2學期的91.94%。隨著教案撰寫水平的提升,北京京北職院任課教師的教學水平也有了明顯提升。表4是北京京北職院近9個學期以來任課教師課堂教學效果評分表,該部分評分由學院聘請的外聘督導(第三方)通過聽評課、查看教學文件之后賦予。
表4顯示,2019年春季學期,北京京北職院任課教師課堂教學綜合評分85分以上的有64名,比例為72.66%,79分以下為零,與2015年秋季學期41.1%的優良率和5.6%的較差率(79分以下)相比,課堂授課優良率提升了近31.6個百分點,較差率為零。表4中的各項數據還表明,經過近五年的探索與實踐,北京京北職院任課教師課堂授課效果不僅在穩步提升,而且還達到了一個比較理想的狀態,在武書連最新發布的2019中國高職高專排行榜上,北京京北職院教師教學狀態位居全國第三名[10]。

表4 近9個學期北京京北職院任課教師課堂教學效果評分統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