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亭
摘要:新時期背景下農村小學班主任的工作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動態化、發展性的。在農村小學班級管理的工作中,新時期班主任要樹立全新的班級管理和學生教學理念,樹立自我終身學習和發展的觀念,以身作則,為小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形象;同時要學會尊重農村學生,增強師生認同感;利用豐富活動,強化實踐管理;創建班級文化,形成向上的班風;做好家訪工作,形成教育合力。
關鍵詞:新時期;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教學工作
在新時期背景下,農村小學班主任的管理工作有了全新的目標,也面臨更嚴峻的挑戰。與過去傳統的教育要求相近,小學班主任承擔小學生全面教育和管理的要求,要引導學生健康成長,全面發展。不同的是在新時期背景下,小學生除了要提升學習成績以外,還要在自我管理、綜合能力、學習素質、綜合素養等方面均有所提高,在此基礎上發展個性,尤其是針對農村小學生的教育管理和教學發展,班主任更要結合農村小學受限的環境條件,結合農村學校與學生發展的實際情況完成班主任管理任務。
由此可見,小學班主任擔負了建設班級、管理班級和培養學生的重任,而班主任的專業水平與管理能力直接影響了小學生的成長與發展。因此,農村小學班主任更要從內而外地提升自我能力,提高管理技巧,完善管理體系,力爭在新時期背景下完成管理好班級,對學生的成長、成才負起重任。
一、尊重農村學生,增強師生認同感
一切的教育實施,尊重都是基礎,關愛學生則是教育的根本所在。只有懂得用愛心去教育,才能夠培養出優秀的學生。班主任還需要向著尊重與關愛學生的方向上發展,真正了解學生、關注學風、了解班風。在日常的學習中盡可能地接觸每一個學生,能夠與學生互動,了解學生的真實想法。農村小學生面對隔代撫養過分溺愛、物質與文化相對匱乏,再加上留守兒童缺失親子感情等相關的問題,需要特殊的關愛來緩解情感上的脆弱。多年的工作實踐也表明,當學生被認同與尊重之后,他帶來的反響會讓你感到驚喜,如深情的感恩、高度的認同感等。
二、豐富活動,強化實踐管理
新時期教育理念要求農村小學班主任在班級管理過程中要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充分利用農村特有的風土人情開展實踐活動,為小學生的生活學習增加課外實踐,讓“實踐出真理的教育理念”深入人心。作為農村小學班主任,其重要任務包含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多利用豐富的實踐形式,不但能給予學生更多的學習成長模式,還能潛移默化地增強班級凝聚力。此外,班主任還應多結合學習科目和相關知識整合教學,讓學生在學習中玩耍,玩耍中獲取知識,利用課外的表現平臺獲取學習的機會,更好地達到學習成長的目標。另外,在實踐活動中班主任還要注重促進師生之間的交流,幫助學生提高交際能力,彌補農村學生所受到的環境條件限制的缺陷,讓學生在實踐中培養交際和表達能力,提高自我綜合素質。
三、創建班級文化,形成向上的班風
班集體凝聚力的強弱與班主任班級管理能力和對學生的駕馭領導能力有關。創建班級文化、營造良好氛圍、形成班風學風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這要求小學班主任不但要具備恒心和毅力,還要用科學、與時俱進的班級管理方式,讓所形成的良好班級文化和向上的班風影響學生的成長發展,使學生在良好的氛圍下充分發展自我個性,促進高效學習。在實踐的過程中,班主任首先要全面、深入地了解不同學生的優缺點,結合學生實際情況進行引導,鼓勵學習水平稍差的學生共同努力,積極向上,不斷尋找適合自我發展的學習方式,絕不能放棄成績較差的學困生。其次,在學生遇到學習挫折時,班主任可以通過更多典型的故事告誡學生勇敢面對,適時地為學生樹立榜樣,利用榜樣的力量鼓勵學生迎難而上,克服困難。最后,從小學生最根本的學習任務著手,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中通過觀察、交流以及教與學的互助,及時發現學生的不良學習習慣,幫助學生一起克服與改正,為學生日后的學習發展奠定基礎。另外,班主任還要利用農村生活環境的便利性,鼓勵成績較好的學生幫扶成績較差的學生共同學習和進步,逐漸樹立班級精神,形成班內良好的學習作風。
四、做好家訪工作,形成教育合力
父母作為學生第一任老師,其自身的言行會對學生的品行和思想產生直接的影響。注重家庭教育,就是關注學生的成長。學生的成長無法離開學校教育,同時也不能離開家長的指導,所以更需要學校與家庭之間的相互配合,而班主任工作更需要得到家長的信任、獲得家長的支持。教師是學生學校生活的直接教育者,而父母則是家庭的直接教育者。因此,作為農村小學班主任,就應該積極與家長取得聯系,與家長相互溝通,尋求最佳的教育方法。為了滿足學校與家庭的相互配合,班主任可以選擇家訪、召開家長會的方式,或者以家長開放日為契機與家長互動,確保學校的教育能夠與家庭教育保持相對一致。在家長面前講述班級中具有傾向性的問題,并且及時反饋學生的實際情況,在表揚個別學生的同時,也需要合理地規避對學困生的批評。農村學生家長在管理學生上很容易出現兩種極端的行為,要么管理得非常嚴格,要么就是完全不管。因此班主任就需要做好引導工作,這樣才可以讓家長更好地參與到學生的管理中。
總之,伴隨著我國素質教育的廣泛推廣與實施,我國的小學教育和管理工作者逐漸實現了素質教育與教學成績的平衡,更注重學生能力、素質的培養與提高。作為小學班級中最重要的管理者,在新時期背景下小學班主任肩負重要職責。所以新時期班主任要樹立全新的班級管理和學生教學理念,樹立自我終身學習和發展的觀念,以身作則為小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形象。同時要重視實踐活動的開展,班主任要利用小學生的成長特征和成長優勢,在鼓勵學生參與活動、強化交流的過程中逐漸增進師生之間的情感,潛移默化地提高學生尊師重道的良好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