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勤
(江蘇省蘇州市相城區太平人民醫院婦產科,江蘇 蘇州)
近年來隨著人們的生育觀念的改變,臨床中終止早孕妊娠的婦女越來越多,目前對于終止早孕治療的方式有兩種,人工流產以及藥物流產均為主要的終止妊娠的手段[1],用不同的方式終止早孕會有不同的臨床效果[2]。本文將來我院終止早孕的女性作為研究主要樣本,對兩種不同終止早孕的方式進行臨床效果的研究,報告如下。
2016 年1 月至2019 年12 月我院要求終止早孕婦女146 例,排除婦科腫瘤及其他生殖系統疾病婦女;經檢查婦女陰道清潔度及常規實驗室檢查未出現異常;所有婦女均進行了各項婦科檢查,無其他異常現象。將所有婦女根據實施治療的方式分為人流組和藥流組各73 例,兩組各方面資料經統計具有可比性,見表1。
①藥流組:應用復方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按照說明書口服,服用米索前列醇1 周及2 周后對出血情況進行復查。②人流組:根據負壓吸宮術的常規手術流程進行操作,術后行B 超及其他各項檢查并復查出血情況。術后2 個月對其流血停止及月經恢復情況進行回訪。
SPSS 13.0 軟件分析,計量計數資料采用t/χ2檢驗。
人流組流產成功率98.63%%、腹痛時間(58.22±9.76)min、不 良 反 應46.57% 高 于 藥 流 組 的87.67%、(20.28±6.43)min、24.66%(χ2=6.87,t=12.78,χ2=7.65 P<0.05);人 流 組 陰 道 出血 量(17.21±4.09)mL、出 血 時 間(5.02±1.33)h 少 于 藥 流 組的(60.16±9.76)mL、(11.83±4.04)h(t=19.24,t=6.32 P<0.05), 具體見表2、3、4。

表2 兩組婦女流產效果比較(例,%)。
表3 陰道出血量、出血時間及腹痛時間比較

表3 陰道出血量、出血時間及腹痛時間比較
組別 例數 出血量(mL) 出血時間(h) 腹痛時間(min)藥流組 73 60.16±9.76 11.83±4.04 20.28±6.43人流組 73 17.21±4.09 5.02±1.33 58.22±9.76檢驗值 t=19.24 t=6.32 t=12.78 P>0.05 <0.05 <0.05
近年來隨著社會發展,計劃外妊娠、因疾病不能妊娠、因先天性畸形或者遺傳病史不能妊娠等情況所占比逐年增加[3,4],需要在孕早期終止妊娠,以減少對孕婦的損害。復方米非司酮與米索前列醇是目前臨床常用的流產藥物,聯合使用優勢包括可軟化宮頸,促進子宮收縮,促進妊娠物排出[5],早孕婦女接受度較高,據相關數據統計[6],70%流產婦女愿意選擇藥物流產,兩者聯合使用,能夠促使胎囊排出,多數婦女可流產成功,藥物流產還能夠避免劇烈的痛感等,其適合于人工流產的高危人群[6],具有服藥方便、痛苦小、避免手術刺激和術后并發癥的優點,結果顯示藥流組的腹痛時間(20.28±6.43)min、不良反應24.66% 低于人流組腹痛時間(58.22±9.76)min、46.57% 高 于(t=12.78,χ2=7.65 P<0.05)。理論上藥物流產方法對女性身體影響較小[8],但實際藥物流產中可能存在妊娠組織無法徹底排出,并且出血量較大,蛻膜排出速度較慢,往往導致婦女需要進行二次清宮處理,導致婦女承受二次傷害[9],本文也顯示藥流組陰道出血量的(60.16±9.76)mL、出血時間(11.83±4.04)h 多于人流組陰道出血量(17.21±4.09)mL、出血時間(5.02±1.33)h (P<0.05)。

表1 兩組早孕婦女資料比較

表4 兩組婦女不良反應比較(例,%)。
隨著醫學的發展,人工流產的方式也有了一定的發展,人工流產負壓吸引術是我國首創的早期終止妊娠方式,是采用負壓電吸引電吸引的方法將胚囊和蛻膜等組織吸引出宮腔而達到終止妊娠的目的[10],該技術在使用的過程中,可以有效的將妊娠物完全流出,并且還可以最大程度上降低婦女陰道的排血量情況,同時還有效的縮短了出血時間[11]。本文人流組流產成功率98.63%%高于藥流組的87.67%、陰道出血量(17.21±4.09)mL、出血時間(5.02±1.33)h 少于藥流組的(60.16±9.76)mL、(11.83±4.04)h(P<0.05),說明提高完全流產率等方面具有一定優勢,盡管該技術有著以上的優點,但是還有其不能忽視的缺點[12],對未婚未產或剖宮產婦女,宮頸內口比較狹窄,擴張難度較大,疼痛感較大,且可能損傷宮頸[13]。近年來人工流產主要以無痛人工流產為主,在靜脈麻醉情況下采取可視微創人工流產手術,其手術成功率高且婦女痛苦較小因此被醫務人員及婦女廣泛接受[14]。
綜上所述,兩種流產方式均安全有效終止早孕,能夠在短時間內終止婦女早期妊娠,且治療簡單,痛苦較小,但二者均會對婦女身體及心理造成不同程度損傷,應根據婦女的實際情況進行合理的選擇[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