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力群

繪圖/《巴倫周刊》
在邁入2020年后不久,新冠肺炎疫情這只“黑天鵝”突如其來,導致全球市場劇烈震蕩。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發布的實時統計數據顯示,截至北京時間4月10日上午6時左右,全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累計超過158萬例,累計死亡近9.5萬例。在中國基本控制住境內疫情、目前重點防范境外疫情輸入之際,全球防控形勢依然不容樂觀。
受疫情影響,3月美國股市罕見地在兩周內四次“熔斷”,恐慌性拋售橫掃市場。不過,科技、制造、航空、零售和生物技術五大板塊,有的受重創,有的體現防御性,有的則相對收益,它們也各自展現出不同的投資機會。
由于多數人在疫情期間更多地選擇待在家中,視頻游戲、流媒體直播和社交網絡等網上娛樂活動非常火爆,一些相關行業實際上可能會因疫情受益。
在疫情擾亂市場之際,網絡游戲可能是最大的受益者。野村證券(Nomura)分析師史家龍指出,今年1月以來,中國大多數已經推出的熱門游戲都出現了游戲時間和游戲內置購買量的激增,游戲運營商發布的新內容進一步推動了這股趨勢。
史家龍在研報中稱,舉例來說,騰訊(0700.香港)出品的《王者榮耀》在春節前后高峰期的日活躍用戶超過1億,在排行榜上遙遙領先,一般而言日活躍用戶在6000萬到7000萬之間。由于多數中國大學還沒有開學,因此這種勢頭可能會持續。大學生是網絡游戲和手機游戲的主要用戶群體之一。
史家龍寫道,在中國互聯網股中,擁有大量網絡游戲業務的騰訊和網易(NTES)可能是這股趨勢下理想的投資對象。
疫情在中國以外地區蔓延后,各國政府鼓勵人們待在家里減少聚集,一些歐美網絡游戲運營商也顯然受益。Cowen分析師道格·克羅伊茨(Doug Creutz)稱,如果疫情引發經濟衰退,那么網絡游戲股的抗衰退能力會更加突出。
他在研報中稱,“雖然所有股票跟隨近期股市的跌勢而下跌,但一些公司基本面受到的影響要比其他公司小。我們認為,未來12個月網絡游戲行業的業務不會受到太大影響,因此在當前動蕩的市場環境下,該板塊是一個合理的選擇。”
克羅伊茨的首選股依次是Zynga (ZNGA)、電子藝界(EA)、Glu Mobile (GLUU)和Take-Two Interactive Software (TTWO)。他對動視暴雪(ATVI)和育碧(UBI)的評級為“與大盤持平”。
他寫道,“同樣值得注意的是,網絡游戲公司的現金通常非常充裕,而且幾乎沒有負債。因此,如果經濟衰退確實給金融系統帶來壓力,那么網絡游戲行業應該不會受到流動性問題的困擾。”
人們開始居家隔離后,一些提供遠程辦公服務的公司受到投資者關注,其中視頻會議供應商Zoom (ZM)的表現非常搶眼。截至4月7日,該股今年已經累計上漲了66.83%。摩根大通分析師斯特林·奧蒂(Sterling Auty)認為,Zoom的使用量增加主要是因為到目前為止其服務是免費的,未來新用戶有可能從免費用戶轉為付費用戶。在當下這種不確定性時期,減少差旅和遠程辦公有可能改變企業的工作文化,Zoom可能會成為這種結構性改革的最大受益者。
在電子商務領域,自疫情暴發以來,消費者對大多數非必需消費品的需求大幅下降,而消費必需品的需求依然堅挺,這一點并不令人意外。但史家龍指出,雜貨類消費品在電子商務領域的滲透率一直處于最低水平,疫情原本應該能夠幫助大量雜貨類消費品企業在無需推出營銷活動和優惠券的情況下獲得新的網絡客戶。
