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淑華 劉今
摘要:作為初中語文課程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有效地提高學生閱讀興趣、培養學生科學的閱讀習慣,一直以來都是教育工作者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但就目前來看,受諸多不可控因素的影響,語文閱讀教學成效始終未能達到教育部門提出的教學目標的要求,學生主觀能動性弱、自主閱讀意識不足等司題仍然屢見不鮮。鑒于此,本文主要立足初中語文閱讀課程,對激發學生閱讀興趣的教學策略進行了深入探析。
關鍵詞:語文閱讀教學;閱讀興趣;培養策略
一、依據課程教學內容創設教學情境,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性
學生自身求知欲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對課程教育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的影響力是不容忽視的,為此通過創設科學、有效的教育教學情境來開展課堂實踐教學,從某方面而言不僅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對其自身主觀意識的培養也是十分有利的。閱讀作為中學生語文課程學習的基本能力之一,在學生成長過程中所起到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且初中階段作為語文教學的銜接過渡時期,幫助中學生樹立正確的閱讀觀、養成良好閱讀習慣,是現階段教育部門提出的新的教學任務和教育目標,為此一方面教育工作者需從根本上摒棄傳統“重理論、輕實踐”的教育教學理念,通過創設良好的提問氛圍,在培養學生質疑精神的同時,讓他們大膽提問,從而在激發他們自主學習欲望的基礎上,為預期教育教學目標的實現奠定良好基礎;另一方面教育工作者還要創設問題情境,從而讓學生在反思式學習過程中,明確了解自身“為什么學習”、“怎樣學習”,以此在拓展學生學習思維的基礎上,激發學生的學習情緒。
除此之外,在閱讀課程教學過程中,課程教育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與自身教育教學修養息息相關,為此崇高的思想品德、豐富的知識儲備以及高超的教學技巧是教育工作者教學的基本要求,而正所謂“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故此在語文閱讀課堂實踐教學過程中,教師需精心設計導語,盡可能采取切合學生生活、符合學生實際的語言,以此在牽引和規范教學過程的同時,引起學生認知沖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二、優化課程教育教學模式,確保學生主體作用的充分發揮
縱觀當前教育教學過程,照本宣科的傳統應試教學模式仍是教育工作者開展課堂實踐教學所采取的主要教學手段,長此以往,學生缺乏主觀能動性,不僅不利于學生閱讀能力和閱讀意識的培養,最主要的還給學生的成長造成了極為不利的影響,而要想確保教師引導者和學生主體效益的充分發揮,對教育教學模式進行不斷優化是極為必要的。
三、發揮自身的引領作用,用好書引導學生個性成長
就目前來看,教育工作者在閱讀教學過程中,其自身雖然只是起到了引導和組織教學活動的作用,但對于學生自身的成長而言卻具有重要影響,因此在當前素質教育教學時代背景下,為從根本上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培養中學生良好的閱讀意識以及提高他們自身的自主閱讀能力,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們還需充分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用好書來引領學生個性成長。在學生成長過程中,不同年級的學生往往他們自身的學習需求不盡相同,而教師作為課堂的引導者,倘若未能根據學生實況向他們推薦適合他們的閱讀文本,不僅難以確保閱讀教學效益的最大化發揮,從某方面而言學生還會對閱讀產生一定的抗拒心理,在影響整體課程教育教學質量和效率的同時,勢必嚴重阻礙他們的成長和發展,故此要想引領學生個性化成長,向他們推薦適合他們的書籍也是現階段教育工作者的重要工作內容。
正所謂“讀書百遍其義自見”,要想從根本上保障學生自身閱讀能力的不斷提升,教師需根據學生實況和學習需求,推薦適合他們自身閱讀的文本,以此在引領他們個性化成長的同時,為預期教育教學目標的實現打下良好基礎。
四、借助多媒體設備,創設民主教學氛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在新課堂閱讀教學過程中,多媒體作為一種常見的輔助性教學工具,將其與課程教育教學活動有機結合的過程中,不僅能最大限度地規避學生抗拒情緒的產生,此外在提高他們自主閱讀意識、鍛煉他們自主閱讀能力等方面也發揮了重要性作用,因此逐漸成了課程教育體系改革下教育工作者所采取的重要教學戰略手段。除此之外,與“灌輸式”和“填鴨式”等傳統應試化教育教學模式相比,借助先進多媒體設備展開教育教學活動,學生自身想法能得到有效保留,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教學地位得以凸顯,最終為學生的成長和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傳統應試教育教學過程中,“照本宣科”是教育工作者采取的最為常見的一種教學手段,這種應試化、靜態的教學模式不僅導致學生難以對閱讀文本和課程教學內容產生學習欲望,甚至還會分散學生注意力,最終對他們的成長和發展造成極為不利的影響,為此要想從根本上改善當前教育教學現狀,教師在進行教學過程中,首先可借助多媒體教學工具搜集一些與文本內容相關的素材,而后在通過光、影、像、色、動等多個角度,在刺激學生感官的同時,使學生對文本內容有了直觀、形象的認識,以此在強化學生對文本閱讀欲望的同時,激發和培養他們對課程學習的興趣度。除此之外,照本宣科的教學模式還會導致學生懶于思考,進而喪失對學習的主動性和探索欲,影響課程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為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教育工作者還需充分尊重學生的想法,創設民主的教學氛圍來讓他們敢說、敢做,以此加深他們對課程學習的興趣度。
五、結語
簡而言之,對于中學生而言,興趣不僅是學生學習的重要動力,更是教師實現預期教育教學目標的基礎和前提,而作為語文課程教育教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激發學生閱讀興趣來改善當前閱讀教育教學現狀,是現階段中學語文教育工作者培養學生自主閱讀意識、鍛煉學生自主閱讀能力以及實現預期閱讀教學目標的重要戰略性手段。
參考文獻:
[1]盧獻革,韓志華.淺析培養學生語文學習興趣的途徑[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1(17).
(責編 吳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