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科技的飛速發展和知識持續的創新是時代現有的最大特征。目前社會發展的主題當中包含了文化的多元性,而我國的教育也逐漸地趨于深層面的改革,多元化對于早期教育來說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了重要背景之一。本文的研究和討論主要針對學前教育的多元教育來進行。同時還給出了三個方面的意見:第一,對于能夠迎合幼兒特征的多元化課程模式進行確立;第二,針對能夠迎合幼兒心理的多元化環境教育進行營造;第三,設置的教學內容也要具備多元化的特征,從而迎合幼兒心理特點。
關鍵詞:幼兒;多元化教育;教育教學
幼兒多元化教育這種幼兒園教育模式是經過探索之后新開發出來的,主要表示依據多元智力學說的精神來對所有幼兒具有的潛力進行充分的探索,從而全面促進幼兒能力的提升。全面地開放和多元化是每個方面都必須要遵守的原則,包括明確多元化教育目標、選擇內容和組織活動等方面。科技的飛速發展和知識的持續創新是目前這個時代具有的最大特征。目前社會發展的主題當中包含了文化的多元性,而我國的教育也逐漸地趨于深層面的改革,多元化對于早期教育來說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了重要背景中的一個。
一、構建適合幼兒特點的多元化課程模式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當中有明確的說法,幼兒在幼兒園當中所享受的生活和活動環境需要具備健康和豐富的特征,這樣才能促使幼兒的發展更加全面,使他們不僅能夠擁有十分快樂的童年,同時也有利于對身心發展經驗有所感受。進行學前教育的過程中,在對幼兒的特征進行參考的基礎下,我們可以對多元化課程模式進行建立,從而適合幼兒園目前的情況。另外,園外活動的組織最好是每周一次,這樣可以推動幼兒了解和感悟外面的世界,多多接觸新鮮的事物。可以選擇動物園、公園、圖書館或慰問特困人家等活動,這樣能夠促進幼兒對大自然的親身體驗。借助多元文化的交融來促進幼兒對其中真正的益處得以吸收,借助這些活動,促進孩子的知識儲備,同時也能夠使他們更加關愛他人,具有更強的社交能力,對于尊老愛幼的道德品質也可以得到更加深刻的領悟,對他們未來的全面發展提供了幫助。
二、營造適合幼兒心理多元化教育環境
在眾多的教育資源當中,環境是關鍵的要素之一,所以在改善環境的工作上應當加大力度,對兒童成長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在實際工作中可依據兒童的年齡來布置環境,以及投放教材,使學生與教師之間有一個優良的互動氛圍,進而得到更好的教學成果,要想得到全面發展,唯有以個性差異為立足點,使設計的內容符合教學要求,在幼兒園的環境布置上應當采取多元化的方式進行,全力營造一個具備教學意義且得體大方的教學環境。例如室內配套的生活物質和角的創設,還有活動區和桌椅的擺放位置,以及主題色彩等均需要貼近兒童的內心需求。另外,教育工作者還應當注重儀表和言談舉止,應該上兒童有一種親切感及親人般的感覺。和而融互動的時候,“兒童的權利及人格也應當受到尊重”。使他們有回家的感受,教師要“扮演”姐姐以及母親的角色,不但親切還有安全感。全面發揮環境所具備的積極作用,將教室布置得更加科學,同時也更有趣,而且還要全面展現教學內容,讓兒童在不知不覺中受到環境的啟發。
三、提供適合幼兒心理特點多元化教學內容
“讓幼兒走出去,去熟悉外面的環境”,這是1816年歐文(英國著名教育家)的觀點,所謂的環境是指樹木和花園,還有田野和果園,甚至還包含動物。鍛煉兒童的邏輯思維及行動能力,讓兒童得到受益終身的知識。應當以兒童的整體生活作為多元化教育的準繩,而且要進行與兒童生活同步的改變,在內容的選擇上要注重開放性,源于科學而勝于科學,正所謂青出于藍而勝于藍;不僅僅局限于課本當中,還要面對實際的生活。基礎學科應作為兒童教育的主題,同時還需要以實際情況為依據,在教學上要滲透多種要素,例如品德和自然,還有社會等。
以“區域”為例,可在其中融入日常生活當中具有代表意義的事例,利用角色扮演及小品等形式讓兒童用游戲的方式體會到其中的道理及心理感受,進而加強對自身行為的判斷能力,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培養出良好的道德品質。在兒童的教育工作中,需要注重他們心理上多元化的特點,應當找到并盡可能地適應,如此一來兒童則不會有“虛幻”的感受,進而使教育工作的“真實性”得到加強,真正實現提升教育效果之目的。
還有,出于讓兒童對藝術教育感興趣之目的,在臨近新年之時,我認為應安排所有兒童都自己動手制作賀卡,并將這些卡片贈送給父母及朋友,同時在制作的時候父母應進行適當的指導,讓兒童制作的賀卡內容更加充實,更加豐富多彩,如勾畫各種人物及風景,還有精巧可愛的禮物等,在兒童發現有自己的雙手竟然可以畫出精美的圖畫時,他們的自信心必然會增強,進而更加喜愛藝術。家長和教師在驚訝于兒童的創造力之時,也會明白一個道理,即良好的家長資源會使兒童在藝術上擁有一個廣闊的創造空間。兒童教育改革形成了多元化教育,這種教育形式不單重視掌握及學習具體知識點,還包含激發兒童的積極性以及好奇心,主張融合情意和認知。
參考文獻:
[1]楊輝.談繪畫教學指導思想如何優化幼兒繪畫教學[J]課程教育研究,2020(4).
[2]王麗紅.幼兒教學中游戲教學的價值及應用分析[J]基礎教育論壇,2019(33).
[3]宛方.學前教育專業幼兒美術課堂教學的探索[J].科教文匯(中旬刊),2020(1).
[4]李曉紅.新時代背景下有效提高幼兒文學教學質量的實踐探索[J]河南教育(職成教),2020(1).
作者簡介:劉敏(1991.10-),女,漢族,江蘇南京人,本科,研究方向:幼兒園科學教學。
(責編 翁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