中國電商平臺京東(JD)在這次疫情中顯示出巨大優勢,摩根大通將其稱為“疫情中表現最好的電商平臺”。京東官方消息稱,疫情期間京東照常向全國消費者供應了1.2億件、超過16萬噸的生活用品。相比之下,其他電商平臺因工廠停工、快遞停運等問題飽受困擾。花旗(Citi)互聯網板塊分析師艾麗西亞·雅普(Alicia Yap)認為,此次疫情可能會加速京東在二三線城市的網絡滲透,而京東的模式可能更有利于該公司在這些市場獲得份額。
另一家中國電商平臺阿里巴巴(BABA)此前稱,預計其傭金收入同比可能下降,首席財務官武衛曾在財報電話會上表示,2020年第一季度“不排除較大幅度的放緩”,“雖然對商品和服務的需求仍然存在,但由于春節假期后復工和返校被推遲,生產受到了影響。”其首席執行官張勇稱當前財季的整體收入增長將受到負面影響,且疫情“在短期內對阿里巴巴的整個業務都構成挑戰”。
京東和阿里巴巴的運營模式不同,京東除了提供第三方平臺之外,還有自己的自營商品,更重要的是京東有自己的物流業務。花旗的雅普認為京東的定位更好。京東擁有自己的物流業務,和依賴第三方物流公司的競爭對手相比,更不容易遇到瓶頸。
由于疫情期間人群聚集(包括工作場所)受到限制,人們和企業不得不去了解使用新的網絡技術和應用程序,也有了更多理由把自己的業務遷移到云上。這或許對阿里巴巴旗下的阿里云(AliCloud)等中國云運營商構成利好。
美國電商巨頭亞馬遜(AMZN)的股價也經受住了近期股市的暴跌,今年迄今為止仍小幅上漲。消費者開始在家隔離后,網上購物需求激增。摩根大通分析師道格·安姆斯(Doug Anmuth)在研報中寫道,“亞馬遜成為了食品、清潔用品和其他基本家居用品的重要來源,因為實體店都關門了,人們也減少了外出。”
亞馬遜計劃為其物流中心和配送網絡再招聘10萬名員工。安姆斯認為,該公司有能力度過危機,屆時其在電商和零售業的市場份額將擴大。此外,Amazon Web Services依然是領先的云計算運營商。
Canaccord Genuity分析師理查德·戴維斯(Richard Davis)認為,在今年前兩個季度的糟糕市況過去后,下半年科技行業可能會出現一波整合。亞馬遜、微軟(MSFT)、Alphabet (GOOGL)、甲骨文(ORCL)、Adobe (ADBE)和Salesforce.com (CRM)等大公司可能會開始尋找便宜的收購對象。潛在收購對象可能包括Service Now (NOW)、Atlassian (TEAM)、Slack、Dropbox (DBX)、Avlara (AVLR)、Twilio (TWLO)、Okta、Elastic (ESTC)、HubSpot (HUB)、Zendesk (ZEN)、Smartsheet (SMAR)和 Sprout Social (SPT)。

繪圖/《巴倫周刊》
工業和制造業對經濟形勢的變化往往更為敏感,因此隨著疫情引發的擔憂加劇,該板塊受到的沖擊比大盤更為嚴重。交易所交易基金Industrial Select Sector SPDR (XLI)今年截至4月9日下跌了23.84%,比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和標準普爾500指數的同期跌幅高出大約7個百分點。
隨著復工復產陸續推進,中國國內制造業已經出現回升勢頭。中國國家統計局最新公布的3月份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為52.0,較2月份大幅回升16.3個百分點。
與此同時,美國供應管理學會(ISM) 4月1日公布的數據顯示,受疫情沖擊,3月份美國制造業活動陷入萎縮,制造業PMI從2月份的50.1降至49.1,再度進入萎縮區間。疫情造成的生產中斷導致工廠新訂單降至11年低點,進一步引發了有關經濟陷入衰退的擔憂。制造業占美國經濟的比重為11%。
