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會斌
摘 ?要:我國自古以來就是農業大國,修建各種水利設施不僅是為了加快農作的效率,還是為了響應農業水利工程的發展。但發展至今一直存有一個問題:農業水利工程的建設對周邊生態環境有著較大的影響。為了響應習主席的“綠水青山”政策,我們有必要對農業水利設施建設與生態環境的關系進行詳細的分析。分析的主要內容是農業水利建設與生態環境的關聯、農業水利建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這兩方面。
關鍵詞:農業水利工程 ?生態環境 ?關聯
中圖分類號:F303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20)03(b)-0059-02
水利設施的大力興建是為了更高效地對水資源進行開發和利用,我國水資源分布不均衡,使得水利設施的建設開展有一定的難度。另外,農業水利工程是水利設施中的主要表現形式,農業水利工程可看作是農業與水利工程高度結合的工程,農業水利工程直接決定著我國農業的發展速度和方向。但有一些農業水利設施是以嚴重破壞生態環境為代價開展的,其實農業水利工程的建設本身對生態環境有不利的影響,但我們已經意識到并已做出協調的措施,開展農業水利建設的同時保障生態環境系統的穩定。為此,我們要對農業水利建設和生態環境進行關系上和影響上的分析,對往后的農業水利建設及生態環境保護提供一些參考。
1 ?農業水利建設和生態環境間的關聯
農業的建設是一種人類發展的至關重要因素,而人類生存的空間是生態環境所包容的空間,所以,從人類發展的角度來看,農業水利建設可看作生態環境的一部分。倘若從農業水利建設層面分析,農業水利建設還是隸屬于生態環境的領域。兩者具體聯系是:農業水利建設作用在航道運輸、水力發電、農業灌溉用水和居民生活用水等方面,水利建設改變了當地的原有水資源分布狀態,而生態環境具有的系統性會引發生態環境其他方面的變化,這種變化往往是不利于人類和社會發展的。
綜上所述,農業水利建設方面和應用方面都會對生態環境有一定的影響,同時也說明了適合當地生態環境系統特征的農業水利設施才會得到更長遠的發展。從其相反方面思考,水利工程設施是在犧牲當地生態環境的基礎上建設,或者是農業水利工事為獲取更多利潤而沒有按照自然規律進行,就會導致當地生態環境發展平衡被破壞。近幾年的干旱災害,國家和人民已經開始強調農業水利設施建設與生態環境保護兩者中生態環境保護的優先性,使用一些方法來促進農業水利建設中的生態維護效益,保障生態環境的穩定和發展。
2 ?農業水利建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農業水利建設是為了保證農作物的供水需求,在我國很多地區因為缺少水資源,耕地的使用面積一直很難增長,當地居民的日常用水成為一個生存難題,農業水利建設就很好地解決了這一難題。農業水利建設解決了地區與人口、土地、經濟布局不匹配和逐月水量時間分配不均衡的問題,現今的農業水利建設形成了不同區域、不同水利制度安排的分布,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可分為以下3個方面。
2.1 水生態的承載方面
眾所周知,農業的育種、種植和生產等工序中,需要提供充足的水資源,但在近幾年的農業生產中,調配水資源的情況常常陷入“供不應求”的局面。反思當地生態環境系統前后的變化,我們發現在農業水利設施建設的整個歷程中,我們使用了一系列的工程技術改變當地的水資源循環系統,但我們要知道生態系統正常運轉的動力基礎一部分來源于水資源循環。所以,農業水利設施建設在圖紙設計時就必須考慮到當地水資源生態承載力,最好的方法是水利設施建設前進行地質剖析實驗、水體前后質量假設檢驗等。
