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弘韜 湛馨
關鍵詞:高校;設計類專業;MOOC;教學質量;構建
近年來,隨著信息技術發展MOOC應運而生,給高校藝術設計教育教學改革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在面對教學改革浪潮時,如何從現狀問題出發從容地應對改革所帶來的挑戰,并確保改革過程中的教學質量是高校的當務之急。只有建立適應MOOC特點又具有高校辦學特色的質量保證體系,才能更好地推動MOOC教學與傳統藝術教育的良好融合及可持續發展。
1 MOOC概述
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即大規模開放在線課程,于2011年在美國誕生,是一種利用信息網絡技術發展起來的開放性網絡教學模式,它具有大規模、開放式、以興趣為導向、課程多元化等特點。借助信息媒體技術,基于MOOC平臺的網絡課程教學隨時隨地都可以發生,視頻講學、在線互動、課程測試與評估等環節的設計讓學習者得到完整的學習體驗,傳統的師生關系由此被重新定義。目前,MOOC已成為教育界炙手可熱的焦點,MOOC大規模的應用有可能創造一種全新的的教育模式,給予學生更多的自主權,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對傳統教學模式產生巨大的沖擊和深遠的影響。
2高校設計類專業教學的現狀與問題
高校設計類專業是實用性、應用型強的專業,不僅要求學生掌握扎實的學科理論知識,還要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批判創新思維。然而,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教學活動常常是“以教師為中心”,課堂教學采用“接受式學習”模式,導致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無法得到充分鍛煉。教學內容也往往禁錮于教材上的知識點,忽略了學生的個性化需求。以閉卷考試或作品形式給分的成績考核模式更是難以全面反映學生的真實學習狀況。
另一方面,國家教育經費投入的嚴重不均衡正導致中國教育界的階層鴻溝越拉越大。中央高校與地方高校的教育資源差距懸殊,地方高校的藝術設計類專業辦學沒有足夠的資金作為支撐,難以為學生提供多元化的實習實訓的機會,也很難組建一流的師資團隊推出精品課程,保證學生獲得與中央高校相同的教學質量。再加上我國設計產業發展及相關資源分布不均,地方高校的學生無法便利地通過周邊會展、講座等途徑獲取學習機會,這都導致地方高校很難培養出高質量的設計創新人才。
3高校設計類專業MOOC教學質量保證體系的構建的意義
MOOC教學質量保證體系的構建能為提升教學質量奠定基石。從教學實踐來看,MOOC能為高校設計類專業教學提供豐富資源。學生可以不受時空限制的選擇名校大師課程,從而有利于減小地方高校教學資源不足、師資力量不強的劣勢,縮小與中央高校之間的差距。同時,MOOC的引入也能提升教師授課的靈活性,為教師進行課程設計拓展空間。近年,教育界已探索出多元化的MOOC教學改革模式,其中“小規模限制性在線課程”SPOC將線上線下教學相結合,能促進教師從傳授者轉變為學習引導者,讓學生由知識的接受者轉為知識探索者。這種“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能促進隱性知識的遷移和吸取,優化學生學習體驗,有助于學生差異化培養。另外,明確MOOC教學質量保證體系的構建路徑也能作為高校教學質量管理的重要依據,能幫助教育界的管理者、決策制定者更加理性認識MOOC,在教學管理實踐中做到有章可循,從根本上革新教育理念和管理理念,從而提高專業教學效率,提升藝術設計人才的培養質量。
4高校設計類專業MOOC教學質量保證體系的構建途徑
構建MOOC教學質量保證體系可以從媒體技術、課程資源、師資力量、課程管理四個方面展開。
4.1重視引入媒體技術
如果說傳統教育是“多媒體+粉筆”,MOOC便是“多媒體+粉筆+互聯網技術”,實施MOOC必須有網絡化教學環境與媒體技術的支撐。高校重視引入媒體技術,關心信息媒體技術發展動態,為MOOC教學順利實施創造條件。
一方面,高校要重視技術開發,在服務、技術、大數據研究應用等方面有充分條件的情況下,組織技術團隊搭建MOOC學習平臺。地方高校資金技術不足,可與企業或其他高校合作共建MOOC平臺,亦要考慮是否采用多種媒介平臺。。