作為美國制造業的典范,因737 MAX停飛而陷入困境的波音公司(BA)面臨的挑戰尤為突出。雖然美國政府近期推出的救助方案一度給波音帶來提振,但今年截至4月7日,波音股價依然累計下跌了56.5%。該公司正在尋求獲得600億美元的聯邦救助資金。
瑞銀(UBS)分析師邁爾斯·沃爾頓(Myles Walton)估計,救助金可以幫助波音渡過六個月的難關。他估計,波音的商用飛機部門每月要消耗40億美元現金,可能需要250億美元來支付制造成本,直到訂單恢復、買家重新開始付款。
分析師目前對波音及其供應商可能出現的現金短缺問題感到擔憂。Vertical Research Partners分析師羅伯特·斯托拉德(Robert Stallard)稱,“在進入航空業此輪下行周期之前,波音就已經在737 MAX問題上受到打擊,現在開始有人質疑該公司能否生存下去,波音現在正面臨著全球航空業尚未經歷過的最大的危機。”
雖然波音不一定會耗盡現金(如果形勢繼續惡化,該公司有可能成為首批接受美國政府財政救助的大公司之一),但救助計劃可能幫不到波音的投資者。斯托拉德稱,救助條款可能會令波音“債臺高筑,失去競爭力”。
波音的資產負債和流動性現在成為投資者的關注焦點,投資者擔心該公司的債務不斷增加、信用前景不斷惡化。3月16日,標普全球(S&P Global)把波音的信用評級下調至BBB,并列入了負面觀察名單。標普全球預計,2020年波音的現金可能會減少110億美元到120億美元。惠譽評級(Fitch)之前也把波音列入了負面觀察名單。惠譽指出,2019年波音的債務幾乎翻了一番,達到273億美元,今年可能達到400多億美元的峰值,部分原因是要為收購巴西航空工業公司(Embraer)商業航空業務的交易融資。
如果波音獲得救助,代價可能會很高。一攬子方案可能包括限制派息和股票回購、薪酬受限制、勞動力控制以及更多的政府監管,其中可能包括壓力測試。波音去年支付了46億美元的股息,但現在看來這樣的派息是不可持續的。
相比之下,疫情引發的股市拋盤可能給特斯拉(TSLA)的投資者帶來了機會。雖然特斯拉的股價也因疫情遭到重創,從之前的900多美元回落至400多美元,但一些分析師認為特斯拉近期不會受到流動性問題的困擾,該公司也有能力保持自己在電動車領域的領先地位。
雖然特斯拉從3月25日開始暫停了在美國的汽車生產,但特斯拉上海工廠在復工后產能已經超過了疫情前的水平。目前,特斯拉上海工廠主要生產的車型為入門款的特斯拉Model 3,預計2021年開始生產國產版Model Y車型。有業內人士表示,隨著特斯拉在中國產能的提升,將緩解其美國工廠停產對中國國內零部件企業的沖擊。
投行Baird分析師本·卡洛(Ben Kallo)在3月20日發布的研報中稱,特斯拉近期不會受到已經給很多行業帶來打擊的流動性問題的影響。卡洛認為,特斯拉擁有約86億美元現金,該公司可以在汽車銷量為零的情況下維持整整兩個季度。卡洛表示,更重要的是,在停產期間,支持電動車和能源業務的基本業務將繼續進行。
特斯拉發布的2020年第一季度交付報告顯示,當季該公司全部下屬公司共生產了近10.3萬輛電動車,交付了約8.84萬輛。這是特斯拉有史以來最好的第一季度表現。
華爾街分析師對特斯拉的看法一直都存在分歧。看好該公司的人認為特斯拉在電動車銷售和技術方面的領先地位帶來了一個可持續的競爭優勢。但特斯拉極高的市盈率也一直引來質疑。分析師對特斯拉設置的目標價就體現了這種分歧,摩根大通給出的目標價是240美元,而JMP Securites給出的目標價是1060美元。
在近期下跌后,現在該股低于分析師給出的515美元的平均目標價。雖然疫情帶來的不確定性還會繼續導致特斯拉大幅波動,但現在也許是買入該股的最好時機。
