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國慧 劉婷

【摘 要】目的:探討個性化護理對提高慢性蕁麻疹患者護理質量的影響。方法:選擇2018年5月到2019年5月間到我院接受治療的240例慢性蕁麻疹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護理方式的不同將其分為常規組和護理組,每組各120例,常規組患者給予常規護理干預,護理組患者給予個性化精細化護理。對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護理滿意度進行分析比較。結果:護理組(117例,97.50%)治療有效率顯著高于常規組(83例,69.17%)治療有效率(P<0.05);護理組(95.00%)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常規組(75.83%)護理滿意度(P<0.05)。結論:對慢性蕁麻疹患者實施個性化護理是不僅可以提高護理質量和治療效果,而且還能減少醫患雙方的矛盾,值得推廣。
【關鍵詞】護理;個性化護理;慢性蕁麻疹
【中圖分類號】R473.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20)08--01
慢性蕁麻疹是局部水腫引起的皮膚病,該病癥病因較為復雜,通常患者會出現白色或紅色的瘙癢性皮疹,并且會復發多次,平均一周兩次,持續時間超過5周[1]。盡管該病癥未威脅到患者的生命,但是由于該疾病的病因較難查明,以致持續性復發,給患者的學習和生活帶來極大的影響。個性化護理可以有效解決這些問題,增強療效,改善患者的病情。本為旨在探討個性化護理對提高慢性蕁麻疹患者護理質量的影響,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8年5月到2019年5月間到我院接受治療的240例慢性蕁麻疹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護理方式的不同將其分為常規組和護理組,每組各120例。其中常規組男54例,女66例,年齡15~64歲,平均(42.17±5.33)歲。護理組男56例,女64例,年齡16~65歲,平均(41.69±5.21)歲。常規組和護理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等資料上無較大差異(P>0.05),可比較。
1.2 方法
常規組:給予患者臨床常規護理。
護理組:在臨床常規護理的基礎上。給予患者增加個性化護理:①宣傳教育:耐心為患者解釋病因和治療方法,消除患者的焦慮,增加患者的治療配合積極性;②心理護理:需要反復安慰患者以消除患者的負面情緒,同時增強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念;③日常護理:告知患者不要穿過硬衣物,也要避免陽光暴曬,不能抓撓患處,應適當的轉移注意力,如參加運動或活動,在加強免疫力的同時,還能調整自身的心理;④飲食護理:告知患者不宜使用刺激性食物,應該以清淡食物為主,應該多吃果蔬類食物,并多喝水,以防止病情加重。
1.3 觀察指標及判斷標準
觀察比較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和治療效果。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軟件,計量資料以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給予X2檢驗,P<0.05說明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常規組和護理組治療效果的比較
經護理后統計,護理組(117例,97.50%)治療有效率顯著高于常規組(83例,69.17%)治療有效率(P<0.05)。
2.2 常規組和護理組的護理質量的比較
如表1所示,護理組(95.00%)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常規組(75.83%)護理滿意度(P<0.05)。
3 討論
慢性蕁麻疹屬于皮膚疾病,雖然沒有威脅到患者的生命,但是該病癥的風團、瘙癢癥狀對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造成了極大的影響。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和身心健康。臨床實踐中,由于該疾病的病因較難查明,以致持續性復發,使患者的病程加長,使護理工作的難度加大。而個性化護理干預是以患者為中心的護理模式,是當前臨床護理中的一種高級護理模式,通過分析患者的綜合資料,包括性別、病情、年齡以及家庭等,為患者匹配適合其個人的個性化護理計劃,為治療起著積極的輔助作用,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情緒,改善患者積極配合治療的主動性,極大的加快了患者的康復[2]。
本次研究表明,護理組(117例,97.50%)治療有效率顯著高于常規組(83例,69.17%)治療有效率(P<0.05);護理組(95.00%)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常規組(75.83%)護理滿意度(P<0.05)。表明了個性化護理干預能使患者護理的滿意度和生活質量大大提升。
綜上所述,對慢性蕁麻疹患者實施個性化護理是不僅可以提高護理質量和治療效果,而且還能減少醫患雙方的矛盾,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高樂.慢性蕁麻疹過敏原篩查和免疫治療及護理體會[J].中國實用醫藥,2019,14(06):186-187.
陸茜,賈佳.探討護理干預應用于蕁麻疹患者護理中的效果觀察[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9,4(23):2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