另一方面,學校要努力促進服務方企業與教師之間的交流,積極舉辦專項培訓班,提升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與教學研究能力,鼓勵教師創新教學內容與方式,促進教學信息化。在考勤管理、作業布置、教學內容準備、課后考核、教學方法調整等方面,媒體技術為教學帶來巨大的便利。教師要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教學觀念,重視媒體技術的運用,在增強自身能力的同時充分將技術與實際教學相結合,提高教學質量。
4.2深度優化課程資源
不可否認,在教學活動中,優質課程資源是打牢教學“地基”的基石。隨著MOOC的發展,涌現出大量的課程資源,課程質量的參差不齊為教學活動帶來一定的阻礙,地方高校能否篩選出優質課程資源、深度優化自身的課程資源成為了教學能否成功的關鍵。
針對MOOC教學與傳統藝術教育融合發展的不同時期的特點,地方高校有不同的應對之策。MOOC教學初期,由于地方高校資金技術不足,可以以引入優質課程資源為主。教師依據教學主題從大量資源中篩選出適合教學活動的課程,進行試點教學,減少教學成本。當試點教學取得一定成效后,學校應協調各個部門組建MOOC團隊,教師、技術人員、管理人員等合作打造具有鮮明辦學特色的精品課程資源,并在資金和政策方面給予適當傾斜。另外,可聘請名校名師參與MOOC精品課程的設計與制作,提高課程質量。在課程內容方面,要做到全面又重點突出、不脫離教學主題。學校要鼓勵學生積極學習MOOC課程,學生的參與能推動MOOC的順利實施,課后反饋與評價也能不斷促進優化課程資源
4.3著力提升師資力量
在MOOC帶來的教學改革中,簡單易行的傳統教學方式已經行不通了,要在這場改革中站穩腳,提升師資力量成為高校迫切且重大的任務。
改革教學方法意味著教師必須改革創新原來單一的教學方式,這對教師的知識儲備和教學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在MOOC的學習中,學生將線上學習中的問題集中到課堂上來解決,這就要求教師不僅能回答教材范圍內的問題,還要能回答學生課外探究及實踐中遇到的新問題。因此,教師需同時具備扎實的理論知識與豐富的教學實踐經驗才能全面應對教學。
從MOOC的實際運行來看,教師除了需要多樣化知識儲備之外,還需要具備更多更全面的能力。傳統教學通常只需一位教師主講完成,而MOOC的課程教學則需要一個教學團隊來完成。如課程上線前,教師不僅需要對教學大綱、課程課件、考核評分等教學內容進行設計與制作,還需要對拍攝場所、服飾妝發等內容進行選擇;視頻錄制需要攝影、燈光和剪輯等工作團隊的配合;課程上線后,需要教師與助教對課程進展狀況和學生學習動態進行跟進記錄。另外,MOOC的視頻一般為15至30分鐘,要在短時間內保證教學質量,要求教師在知識重難點分布、知識性與趣味性、語言語氣等方面都要有卓越的呈現技巧。
4.4強化改革課程管理
措施能否高效實施,管理是重中之重。根據MOOC教學的特征,高校可對課程設置、授課過程、課程評價、學分認證制度等方面的管理加以改進。
在課程設置管理方面,地方高校可以打造有鮮明的辦學特色,其他院校難以企及的優勢專業和優勢學科的精品課程,發揚自身優勢,豎立招牌。在授課過程中,學校要以學生為中心,注重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為此,學校應幫助學生明確學習目標,提供針對性的課程資源;在學生學習過程中,要及時了解學生學習情況和進度,給予幫助和鼓勵;在學習結束后,及時給予學分認可,并組織學習經驗交流活動等。在對課程評價的管理中,學校通過學生的課程學習率、作業完成率、課程考核成績、作品參賽情況及獲獎率及學生課后反饋等方面對教師教學工作進行評價管理。在學分認證制度的管理上,學校要梳理出MOOC課程列表,組織專家、教授對課程進行評估,制定合理的MOOC學分認證標準。一方面,學生自主選修MOOC課程,學校可按照學分制度給予學分認證;另一方面,學校可與其他高校合作,學生學習其他高校的課程按照課程考核分數也轉化為相應的本校學分。
5結語
MOOC的到來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它打破了教學壁壘帶來了“有教無類”的同時,也為教育教學帶來一系列的困難與挑戰。在面對諸多挑戰時,高校應該積極面對、沉著審視、把握機遇并勇于創新,從媒體技術、課程資源、師資力量、課程管理等方面探討提升教育質量的措施與機制,形成較完整的質量保證體系,推動MOOC教學與傳統藝術教育的良好融合及可持續發展。只有這樣才不會在改革過程中被淘汰,才能在諸多高校中脫穎而出,并為社會培養出更符合時代需求的高質量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