航空業是全球經濟增長的支柱,為全球貿易和旅游提供便利。由于疫情嚴峻,多國限制旅行的措施令航空公司陷入困頓。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3月24日稱,由于各國之間逐漸關閉邊境以及出臺飛行禁令,全球航空公司今年可能虧損2520億美元,超過全年預計旅客總收益的四成。
該協會4月1日發布的分析報告顯示,今年第二季度全球航空公司的現金流支出將高達610億美元,季度凈虧損預計為390億美元。如果嚴格的旅行限制持續三個月,那么2020年航空業的全年需求將同比下降38%,全年客運收入將大幅減少2520億美元,其中第二季度需求降幅為全年最大,達到71%。
該協會之前還評估,2020年亞太地區航空公司或將損失278億美元的收入,其中大部分損失來自中國航空公司,中國國內客運市場的損失或將達128億美元。

注:數據截至2020年4月7日。資料來源:《華爾街日報》 制表:宋麗雯

注:數據截至2020年4月7日。資料來源:《華爾街日報》 制表:宋麗雯

注:數據截至2020年4月7日;*單位為人民幣;**單位為歐元。資料來源:《華爾街日報》 制表:宋麗雯
中國政府在2月和3月間出臺了五方面十六項政策援助國內航空公司,除了通過減免費用方式等幫助航空公司保存現金,還為航空公司提供了現金補助。但和快消、教育行業在疫情后會有一波報復性的反彈有不同,航空行業的恢復會較慢。參照SARS疫情后的情況,即使政府出臺了一系列的補助手段和鼓勵政策,但旅游業并未出現預期中的井噴式增長。SARS對行業的影響持續了近一年才逐漸消退。
隨著國外疫情形勢的加劇,中國加強了境外輸入疫情防控。3月26日民航局發布了《關于疫情防控期間繼續調減國際客運航班量的通知》。《通知》要求,以民航局3月12日政府網站發布的“國際航班信息發布(第5期)”為基準,國內每家航空公司經營至任一國家的航線只能保留1條,且每條航線每周運營班次不得超過1班;外國每家航空公司經營至我國的航線只能保留1條。
根據這一措施,每周航班量將下降到130班左右。同時,為防止機上旅客過于密集,民航局還要求各中外航空公司需保證抵離中國的航班客座率不得高于75%。經測算,每天通過航空入境的旅客人數將由目前的2.5萬人降到5000人左右。
對中國市場敞口較大的國際航空公司受到很大打擊。由于需求下降,美國航空(AAL)和美國聯合航空(UAL)在2月初暫停了飛往香港的航班,在此之前兩家航空公司已經暫停了飛往中國內地的航班。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稱,75%的航空公司的現金不足以負擔未來三個月不可避免的固定成本開支,全球政府最多需要為航空業提供2000億美元的“救助金”。
《巴倫周刊》在3月21日的文章中報道稱,美國10家大型客運和貨運航空公司的負責人寫信給國會要求獲得290億美元的撥款,以便這些公司能夠繼續向75萬名員工支付工資直到8月份。這些航空公司稱,如果政府不立即提供援助,它們將開始裁員。
為了遏制不斷發展的國內疫情形勢,美國參議院在當地時間3月25日凌晨通過了2萬億美元的新刺激計劃。這項刺激計劃包括為含交通在內的其他“國內優先”項目提供2000億美元資金。同時,將為美國航空業提供額外的250億美元的援助資金,以及為航空貨運物流行業提供額外40億美元的援救資金。
在投資者希望救助計劃能夠幫助航空公司免于破產之際,航空股3月23日至27日一周有所反彈。但旅游業依然面臨著前所未有的需求沖擊,一些分析師警告稱,如果旅游業不能很快復蘇,航空股可能會進一步下跌。事實上,這種拋售可能已經開始了。

注:數據截至2020年4月7日;*單位為歐元。資料來源:《華爾街日報》 制表:宋麗雯
截至4月9日,美國三大航空公司達美航空、聯合航空和美國航空的股價已經累計下跌了55%以上。
