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克
【摘要】隨著互聯網信息時代的到來,同一信息同時以傳統媒體和新媒體形式傳播成為可能,新媒體打破了傳播介質和傳播渠道的壁壘,給傳統媒體帶來了巨大沖擊,而傳統媒體中的紙媒體現的尤為明顯,傳統紙媒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機。為此,筆者針對新時代傳播背景下傳統紙媒的發展現狀進行分析,總結出當前傳統紙媒遭遇的困境和難題,并提出了相應的突圍對策。
【關鍵詞】新時代傳播? 傳統紙媒? 問題? 突圍對策
引言: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和普及,與互聯網相關的各類產業也迎來了新的發展。在這一背景下,傳統媒介環境和受眾閱讀習慣也隨之悄然變化。互聯網信息時代的到來,使得同一信息同時以傳統媒體,如雜志、報紙、廣播等和新媒體,如手機、電腦、kindle等的傳播成為可能,微信、微博、客戶端等也滿足了現代社會人們碎片化時間的淺閱讀需求。在新時代傳播背景下,新媒體打破了傳播介質和傳播渠道的壁壘,給傳統紙媒帶來巨大沖擊,傳統紙媒經營慘淡、相繼停刊。由此可見,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給傳統紙媒的經營和發展帶來了巨大挑戰。
一、新時代傳播背景下傳統紙媒存在的必要性
在新時代傳播背景下,數字閱讀在帶給人們便捷的同時,也有其自身難以克服的缺點。數字閱讀是碎片化閱讀,是跳躍式閱讀,也是淺閱讀,無法替代傳統紙媒給讀者帶來的深度思考和直觀感受。在數字化閱讀中,人們的注意力常常是分散的,難以靜下心來進行思考,也難以形成邏輯和系統,這對于研究學問和深度閱讀都會產生障礙,人們很難將閱讀的內容內化成為自身的能力和知識。而想要進行知識的汲取,提升自身的能力和修養,進行高層次的科學研究,就需要有系統的、深層次的、可參與思考的閱讀才可以,這一點只有充分使用傳統紙媒的直觀功能才能實現。傳統紙媒在權威性、公信力、領域的專業性和內容報道上具有絕對優勢,且兼具可收藏存檔的功能。因此,在新時代傳播背景下,傳統紙媒有其存在的必要性。
二、新時代傳播背景下傳統紙媒面臨的問題
在新時代傳播背景下,傳統紙媒受到了來自新媒體的巨大沖擊,發展面臨著多方面的問題,究其原因主要表現在以下六個方面:
(一)傳統紙媒的時效性差
新媒體具有很強的時效性,同時新媒體的便利性也提升了其時效性,一個事件往往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能從客戶端傳播到新媒體上,且得到廣泛傳播。與新媒體相比,傳統紙媒由于受到編輯流程、出版周期和發行渠道等因素影響,導致讀者接收到的信息具有一定的滯后性,時效性存在較大差距。
(二)傳統紙媒的互動性弱
新媒體具有較強的互動性,傳播者利用新媒體發布的信息,受眾不僅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獲取到,而且能夠針對這些信息及時發表自己的看法,實時和作者以及其他用戶進行交流互動,傳播者則可以實時地根據受眾的反饋進行后續的報道。傳統紙媒和新媒體相比互動性較弱,由于受到出版周期和版面的影響,傳統紙媒的信息往往是以單向的方式傳播給受眾的,受眾往往只能被動接受,并不能快速有效地與傳播者建立聯系。
(三)傳統紙媒傳播的內容有限
在進行社會事件報道的過程中,由于新媒體能夠實現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多種形式的報道,不受篇幅限制,能夠負載較大的信息量,且傳播速度較快,使受眾能夠在第一時間多視角地了解事件經過。而傳統紙媒的傳播內容由于受到其自身版面和篇幅的限制,只能在有限的版面空間內進行敘述和解讀,這就導致其傳播的內容受到限制。
(四)傳統紙媒的傳播范圍有限
與新媒體相比,傳統紙媒的傳播范圍比較有限,雖然很多傳統紙媒都是以全國作為發行對象,但通常大多數紙媒的傳播范圍都具有地域性的特點。以傳統的都市報、日晚報來看,其發行范圍都是某一地域,很難在全國范圍內發行和銷售。而新媒體的傳播范圍則不受地理地域制約,只要有網絡覆蓋的地方,受眾就可以隨時隨地地獲取信息,甚至可以實現向全世界傳播。
(五)人才資源的短缺與流失
在新媒體出現之前,紙媒從業者發展空間大,工作和收入也相對穩定。但隨著傳播大環境的變化,尤其是受到來自新媒體的全方位沖擊后,傳統紙媒已風光不再。新媒體給媒體人才提供了更廣闊的施展空間,提供了更廣泛的收入來源渠道,且工作時間相對靈活,對媒體人才具有很大的吸引力。這就導致了傳統紙媒人才大量跳槽轉型,相關專業的畢業生也很少有人愿意選擇從事傳統紙媒行業。由于各種各樣條件的制約,使得傳統紙媒失去了原本的人才優勢,這必然會降低傳統紙媒對人才的吸引力。可以預計,未來一段時間之內傳統紙媒將面臨人才流失和新生力量短缺的困境。
