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峰
【摘 要】 目前的小學數學課堂需要改革,打破傳統壁壘,摒棄乏味和單調的教育教學模式,要想更好地改變課堂氛圍,美育是很重要的,貫徹落實美育原則能夠符合小學生年齡段的身心發展,利于小學生對數學知識和數學理念有更深入的理解,也能培養創新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實踐教學中發現小學生對于美的事物是很容易引起興趣和易于接受的,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十分緊密,也與很多美的事物有聯系,數學美不僅可以啟迪智慧,還能開發能動性和創造力,對小學的數學教育有著無法替代的作用。
【關鍵詞】 小學數學教學 ?美育 ?數學美 ?實踐探究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開展美育教育能夠讓學生們更好地感受到數學美,體驗數學的樂趣,培養良好的數學理念和思維,尤其是小學階段,對于小學生的學習習慣培養可以起到很關鍵的作用。
一、數學教育中美育的影響和意義
美育指的是在教育過程中運用審美方式,美育能夠提高小學生的創造力、審美感受力,對于個人人格的完善乃至于全民族整體素質的提升可以起到一定促進作用。數學教學中運用美育可以讓學生們感受到數學美的存在和魅力,引起學習興趣,激發其積極性和主動性,為之后的數學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和良好的習慣。
二、小學數學教育中美育存在的問題
雖然說在實際教學當中實施美育能夠起到一定效果,但是目前階段我國的美育教學還存在不少的問題,以下具體展開來說:
(一)教師本身的審美素質有待提升
受到我國教育體制的限制,基本上所有中小學都會更重視文化科目的教學而忽略審美素質的培養,學生如此老師也是如此,除了音體美專業教師外,文化科目的老師很少對美學進行針對性的學習,更不會在日常生活中欣賞名畫,這對于美育教學實際上是一個阻礙。
(二)小學生自身審美能力的限制
由于小學生的年齡較小,各方面分析和理解能力還不高,即使教師在課堂上滲透了一些關于美育的內容,學生自己可能也無法理解,并且大部分學生受家庭影響往往更重視文化課成績,家長不關注孩子們的綜合素質提升,這就會對美育的普及造成很大限制。
(三)美育受傳統教育理念制約
大部分的學校對于老師的教學能力評價依據的基本上都是學生們的成績,而美育和其他方面的素質并不能成為課堂教學評價指標,但是國內外的兒童審美心理學資料指出小學生的審美欣賞范圍在漸漸擴大,可也只是受限于生活中的事物美和自然美,水平比較一般,我們也不渴求能夠從小學生的口中聽到對數學的贊美,如果不能夠改變現狀,學生對于數學的興趣可能也會逐漸消失。
三、小學數學教育美育應用
(一)展示數學之美
在數學課堂上,教師要更多地向學生們展示數學之美,比如進行圖形的認知時,除了一般展示正方形、三角形、圓形和長方形之外,還可以將其隨機拼成美麗的圖案,讓學生們欣賞,并且也可以讓他們自己操作,在不斷的探索和研究過程中感受到數學美,激發起內心對于創造美和欣賞美的欲望,從而建立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比如在用這些圖案拼房子時,長方形能夠用來做圍墻,梯形能夠做屋頂,正方形做門,圓形做窗;在拼小船時,三角形做船帆,長方形做船槳;這些看似普通的我們大眾都知道的東西對于小學生來說可能是新鮮事物,因此每一副圖案都彰顯了小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也展現出了一部分數學魅力,更多的展示數學之美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學習成績自然就會得到提升。
(二)融貫數學之美
僅僅展示數學之美是不夠的,還要將其融會貫通于實際教學中,在學習軸對稱圖形時教師可以借助一些生活中的事物引起學生們的興趣,比如剪紙,剪紙不僅具有藝術美還是軸對稱圖形,可以讓學生們思考這些軸對稱的剪紙是如何制作出來的,學生在欣賞到如此好看的藝術品之后就會陷入思考,想要了解創造理念,也會自己動手探索,教師這時就要順水推舟,可以在留課后作業,并且在第二天的課堂上讓學生們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師和學生都從欣賞的角度入手將知識融貫于美育當中,感受數學給實際生活帶來的樂趣。
(三)實踐數學之美
美育應用于數學教育中的最終目的是讓學生們自己能夠創造美,在經過對美的欣賞和感知、融貫美育之后,教師就要啟迪學生們的數學美直覺,將總結得到的經驗和想法應用于實際,結合自身感受以及想象創造出新的數學美,此外在知識整體框架的復習中,教師也可以運用思維導圖的方式幫助學生完成鞏固,一個良好的思維導圖能夠讓學生們將腦海中零碎的知識點結合在一起,集中記憶,每一個樹干都是重要知識點,而樹干上的每一片葉子都是知識點的擴展和延伸;也或者可以是一列火車,每個車廂代表知識點和知識面,車廂相鄰代表知識之間是有聯系的;而采取鐘表、時針、分針等可以展現知識的不斷深入,遵循學期的教學進度由淺入深的進行知識整理。思維導圖可以由學生自己填充喜歡的顏色,不僅有效掌握了知識也加深了對數學美的感知體驗。
總結
小學數學教學融合美育能夠提升小學生對于數學的興趣,利于培養認識美、感知美、創造美的思維方式,做到綜合素質全面養成,要注意數學教育中的美育不是單純的疊加,教師應結合學生的特點和實際課堂情況強化數學學習體驗,運用美育原則激勵主觀能動性,開啟對美的啟迪。
參考文獻
[1] 牟小華. 小學數學課堂中美育與學生創新思維和心理健康的探究[J]. 中華少年, 2019(3).
[2] 廖娟. 賞數學之美建美麗課堂——淺談如何在數學課堂中滲透美育[J]. 教師, 2019(4):78-79.
[3] 趙艷平. 美育促進學生創新思維和心理健康的教學方法及策略[J]. 中華少年, 2019(1):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