投行Stifel分析師約瑟夫·德納爾迪(Joseph Denardi)在4月1日發布研報中稱,“航空股的看跌情境正在顯現。”他寫道,由于航空公司尋求避免流動性緊縮,今年夏季的航空旅行可能會暫停。
德納爾迪認為,在主要航空公司中,美國航空的融資需求可能最為迫切。雖然該公司自今年2月以來已經籌集了25億美元,但德納爾迪估計,美國航空需要45億至65億美元的融資才能維持流動性。和2019年相比,第二季度美國航空的客運量可能下降90%,第三季度可能下降55%,第四季度可能下降30%。如果情況進一步惡化、旅行不會很快恢復的話,他認為美國航空需要75億到95億美元的額外資金。
分析人士預計,雖然航空客運量恢復的時間越來越不明朗,但最終會出現反彈。然而屆時航空業的規模可能會下降,定期航班和航空公司數量會減少。
德納爾迪認為,在這種情形下,達美航空或許能在長期內具備優勢,因為該公司在財務實力和航線方面的狀況都是最好的公司之一(僅次于西南航空)。
他還認為,美國航空最后很可能會變成一家運力和航線都較少的小型航空公司。這對西南航空、Allegiant和Spirit Airlines (SAVE)等對美國航空航線敞口較大的公司構成利好。與此同時,由于阿拉斯加航空的主要業務集中在美國西海岸,因此一旦科技行業開始回升,該公司有望獲得提振。
這些假設的前提都是航空公司能夠維持運營。由于疫情形勢存在不確定性,目前還不清楚短期內會發生什么。伯恩斯坦(Bernstein)分析師大衛·弗農(David Vernon)估計,美國航空和聯合航空在現有流動性水平下可以撐過兩個月,而達美航空和西南航空可以分別撐過五個月和八個月。
當感染人數達到頂峰并在接下來幾個月開始減少時,各國可能會放松出行限制,但短期內航空業前景看起來非常黯淡。弗農告訴《巴倫周刊》,“航空業肯定會存活下來,但不排除一些航空公司在這次重創中破產的可能。”一部分航空公司的資產負債狀況和業務都比較好,能夠經受住打擊并存活下來,而另一部分則可能受到威脅。

注:數據截至2020年4月7日。資料來源:《華爾街日報》制表:宋麗雯
在疫情相關擔憂導致股市暴跌之際,一些生物技術股逆市上揚,投資者希望這類公司能夠研制出抗擊病毒的藥物。但這并不適用于整個生物技術行業。受疫情影響,臨床試驗和監管審查可能會放緩,新藥的發布可能會推遲。
雖然臨床試驗中斷可能還不是疫情造成的最緊迫的問題,但這可能發展成為制藥行業長期面臨的一個嚴重問題,因為制藥行業要靠臨床試驗把新藥推向市場,這一切都取決于疫情的發展形勢和制藥公司能否減輕疫情帶來的沖擊。
伯恩斯坦分析師羅尼·加爾(Ronny Gal)稱,“這是否會演變為一個制藥公司無法解決的問題,大約三個月后會見分曉。”
制藥公司正在美國和世界其他地方開展上千項臨床試驗,大多數試驗都要求受試者去醫院或診所定期服藥和回訪。一些醫地方的療服務受到了疫情造成的沉重壓力,還有一些病人擔心去醫院會被感染,在這些地方一個令人擔憂的問題是病人可能不再繼續參與試驗。
這種情況在中國就已經發生了。Iqvia Holdings (IQV)首席執行官艾瑞·布斯比布(Ari Bousbib)在2月中旬召開的財報電話會議上透露,中國一些地方的受試者已經出現了不再參與試驗的情況。“之前參加試驗的病人沒有再去醫院。”布斯比布說,他預計公司第一季度收入將因此減少2500萬美元。中國生物技術公司百濟神州(BGNE)在3月2日提交的文件中稱,疫情可能導致患者難以登記參加該公司的臨床試驗。
總部位于紐約的專門從事生命科學投資的對沖基金Casdin Capital的創始人兼首席投資官伊萊·卡斯丁(Eli Casdin)稱,在此次疫情暴發之前就對中國的生物技術公司抱有濃厚興趣。他稱,這場危機加速了中國在這一領域的努力,尤其是在外包研發和制造方面。該基金持有藥明生物(2269.HK)和藥明康德的股票。其中藥明生物在全球生物制品外包市場中占有5%的份額,在中國內地占有78%的份額。
