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楠楠



摘 ?要:體育教學是由師生共同參與,按照一定計劃和標準進行的有組織、有目的的教育過程。任務是傳授知識與技能,增強體質,發(fā)展速度、柔韌、靈敏、耐力和協(xié)調性等素質。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新的教學方法多了起來,其中以視頻為載體進行教學最受歡迎。本文中的微課法就是以視頻的方式服務于課堂教學,碎片化的時間進行碎片化的知識點學習,觀看方便,效率高,順應時代發(fā)展與教學要求。
關鍵詞:體育教學 ?微課 ?應用
中圖分類號:G807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20)03(c)-0077-02
1 ?研究目的與意義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與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提出:“到2020年,所有地區(qū)各級各類學校將覆蓋信息化體系,以這種手段對教育內容及教育手段和方式起到促進作用[1]。”如今,在教學中使用多媒體、移動電子設備等手段尤為普遍,實現(xiàn)多元、共享與開放相結合,逐步滿足學生個性化、非正式化、和泛化學習的特點。
“微課”是由多種資源有機構成的、以微視頻為主要載體和呈現(xiàn)方式的、基于網(wǎng)絡運行的、不受時空限制的、支持多種學習方式的微型網(wǎng)絡課程資源[2]。2006年,美國薩爾曼·可汗開發(fā)視頻課程,并開辦教育機構,將其命名為“可汗學院”[3]。微課主要為學生提供視頻,課前課中和課后都能觀看,可以暫停以及重復,包含的知識點小而精,內容涉及面廣,有邏輯性與全面性,可進行系統(tǒng)的學習。
2 ?研究對象與方法
本文研究對象為微課在體育教學中的推廣與應用。研究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1)文獻資料法。
通過查資料,做好前期資料搜集工作,為本文研究提供理論依據(jù)及思路。
(2)專家訪談法。
通過訪問專家,闡明研究方向,分析本研究的可行性和意義。
(3)邏輯分析法。
對文章框架、假設與數(shù)據(jù)進行整理與分析,然后加工整合,保證文章的嚴謹性。
(4)案例研究法。
本文選取一個具有代表性的微課程進行案例制作與分析,供借鑒與參考。
3 ?結果與分析
3.1 體育教學現(xiàn)狀分析
學生學習具有自主性,據(jù)調查,目前的教學中主要存在實踐少、教學無變化、理論欠缺、教學內容陳舊、教學方法太單一、技術動作學習過少、師生溝通較少等問題。體育教師愿意采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嘗試新的教學方法用于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等。而學生希望老師提供的教學資源多為在線短片、視頻等,符合信息化時代發(fā)展的趨勢。并且學生或學生家長都有智能手機,組建一個群或公眾號實施微課教學是可行的。
3.2 微課程的推廣與應用
(1)微信公眾號文章推送。
如圖1所示。
(2)QQ群文件共享。
通過建立一個QQ群,將微課程分享到文件中或聊天界面,即可隨時下載觀看。
(3)百度網(wǎng)盤文件分享及群共享。
通過將文件傳至網(wǎng)盤上后可隨時隨地進行觀看,電腦、手機均可操作。
3.3 微課程案例設計
題目:乒乓球球拍的形狀、重量和彈性。
教學設計(PPT頁面展示):
(1)介紹球拍組成部分。
(2)介紹球拍形狀(見圖2)。
(3)介紹球拍重量。
(4)介紹球拍彈性(見圖3)。
(5)介紹乒乓球球拍使用建議與注意事項。
通過對案例進行設計與歸納,如表1所示。
4 ?結論與建議
經(jīng)過調查現(xiàn)階段體育教學發(fā)展狀況,結果顯示教師和學生均希望豐富教學方法,多采用信息化和科技化的教學手段,喜歡以視頻的形式進行教與學。因此在體育教學中可大力普及與發(fā)展微課程。并且制作出一個微課程視頻,然后進行案例分析,供參考借鑒。建議是加大教師培訓力度,加強使用普及度,加快信息化教學的進程,鼓勵師生接受與學習新型的教學資源和手段。
參考文獻
[1]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EB/OL].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838/201008/93704.html.
[2] 胡鐵生.中小學微課建設與應用難點問題透析[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3(4):15.
[3] 周匯華.微課在小學數(shù)學小小班中的個案研究——以上海市某小學為例[D].上海師范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