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麗蓉
摘 要:對學生潛移默化地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既是學校德育的重要內容,也是每一位語文老師不可忽略的責任。語文教材是重要的愛國主義教育載體。因此,在語文教學中老師要立足課堂、發乎真情、善于拓展,善于滲透愛國主義教育,激發學生愛國主義情感,豐富愛國主義內涵,加深愛國主義體驗,從而將愛國主義教育融入語文教學中,激發和引導學生從小樹立崇高的愛國理想,培養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關鍵詞:愛國主義;小學語文教學;策略
中華民族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和情感積淀。部編版語文教材是小學語文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載體。因此,語文老師在為學生傳道授業解惑的同時,也要有策略地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滲透,讓學生樹立熱愛祖國的強烈信念。
一、立足課堂,聚焦文本,滲透愛國主義情感
(一)巧設情境,激發情感
教學時,教師可以根據教材文本特點和小學生身心特征,利用多媒體手段和形象化語言來創設情境,運用詩歌、圖畫、音樂、視頻等方式,激發學生的愛國之情。例如,學習六年級上冊《彩色的翅膀》時,教師可通過視頻資料導入邊遠海島解放軍戰士的艱苦生活,為學生進一步體會戰士熱愛海島、熱愛祖國之情做好鋪墊。
(二)巧抓詞句,體驗情感
在語文教學中,詞句賞析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教學內容。巧抓詞句,品詞賞句,讓學生體驗愛國主義情感,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執教四年級下冊《小英雄雨來》一課時,課文中出現了三次“我們是中國人,我們愛自己的祖國”,只要抓住這句文章的“魂”,引導學生聯系上下文細細品讀,反復揣摩,作者所表達的強烈愛國之情便呼之欲出。
(三)巧品形象,感受精神
教師在語文教學中,要從感受形象出發,尤其對于小學生來說,越是鮮明的形象,對學生思想情感的影響越強烈。因此,教師要結合課程教學內容,巧妙地扣緊鮮活的形象來加深學生的愛國情感。
(四)引導朗讀,深化情感
教師指導學生朗讀的過程,不僅是讓學生認識語言、品味語言的過程,也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一種很好的手段。特別是通過有感情地朗讀,從多方面立體化地感知教材,無形中能加深學生對教材的理解與體會,加深學生受到作品中浸透著的愛國主義思想的感染。例如,在《神州謠》這一課的學習過程中,教師要主動在課本上畫出關鍵詞語,這些詞語是具有祖國標識的,如祖國的母親河——“黃河”,祖國第一長河——“長江”,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等,引導孩子在朗讀這些和祖國息息相關的詞語時,產生自豪感,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其實,語文課文中有許多聲情并茂的文章,通過感情充沛地朗讀,調動學生情感,這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滲透的好手段。
二、立足真情,言傳身教,激發愛國主義情感
在小學生的心目中,教師對事物所持的態度,往往是學生愛憎的標志。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要把自己的愛國心融入教學中,用自己的真情實感去感染學生、感動學生,使學生和教師、教材在思想情感上產生共鳴,讓愛國主義情感在學生的內心生根發芽。因此,在教育學生之前,教師應首先是一個受教育者。備課時,教師要先在內心感受教材中的各色形象,在有了具象感受后,回到課堂上,才能有豐富的聯想和真摯的感情,才能帶著孩子們一起進入情境,對教材的領會才能有一定的深度。
三、立足主旨,拓展資源,豐富愛國主義內涵
《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指出,在我們日常生活中,處處都可以看到涉及愛國主義方面的實際例子,這是很好的教育素材,教師在日常教學中,應該充分運用各種教學資源,為愛國主義教學提供更為豐富的教育內容。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中編入了一些關于愛國主義方面的文章,這些文章的背后都有其特定的時代意義,所以,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立足文章主旨,去查找、搜集和整理背景資料,幫助學生走近歷史。
四、立足實踐,開展活動,加深愛國主義體驗
(一)開展綜合性學習活動
如五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綜合性學習《遨游漢字的王國》,讓學生在綜合性學習中,感受漢字的有趣和神奇,了解漢字博大精深的文化,感受漢字在世界的廣泛影響力,從而加深對祖國文化的熱愛之情。
(二)開展主題式拓展活動
如愛國詩文朗誦比賽、課本劇演一演、故事分享會等。在教四年級下冊《輕叩詩歌大門》時,組織學生拓展誦讀古今中外的愛國詩。通過講英雄的故事,講名人成長的故事,講科學家愛國的故事……不僅對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進行鍛煉,而且在孩子心中樹立起愛國的目標。
(三)開展課外實踐活動
例如,我在清明節會組織學生到烈士陵園緬懷革命先烈,通過實地參觀了解先烈們的生平,親身感受他們的事跡,體會他們的愛國主義精神,從而融會貫通地領悟《冀中的地道戰》《狼牙山五壯士》等這些革命題材的課文所展示的愛國情懷,增強同學們的愛國主義情感。除此之外,我也適時開展手抄報、繪畫和征文比賽活動,讓學生以“愛國主義”為主題來進行繪畫和作文,讓學生能夠用畫筆和語言來表達自身的愛國主義思想。挑選出優秀的繪畫、手抄報和作文張貼出來展示,通過多種表達方式讓學生釋放自己的愛國主義情懷,繼承愛國主義思想的偉大傳統。
(四)開展課外閱讀活動
一本好書相當于一位良師益友,教師應該針對學生的年齡特征、興趣愛好等,向學生推薦有關讀物,引導學生去讀。例如五年級上冊快樂讀書吧“從前有座山”推薦學生閱讀中國民間故事,感受民間文化的魅力。五年級下冊“快樂讀書吧”推薦學生讀古典名著,品百味人生。教師可以推薦學生閱讀中國四大名著,讓學生感受到中國古典文化的美麗,激發學生熱愛傳統文化的思想。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閱讀活動,不僅可以擴大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學生成績,而且還能提高學生的思想覺悟。
五、結語
總而言之,在目前教育大背景下,加強對小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不僅是一項迫切的任務,同時對于我國的發展也有著很重要的意義。語文教學與愛國主義教育這二者之間就如同花兒與綠葉,如同沙子和泥土一樣密不可分。語文學科可以為愛國主義教育提供有效的、可靠的平臺,教師也在進行教學活動的基礎上,把愛國主義教育以不同的方式滲入其中。在課堂上根據班級學生的特點制訂適合學生的教學計劃,并以飽滿的教學熱情與充沛的愛國情懷去感染學生,讓學生更好地接受愛國主義教育,這是每位教師都不能推卸的責任。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01).
[2]李吉林.小學語文情境教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08).
[3]吳利容.小學語文教學中融入德育的方法探究[J].新課程研究,2019(04):56-57.
[4]孫建國.兒童文學視野下的小學語文教學研究[M].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