加拿大皇家銀行資本市場(RBC Capital Markets)認為,制藥公司Regeneron Pharmaceuticals (REGN)、吉利德(GILD)和Inovio Pharmaceuticals (INO)正在研究新冠病毒的療法,如果療法被證明有效,那么可以為這些公司帶來銷售額。但是,疫情可能會推遲其他公司推出新產品的時間,這樣的公司包括Intercept Pharmaceuticals (ICPT)、Sarepta Therapeutics(SRPT)和Sage Therapeutics (SAGE),這些公司的臨床試驗和接受政府監管機構審查的時間可能會被推遲。
加拿大皇家銀行資本市場警告稱,疫情帶來的另一個潛在后果可能是監管審查進度放緩。生物科技公司與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的會議可能被取消,員工和監管機構人員都待在家里隔離。該機構稱,Intercept Pharma計劃在4月份和FDA召開一次重要的會議,Sarepta和Sage目前正在和FDA一起處理一些很復雜的問題。加拿大皇家銀行資本市場的分析師們認為,這些公司能夠完成這些工作,但新產品的推出可能面臨延期。
杰富瑞(Jefferies)分析師邁克爾·伊(Michael Yee)認為,手頭擁有大量現金的中小型生物技術公司可以為投資者提供避風港的作用。伊特別指出了四只規模較小的生物科技股,其中包括Cymapay Therapeutics (CBAY),這家生物科技公司的市值為1.22億美元,坐擁2.19億美元的現金;荷蘭生物科技公司Infarx (IFRX)的市值為1.07億美元,坐擁1.49億美元的現金。Five Prime Therapeutics (FPRX)和Sierra Oncology (SRRA)的市值分別為1.27億美元和1.32億美元,現金額分別為1.58億美元和1.48億美元。
伊稱,這類中小型生物技術公司具有防御性,由于手頭有充足的現金,它們在市況不佳時不需要籌集資金。
他還在研報中寫道,在大型生物技術公司中,吉利德的藥物瑞德西韋(remdesivir)引起了投資者的極大興趣,這種藥物被認為是開發中最有前途的治療新冠肺炎的藥物。
“吉利德將在4月份公布在中國進行的兩項雷德西韋研究第三階段的初步數據,摘要該藥物被證明有效,吉利德或可平復市場的緊張情緒,其他生物技術股也可能因此受益。”伊稱。
此次疫情一度帶動吉利徳的股價在短時間內大幅上漲。花旗集團(Citi Group)分析師莫希特·班薩爾(Mohit Bansal)指出,吉利徳當前在新冠病毒治療方面處于領先地位,但產品進入市場可能要花費數月時間;瑞德西韋也可能會為其帶來機會,因為通常政府會儲備采購此類藥物以防意外。市場擔心的一個問題是,這種帶動效應可能難以持續。首先,瑞德西韋獲批上市尚需時日,加之批量生產、運輸等耗時,真正價值顯現或在2020年5月以后。其次,即便是遭遇特殊情況而強行上市,對于疫情這種一次性、區域化的疾病治療,也較難產生巨大而持續的銷售收入。而且在疫情壓力下,瑞德西韋的定價還可能會被壓低。
除了吉利德,還有一些生物技術公司也在積極研制疫苗。Inovio希望從4月份開始對疫苗進行測試,加拿大皇家銀行資本市場分析師格雷格·倫薩(Greg Renza)給予其“跑贏大盤”的評級。Regeneron正在和美國政府合作開發一種基于抗體的療法,該療法可能在8月份進入臨床試驗階段。加拿大皇家銀行資本市場分析師凱南·麥凱(Kennen MacKay)給予該股“與大盤一致”的評級。
無論疫情接下來會給整個股市造成多大的破壞,加拿大皇家銀行資本市場的分析師們預計投資者都會買入這些研發抗病毒藥物的公司作為防御。
