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玲
【摘 要】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小學語文教師應充分認識到傳統閱讀教學方法的弊端,以新課改的教學理念為指導,積極地改進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策略,為學生營造輕松、和諧的閱讀環境,從而促使學生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語文閱讀中去,進而促使學生的朗讀能力得到提高,最終實現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效果的大幅度提升。
【關鍵詞】 小學語文 ?閱讀教學 ?改進 ?和諧 ?傾聽 ?贊揚
閱讀是小學生汲取豐富的知識養分,增強見識,開闊眼界的有效渠道。閱讀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內容,它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小學生語文素養的提升。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應高度重視閱讀教學策略的研究和探索。然而,受傳統應試教學思想的荼毒,大多數教師將更多的精力放在了語文知識的串講和大量習題的訓練上,使得語文課堂氣氛沉悶、壓抑,學生的閱讀觀點難以得到表達,這樣嚴重壓抑了學生閱讀個性的發展。對此,小學語文教師應積極地探索和研究改進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策略,以促使學生在寬松、和諧的課堂氛圍中積極主動地閱讀課文,從而促使學生的閱讀能力得到提高。
一、營造和諧氛圍,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和諧、愉悅的課堂學習氛圍能夠讓學生的身心處于放松狀態,使學生的思維逃脫束縛,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煥發課堂生機與活力的關鍵因素。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開展閱讀教學時,就必須想方設法地為學生營造輕松、愉悅、和諧的課堂學習氛圍,從而讓師生、讓學生之間能夠彼此尊重和信賴,使得學生與教師之間產生良好且頻繁的互動與交流,進而使得學生以最佳的狀態投入到語文閱讀學習中,并對課文產生濃厚的閱讀興趣。
例如,在學習《秋天的雨》這篇課文時,我就通過營造輕松、和諧的學習氛圍,來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上課伊始,我讓學生想一想、說一說“秋天的雨是什么樣子的”。這時,有的學生說是輕輕柔柔的,有的說是陰濕清冷的,有的說是淅淅瀝瀝的。“那么,秋雨能給我們帶來什么呢?”我又問道。有的說一場秋雨一場涼,秋雨能夠給我們帶來寒冷。有的說秋天是收獲的季節,秋雨能夠給我們帶來累累的碩果。一時間,課堂上充滿了學生熱烈的討論聲,給語文課堂增添了許多生機與活力。這時,我引導學生去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找一找“秋天的雨到底是什么樣子的?”“秋天又能給我們帶來什么?”從而促使學生對課文產生了濃厚的閱讀興趣。
二、認真傾聽學生,增強學生的表達欲望
傳統的課堂教學中,教師掌握著絕對的話語權,大多時候是教師在課堂上滔滔不絕地講,學生在底下埋頭苦記,學生很少有表達自己觀點和想法的機會。而且在提問時,教師也往往會自問自答,給學生回答問題的機會和時間很少,這就使得教師傾聽學生觀點和心聲的機會少之又少。然而,“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不應將學生變成統一模式鑄造的標準件,而應該學會認真地傾聽學生的發言,聽聽學生天馬行空的想象,聽聽學生獨特深刻的見解,聽聽學生風趣幽默的語言,從而促使學生感受到尊重和被需要,進而促使學生的表達欲望得以不斷增強。
例如,在學習《花的學校》這篇課文時,我就通過認真傾聽學生的發言來不斷增強學生的表達欲望。課上,我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讓學生說一說“作者把花兒比作什么?”這時,學生說給出了“人”、“學生”等答案。接著,我讓他們讀一讀書中的話。這時,學生讀道:“那些花朵是在地下的學校里上學”。我又問:“為什么雷云沒響之前,花兒都不出來?”學生說:“他們會被老師罰站墻角的。”我又問:“那么雷聲對于花兒們來說像什么?”學生齊聲回答:“像下課鈴聲。”這時,我邊讓學生朗讀課文,邊認真地傾聽學生在朗讀中產生的感悟,學生越說越會說,思路越寬廣,從而促使學生的表達欲望得到了增強。
三、重視激勵贊揚,挖掘學生的閱讀潛能
高超的教學藝術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小學生的自我表現欲望十分強烈,而且渴望得到老師和同伴的賞識和贊揚。清代著名的學者顏元也曾說過:“數子一過,不如獎子一長。”這就告訴我們,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充分認識到贊揚和激勵的重要作用,并善于運用激勵和贊揚這一有力武器來鼓舞學生,從而促使學生在閱讀中獲得成就感和愉悅感,進而更加認真、仔細地閱讀和思考,使得學生的閱讀潛能得以被充分挖掘。
例如,在學習《賣火柴的小女孩》這篇課文時,我就通過利用激勵和贊揚這一有力武器來挖掘學生的閱讀潛能。課上,我讓學生仔細地閱讀課文,并對比自己的生活實際想一想:“賣火柴的小女孩為什么會在大年夜孤獨地死去。”在交流匯報環節,有的說是因為父親的殘忍,賣不掉火柴就打她。有的說是因為人們的冷漠,“馬車飛快地闖過來,嚇得她把拖鞋跑丟了……另外一只還被一個小男孩搶跑了。”有的學生說因為沒有人給她一口吃的…….這時,我贊揚學生:“說得真棒!”“想象力真豐富!”“你能夠從文中找出小女孩的死因值得表揚!”這樣,我通過贊揚和激勵點燃了學生的創造熱情,挖據了學生的閱讀潛力,他們更加積極地閱讀課文,并找出了“賣火柴的小女孩死去的真正原因”。
總而言之,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小學語文教師在開展閱讀教學時,應以學生的長遠發展為著眼點和出發點,積極地探索和研究改進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策略,從而促使學生的閱讀能力得以不斷提高,進而使得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得以更高效的開展,并不斷提高其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 潘少康.試論小學語文如何開展閱讀教學[J].教育觀察,2012(09).
[2] 張德成.關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方式的見解[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