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杰瑛

檢察官石淼
2019年10月16日,民警在金山區亭林鎮亭衛公路林賢路路口執勤時發現一輛向卡口駛來的電動三輪車車主身上有酒氣,且該車并未懸掛車牌,民警隨即將車主李某攔停。經檢測鑒定,其血液中乙醇含量為1.00mg/ml,屬于醉酒駕駛機動車。
據交代,案發當天中午,李某喝了半斤多白酒后像往常一樣去田間勞作。至14時許,李某發現種植所需的肥料所剩不多,便駕駛著電動三輪車從暫住地出發前往倉庫,行駛約一公里距離后被民警查獲。“我知道酒后不能開車,也有聽過電動三輪車也屬于醉駕的處罰范圍內,但是我想這不是汽車,沒那么顯眼,也許能躲過交警的查處。看來僥幸心理要不得啊!”李某追悔莫及地表示,早知如此,當初也不會酒后開車。
日前,金山區人民檢察院依法以危險駕駛罪對李某提起公訴。檢察機關認為,被告人李某在道路上醉酒駕駛機動車,其行為已觸犯《刑法》,應當以危險駕駛罪追究其刑事責任。最終,法院支持指控,依法判處李某拘役一個月,緩刑二個月,并處罰金一千元。
酒后駕駛電動三輪車,也可能會涉嫌危險駕駛罪。
本案中,犯罪嫌疑人李某醉酒后駕駛電動三輪車被查獲,該電動三輪車不具有腳踏騎行功能,而且無論是在整車尺寸、重量、功率等方面均不符合電動自行車的標準,因此不屬于電動自行車等非機動車的范疇。根據相關鑒定機構的鑒定意見,認定涉案無號牌的電驅動三輪車屬于機動車的范疇。檢察官在此提醒各位駕駛員,不要抱有僥幸心理,不管是轎車、摩托車還是電動三輪車,飲酒后駕駛均有可能觸犯法律,請尊重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切記飲酒莫開車。
(石淼,金山區人民檢察院第二檢察部檢察官助理,從檢五年,先后在公訴科、第一檢察部、第二檢察部協助檢察官辦理各類型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