第一,保證當地水資源生態系統的徑流量不低于最小徑流量。最小徑流量一般取為河流內徑流量均值的30%,一旦超過最小徑流量,會對當地居民的日常用水帶來不便。在建設農業水利設施的主導思想中,工程人員是對水資源合理開發利用,以最少的水生態改動給農業的發展帶來最大的動力。第二,對未來的展望。有部分區域農業水利建設初始未充分考慮對生態環境的影響程度,導致我們現在看到的當地生態環境已被嚴重破壞,進行水資源的再生修復工作難度極高,我們在該地區再次建設農業水利設施或在別處進行農業水利建設時,應充分考慮未來發展的方向,做長遠發展。第三,農業水利設施的建設方面。例如,遇到河流輸沙排水量較大的問題,肯定不能長期供給,要實地采樣有針對性地分析過渡段支河流徑流造成的影響,分析結果后合理安排有效的工作指示,例如,排水量、輸沙量等方面,防止有河流形態逐漸萎縮的情況發生,時刻注意水生態承載的動態變化。
2.2 對當地水域的影響
農業水利建設的種植、加工等實際應用方面,都是以河流為供水基礎來進行。現在的農業水利設施建設與以往相比有著巨大的差異,前者加入了很多新型的施工設施和理論,其主要差別是在于外部硬件因素和內部軟件因素對水域的影響。所以,現在的農業水利建設對生態環境影響作用明顯,在矛盾面前我們一定要首選河流的保護,盡可能地滿足農業水利設施建設的需求。二者相互沖突時,絕不能以輛牲河流為代價進行農業水利建設。對于河流數目較多、水源交錯復雜的水流區域,要求進行詳細的分析調查,假設檢驗進行農業水利設施建設會不會對河流的發展有不利的影響,特別是對河流形態的影響、上下游水系性質的影響。
現在有部分農業水利建設,只考慮農業經濟上的效益發展,就導致當地水域的生態性質發生嚴重變化,具體的影響表現為農業水利設施建設攔截了水域的上游水系,河流的動態變化逐漸減慢,導致發生了河沙淤積、徑流量減少等狀況。這樣的結果不僅對農業水利設施信譽造成了詆毀,而且河沙淤積的治理管理難度極高,水域維護管理成本上升、經濟和社會效益下降。另一方面,農業水利設施建設方面還需考慮對下游河床沖擊力的影響。由此分析可得,農業水利設施建設的整個歷程中,不完全是經濟效益最大化的表現,還有生態環境保護方面的分析研究,這種種現象表明往后的農業水利設施建設工作核心要圍繞生態環境保護這一方面開展。
2.3 生態平衡
在當今的農業水利建設中,土壤和水質規劃發展是科學且可持續發展。農業水利設施建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是綜合性的,除之前所述的幾個方面外,還需考慮對生態平衡的影響、土壤的影響、水質的影響。在往后的水利建設中,建議從這幾個方面開展:第一,農業水利設施建設是對河流水體性質有直接性影響,特別是對有徊游特性的水生動植物來說,農業水利設施的建設和應用會對其徊游方向有一定的阻攔作用,從而造成河流內部的生態失衡。另一方面,因為農業水利設施的灌溉作用,一些本來處于地方區域性的危害性生物會隨著灌溉水流擴散到農田中,人畜農作時存有不小的隱患。第二,灌溉作用對農業水利建設中的土壤鹽堿度有深遠的影響,表明農作物的生長性與土壤環境形成也存有深遠的影響。另外,農田土壤中常有農藥化肥包裝袋等廢棄物,在農業水利的作用下深入到各層水系中,污染了地下水,這種不利因素對人畜的日常飲水存在負面影響。
3 ?結語
該文主要論述了農業水利設施建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并進行了3個方面的詳細分析。目前的絕大多數農業水利設施建設能在當地生態環境的承載力內進行,社會經濟效益明顯。所以,往后要繼續加強二者之間的關聯,保障所有建設工作穩固開展進行。
參考文獻
[1] 哈元辰.農業水利工程建設與生態環境的關系[J].工程建設,2018(12):11.
[2] 肖楠.農業水利建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及分析解決方法[J].水資源與水工程,2018(7):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