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哲
【摘要】近年來,基于建筑效率、勞動力、環境、環境保護、內部結構與主體結構同步的優勢,裝配式建筑開始有著逐漸向現代建筑發展的趨勢。裝配式建筑施工速度快,節約資源,提高建筑質量,降低施工強度等優點使得越來越受歡迎。本文分析了國內外裝配式建筑的現狀和發展,分析了裝配式建筑的施工質量問題和控制方法,分析了裝配式建筑的特點,分析了裝配式建筑的現狀,以及裝配式建筑的發展。提出了措施和實施,希望對建筑設計和建筑做出一定的貢獻。
【關鍵詞】裝配式建筑;應用現狀;施工質量控制
為了有效緩解我國人口紅利逆轉、資源日益緊缺、成本持續上升、生態環境日趨惡化的不良現象,建筑工業化背景下的裝配式建筑應運而生。裝配式建筑的出現也是人口增長對于住房需求提升的體現,現在的住房不僅要求要有足夠的舒適度,還要保證盡量減少建筑垃圾。與傳統的現澆模式相比較,裝配式建筑具有節約勞動力、保護環境、裝修與主體結構同步、提高建造效率、保證質量等優勢,逐漸成為當前建筑業的發展的新趨勢的發展的新趨勢。
1、裝配式建筑在國內外的應用現狀
1.1裝配式建筑在國外的應用現狀
在國外,法國、美國、日本等國家對裝配式建筑的結構設計、施工技術和施工過程控制進行了系統的研究,制定了建筑結構設計規范、施工技術手冊,以及施工過程管理手冊。更主要的是這些國家對裝配式建筑都有自己獨到的理解,比如說美國不僅在建筑建設的發展上安全可靠,而且對個性、舒適性的發展也提出了要求,不僅如此,還因為他們在發展方向上不同于其他國家的集會,獨立的風景線形成了自己的建筑風格。對于德國來說,通過裝配式建筑的發展,已將自身發展成為世界上建筑消費最快的國家。這個國家的裝配式建筑特點具有裝配率高,耐久性高,標準化程度高,具有節能隔熱的優越性。另一方面,由于瑞典對總裝樓施工生產標準化程度高,形成了對總裝樓型號的規范,提高了規范市場,提高了總裝樓標準施工標準,主要維護了市場秩序,市場能夠更加穩定地發展。而日本則發展了建設程度高的高層建筑,并以立法的形式保證了裝配式建筑中混凝土零部件的質量,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標準規范,提高了日本裝配式建筑的發展速度。
1.2裝配式建筑在國內的應用現狀
我國裝配式建筑起源于 20世紀50年代,在建國初期,我國借鑒蘇聯的工業化的建筑模式,并建造了一些裝配式建筑項目,當時主要應用的是裝配式大板結構,但由于經濟技術相對落后,早期的裝配式建筑發展緩慢且技術較落后。目前,裝配式建筑雖然在民用住宅、工業廠房、地鐵、橋梁隧道等多個建筑領域有所應用,但因我國不同地區推出不同的政策,難以發揮出裝配式建筑的應有優勢,給建筑的質量帶來不良影響,且增加了建筑物的建設成本。另一方面,部分設計人員認為裝配式建筑成本較高,忽略了與傳統建筑結構成本的對比,故顯得較不科學。同時還存在著產業資源整合不夠,缺乏行業標準體系,以及缺乏專業的設計人才,技術較為落后。企業應重視建筑設計人員的技能培訓,提高設計人員的綜合素質,加大產業資源整合和資源配置優化,加大產業資源整合和資源配置優化,以推進裝配式建筑的持續發展。
2、裝配式建筑的施工質量控制方法
2.1鋼筋套筒灌漿
鋼筋套管漿體連接構件在裝配式建筑鋼筋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這表明該技術也逐漸成熟。但在實際施工過程中,樓板對建筑物的物理結構和實際尺寸有各種限制,有時候由于突發狀況與理論上所得出的結論不符,因此很難做一套符合實際需求的產品。通過鋼筋套筒灌漿技術,可以將生產產業化、運輸懸掛機械化、供水專業化,非常適合裝配式建筑高效環保的發展。裝配樓墻板與墻板的連接主要采用鋼筋套筒泥漿連接和插入式鋼推力連接的連接方式,在裝配式建筑中,加強套筒泥漿連接構件是裝配結構縱向連接的主要方式之一。由于管道中的空間盡可能小于常規預應力管道的壁厚,因此無法使用常規檢測方法確定承口內灌溉材料的密度。目前,總裝式縱向連接件標準及時出臺,設計、施工、生產、安裝各階段規范化,加強了裝配樓鋼筋保護層鋼筋連接部位施工全過程的質量控制,保證了裝配樓豎向連接的核心技術。但根據目前裝配樓的發展結果來看,對于加強套管灌水連接件的質量控制方面仍有許多工作要做。建筑公司必須訂購和訂購符合實際需要的鋼筋保護層。除了尺寸上的差異,還可以通過物理結構改進結構對裝配式建筑進行合理提升。
2.2先進技術手段的應用
高端科技水平在裝配式建筑中普遍存在,許多建筑對科技的依賴性非常大。事實上,建筑本身的完善就是一個全生命周期不斷安排的管理過程,它延伸到建筑設計、電機內部、構件生產過程等各個階段。通過有效和合理地結合科學和裝配公式,使得勞動效率大幅度提高,對于建筑方面產生極大的效果。例如,在組裝施工的零部件生產過程中,零部件生產部門根據施工的實際需要,準確掌握圖紙和勞動力情況,有效控制每個生產周期。政府必須鼓勵發展造價建筑,鼓勵企業積極開發成套建筑技術,并申請研究開發設計成果。在裝配式施工的整個施工過程中,施工單位明確了各工段的執行標準,監理管理工段加強了對施工質量的有效監督,充分展示了監理管理工段的業績,加強各部門之間的溝通,統一施工質量。同時要抓住施工過程中的每個關鍵點和節點,把好施工標牌,注意施工人員的安全,并且確保裝配樓的質量要求符合標準要求。通過應用先進技術手段來分析項目的地理位置、氣候、人文特征,開發成熟的技術并加以推廣,將裝配式建筑與信息技術相結合,不斷提高裝配式建筑設計水平,并進行集成、優化、保存等過程優化,整個生命周期的施工實現了建筑的施工效率,大大增加了建筑施工成本,提高了施工質量,對國家產生巨大的經濟效應和社會效應。
結語:
裝配式建筑減緩城市垃圾負擔帶來非常大的影響,也為對建筑要求比較嚴格的人群提供了最優化的建筑。在建筑工程中,節能技術的應用,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我國人口基數大而帶來的資源短缺問題,與此同時在裝配式建筑設計過程中,應挖掘裝配式建筑的地域文化,合理選擇裝配式建筑結構,同時政府要加強裝配式建筑的研發設計投入、推行相關政策給予相應的支持,實現裝配式建筑的轉型升級,促進建筑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葉凱.裝配式建筑的應用現狀及施工質量控制[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8(12):151-152.
[2]劉志豪.基于沖擊回波法灌漿套筒缺陷檢測[D].合肥:安徽建筑大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