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學科,離不開朗讀習慣的培養。對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英語是陌生的語言,朗讀在語言學習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開展朗讀教學,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再發揮出學生的模仿能力,讓學生先學會英文單詞的發音,再在模仿與朗讀的基礎上對英語知識進行記憶與理解,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促進學生知識理解能力。本文從闡述朗讀在小學英語學習中的重要性入手,進而分析小學英語朗讀教學的現狀問題,提出培養朗讀習慣的建議和措施。
【關鍵詞】 小學英語 ?朗讀 ?問題 ?措施
一、小學英語朗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方法錯誤
在小學英語課中,教師往往通過展示實物、圖片來引入新詞匯,新句型,然后進行大量的操練,但所呈現的圖片只有畫面沒有單詞,有時只是一閃而過,整個課堂教學在說唱、表演、游戲等活動中熱熱鬧鬧地進行并結束,在整個過程中教師沒有要求學生翻開課本認讀單詞以及相應的對話。這樣的課堂教學看似熱鬧,操練充分,但卻把認字與讀音完全隔離開來,對學生課后的復習造成了困難。
(二)教師方向錯誤
受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部分教師在開展小學英語朗讀教學時,常帶領學生一遍又一遍機械地朗讀,直至學生學會英文單詞的發音,這會導致學生對英文單詞缺乏應有的好奇心,使學生不愿去主動地學習知識;學生跟隨教師朗讀也只是流于表面,他們不愿深入地記憶,這不僅影響了學生的學習質量,也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只有有趣的教學方式,才能吸引小學生們,才能激起小學生們對于英語朗讀的喜愛。
(三)學生朗讀缺乏主動性
要想學好一門語言,大聲地讀出來非常重要,不要害怕讀錯和讀不懂。一部分學生只是單純照著課本讀,因為感覺比較乏味無趣,提不起精神,聲音也很弱,還有部分學生索性就不朗讀,在必須朗讀英文單詞時也是聲如蚊蚋,嚴重缺乏朗讀的信心,導致朗讀教學難以達到應有的效果
二、小學英語朗讀教學的方法
心理學研究表明,小學生的注意持續性差,興趣易變、不穩定,如果不能以趣味吸引學生,學生會在反復的訓練中感到枯燥,在朗讀面前失去信心。為此,在英語教學實踐中,要著力培養小學生英語朗讀能力,應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聽力先行
英語學習主要培養學生的四種英語基本能力,即聽、說、讀、寫。聽說在前,讀寫其后。根據克拉申的“可理解性輸入假說”,如果要使學習者習得語言規則,應該讓語言輸入稍高于學習者的現有水平。所以在小學生的朗讀訓練過程中,聽是訓練朗讀的第一個步驟,在不斷的、的聽覺刺激的作用下,學生的大腦會不自覺地建立起一套英語的聲音信號系統,為下一步的模仿、朗讀奠定基礎。在譯林版牛津教材中,每一個單元都是以精小的故事來引入、滲透詞匯和語法的教學,同時它也是最好的聽力材料。每次在新課教授之前,筆者會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和學生一起聽故事,了解故事的具體內容,感受英語語言的魅力,感受語氣的變化,為進一步朗讀做準備。同時根據故事的難易,和學生學情的不同,調整故事播放的次數,直至每個學生都能認讀生單詞、基本能夠朗讀出來。
(二)大量模仿,反復誦讀
1. 先范讀,后領讀。用錄音或教師自己進行課文的示范朗讀,為學生的朗讀樹立榜樣。錄音或教師的領讀是朗讀教學中必不可少的一種形式,是培養學生良好的朗讀習慣的關鍵。尤其教師的領讀,教師正確又優美的語音語調,使內容富有感情、富有真實感,會帶給學生更大的感染力,進而更大地激發了學生學好英語的積極性。也可以將英語朗讀較準確較大膽的學生樹為“小老師”讓其領讀。
2. 伴隨情景的朗讀,借助圖片、投影片、簡筆畫、實物等教具設備,教師邊呈現情景邊領讀,學生跟讀,不看課文。這種朗讀方式便于加強理解和記憶,容易引起學生的興趣。
3.齊聲朗讀,齊聲朗讀是學生獨立進行朗讀的自我實踐過程,它便于教師檢查和發現學生朗讀中的問題,有利于集中全班學生的注意力,還可以增加學生朗讀的機會,并鼓勵膽小怕羞的學生朗讀。
(三)開展教學活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小學階段的學生在學習時更依賴自己的喜好,興趣對他們來說尤為重要。在小學英語朗讀教學中,對英語朗讀有興趣的學生總是會樂在其中,總能主動地探索知識,從而養成良好的朗讀習慣。基于此,小學英語教師應注意多開展活動,利用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中開展活動,有效地提高教學效果。例如,在學習Animals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跟讀,了解cat,dog,elephant等單詞的發音及意義,隨后組織學生開展教學活動,為學生明確每個單詞所搭配的動作,如cat是伸懶腰,dog是伸舌頭等,要求學生明確每個單詞所代表的動作,教師帶領學生朗讀單詞,讓學生在跟隨教師朗讀的同時做出相應的動作,從而激發學生對朗讀的興趣,踴躍地參與到英文單詞的朗讀中,感受到英語朗讀的樂趣,從而培養學生英語朗讀的習慣,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
三、結語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要改變無聲學習模式,加強學生英語朗讀訓練,引導學生聲情并茂地朗讀,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各種朗讀中感受英語的語音、語調和節奏,用朗讀去感受英語的語音、語調的抑揚頓挫,陶冶情操。學生應該要進行反復的、循序漸進的練習,養成良好的朗讀習慣,持之以恒地進行朗讀訓練,用朗讀去感受單詞、句子、段落的形成與規則,會讀、愛讀、習慣讀。作為教師,我們應適當地提高朗讀教學的趣味性,培養學生對朗讀的興趣,為學生未來的發展打好基礎。
參考文獻
[1] 姜海焰.淺談小學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才智,2015(27):228.
[2] 宋順峰.小學英語教學中的“大聲朗讀”研究[J].英語畫刊(高級版),2017(02):56.
作者簡介:韋玉麗 (1984.7-) 女 廣西貴港市 大專 小學一級教師 廣西貴港市覃塘區樟木鎮李塘小學 研究方向:小學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