(六)前瞻性與創新性的缺
傳統紙媒的經營模式相對單一,主要依靠廣告和線下發行。在新時代傳播背景下,收入來源之一的廣告,呈現“斷崖式”下滑,廣告主紛紛倒戈,他們更青睞傳播時效快、覆蓋范圍廣,可交互,可實現精準營銷且經濟的新媒體平臺,傳統紙媒線下發行份額也逐漸被新媒體搶奪。在新媒體帶來的巨大沖擊下,正是由于傳統紙媒缺乏前瞻性和創新性,沒有及時轉變發展思路,拓展新的經營渠道,探尋多元化的發展渠道,導致其處于劣勢。所以,傳統紙媒應結合自身實際積極進行探索改變,才能開辟出一條屬于自己的發展之路。
三、新時代傳播背景下傳統紙媒的突圍對策
針對新時代傳播背景下傳統紙媒面臨的問題,傳統紙媒該如何突圍,可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探索:
(一)注重專業人才的培養
在新時代傳播背景下,要想保證傳統紙媒的質量,高水平的專業人才不可或缺,建設一支高素質的專業人才隊伍變得尤為重要,他們是傳統紙媒高品質的有力保障。在新的時代背景下,社會分工更加明確,工作領域不斷細分,各領域對專業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在專業人才培養方面,傳統紙媒可與相關單位建立長期合作機制,定期對人才在其業務領域進行專業培訓,引導他們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提升自身業務素質和能力,為他們的成長提供更廣闊的舞臺。同時積極鼓勵他們學習新的技能和本領,拓展業務領域,使自身綜合能力得到有效提升,成為適應新時代發展的實用復合型人才。傳統紙媒應切實做到關心人才、愛護人才、成就人才,這樣才能讓人才“引得進、用的好、留得住”。
(二)高品質內容提升核心競爭力
新媒體的快速崛起,使得傳統紙媒失去了以往獨家新聞的優勢,因此傳統紙媒必須轉變思維,不能再在搶獨家上下功夫。新媒體雖具有時效性強的特點,但這也容易造成內容可信度低且較為淺薄,嚴重影響了內容質量。在標題黨、假新聞、庸俗化、信息同質化越發嚴重的競爭環境里,高品質的內容就顯得尤為重要。與新媒體相比,傳統紙媒的核心競爭力在于提供內容的權威性和專業性,且傳統紙媒具有一批高素質的記者,他們有著專業的新聞素養和操守,所以傳統紙媒應充分利用自身優勢,以“內容為王”,在做好、做深、做精內容上下功夫,提升新聞的品質,將報道的要點逐漸轉變成為更深層次的報道,力求對新聞背景內容進行不斷挖掘,多層面對問題進行解析和評價,以獨家的視角和獨家觀點,為受眾提供新媒體無法替代的內容服務。
(三)打造融媒體平臺
在新時代傳播背景下,受眾需求日益多樣,思想觀念愈加多元 ,如果是千媒一面, 傳播效果難免不彰。受眾對于優質信息有很大的需求量,而傳統紙媒與新媒體相比,發布的信息信源可靠、權威專業、公信力強、客觀理性,且在內容報道上具有優勢,所以傳統紙媒可嘗試加強組織架構、拓寬信息傳播渠道,成立自己的融媒體發布平臺。通過融媒體平臺,既可與讀者進行實時互動,實時對外發布熱點新聞,也可根據受眾喜好,有針對性地提供高品質、有內容的好產品,讓受眾隨時隨地全面客觀立體地獲得新聞大餐。
(四)全方位營銷提升紙媒發行量
在全媒體時代傳播背景下,傳統紙媒原來的經營模式已不再適用,必須尋求新的改變,探索出路,傳統紙媒應充分運用多媒體和互聯網技術,延伸媒體相關產業鏈,拓寬發行渠道,構建多元化的經營平臺,形成“線上+線下”的全方位立體營銷模式,提升傳統紙媒的發行量。
四、結論
綜上所述,在新媒體的沖擊下,傳統紙媒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傳統紙媒可從自身實際出發,采用注重專業人才的培養、高品質內容的創作、打造融媒體平臺、全方位營銷等策略,有效地適應市場需要和受眾需求,不斷探索創新,提升傳統紙媒的核心競爭力。只有這樣,傳統紙媒才能在新媒體的強力沖擊下繼續發展,走出一條屬于自己的獨特發展之路。
參考文獻:
[1]王亞煒.移動互聯網環境下傳統紙媒發展路徑探析[J],中國出版,2013, (7):37-39.
[2]韓蓄.新媒體環境下紙媒跨媒體發展模式探析[J],出版科學,2013,(01):10-10.
[3]蘇澤豐.互聯網時代傳統紙媒的不可替代性[J].財經問題研究,2016,(S1):23-24.
[4]戴世富,韓曉丹.移動互聯網時代紙媒轉型策略[J].中國出版,2015,(1):41-44.
[5]張田.網絡時代紙媒未來拙見[J].編輯之友,2009,(12):70-71.
[6]朱郁聞.移動互聯網時代如何重建紙媒與受眾連接——以北青傳媒社區報為例[J].2017,(3):42-44.
[7]范洪濤.對移動互聯下紙媒生存的四個判斷[J].當代傳播,2014,(04):14-15.
[8]陳菁.紙媒與新媒體融合探究[J].2015,38(9):146-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