受疫情影響,零售商面臨關閉門店和銷售額大幅下滑的局面,J.C. Penny (JCP)、梅西百貨(M)、Gap (GPS)和科爾士(KSS)等美國零售業巨頭紛紛宣布臨時裁減大量員工。
J.C. Penney在4月2日裁減了該公司門店的大部分小時工,從4月5日開始裁減按月發放工資的員工。該公司在全球擁有大約9.5萬名員工。
梅西百貨從始于3月30的一周開始暫時裁減該公司約12.5萬名員工中的大多數員工,這一舉措至少將持續到5月。
擁有Gap、Banana Republic、Old Navy、Athletta、Intermix、Hill City、Janie和Jack等品牌的Gap宣布暫停美國和加拿大大部分門店的營業。該公司的員工總數約為12.9萬人。據《華爾街日報》報道,Gap的這一舉措涉及大約8萬人。
科爾士延長了門店關閉的時間,目前還沒有透露何時會重新營業,該公司還將暫時裁減門店及門店分銷中心的合伙人,此外還包括部分公司合伙人。2019年該公司的合伙人數量平均為12.2萬人,這個數字在每年的不同時期都會有所變化。
零售業工人占美國勞動力很大一部分。美國勞工統計局(U.S. Bureau of Labor) 2月份的初步數據顯示,經季節性因素調整后,零售業的雇員數量為1570萬人,約占勞動市場所有雇員的9.8%。
美國勞工部(Labor Department) 3月23日公布的數據顯示,經過季節性因素調整后,截至3月21日的一周美國首次申請失業救濟的人數為328萬人,大幅高于此前接受彭博(Bloomberg)調查的經濟學家預計的164萬人,也大幅高于1982年10月創下的69.5萬人的前紀錄。
一些經濟學家警告稱,在政府官員控制疫情傳播之際,外出人數大幅減少,餐館、酒吧、商店和其他場所的客流量急劇下降,因此申請失業救濟的人數最高可能會達到400萬。
在中國內地開設超過4200家門店的星巴克(SBUX)在疫情暴發后一度關閉了半數以上的門店,該公司在3月5日發布的新聞稿中稱,“在中國的業務正在顯示出早期回升跡象,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明顯跡象表明疫情給公司的美國業務造成了影響,公司2020財年第一季度美國業務的收入約占總收入的65%。”
隨著疫情造成的破壞波及整個經濟,投資者越來越擔心經濟陷入衰退的問題。預計消費者支出將大幅下降,而零售商則不得不為此買單。
但一些零售商的處境可能沒有其他零售商那么糟糕。投行Cowen分析師奧利佛·陳(Oliver Chen)從基本面、估值和過去表現三個方面對該機構給予“跑贏大盤”的13只零售股進行了評估,從而判斷哪些股票最有可能成為贏家。
考慮到信貸市場前景的不確定性,陳認為資產負債狀況良好(以較低的財務杠桿和固定成本來衡量)的公司有望脫穎而出。在他研究分析的股票中,電商平臺Revolve Group (RVLV)、箱包和手提包銷售商Vera Bradley (VRA)及零售商好市多(COST)的債務水平相對于利息、稅項、折舊和攤銷前收益而言最低。
雖然Grocery Outlet Holding (GO)和Planet Fitness (PLNT)的杠桿率相對較高,但陳指出,這兩家公司的經營模式與傳統零售商不同,它們通常能產生更高的現金流,更容易應對可能出現的經濟衰退。
如果收入下降,那么固定成本(如租金、房產折舊和利息支出)較低的公司也會有良好表現。根據陳的分析,好市多、沃爾瑪(WMT)和Revolve的固定成本最低,而Planet Fitness、路威酩軒(MC.法國)和Farfetch (FTCH)的固定成本相對較高,如果收入大幅萎縮,它們的收益可能會受到嚴重的侵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