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敏
(廣州市胸科醫院 綜合內科兒科,廣東 廣州)
結核性腦膜炎是一種治療時間相對較長、恢復過程漫長和病情重且易反復發作的疾病,臨床研究表明,此病在兒童中更為多見[1]。雖然我國醫療技術水平正在飛速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從某方面來說人民的幸福指數在穩步提升,但是大背景下帶動的生活環境復雜多樣也給我國當下兒童帶來很嚴重的隱形傷害[2-4]。其中,結核性腦膜炎就是非常常見且嚴重的疾病[5],一旦控制不好將會嚴重影響患兒的治愈效果,甚至危及患兒的生命安全,再加上此病遷延時間過長、易反復等特點,很容易給我國結核性腦膜炎患兒的父母帶來生活上影響和不同程度的其他困擾[6]。為了有效治療結核性腦膜炎患兒,提高患兒的臨床治療效果,改善患兒的生活質量水平,我國護理人員如果依舊采用傳統的護理模式已經無法保證結核性腦膜炎患兒的療效。本研究結合國內外先進的護理經驗,特將分階段式精細化護理[7]應用到結核性腦膜炎患兒的臨床護理中,現將研究結果匯報如下。
隨機選取2018 年1 月至11 月來我院就診的44 例結核性腦膜炎患兒為對照組研究對象,2018 年12 月至2019 年11 月來我院就診的44 例結核性腦膜炎患兒為觀察組研究對象,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觀察組給予分階段式精細化護理。納入標準:所有納入研究的患兒均符合Twaites 結核性腦膜炎臨床診斷標準,患兒年齡在0 至18 歲之間且病情穩定,能夠有能力配合研究的正常進行,患兒及家屬知情同意;排除標準:患兒存在其他先天性疾病,患兒無法完成配合,研究途中患兒因事退出。對照組患兒中男32 例、女12 例,年齡0 至18 歲,照護者:父母陪護28 例,祖輩陪護10 例,叔叔阿姨陪護6 例;觀察組患兒中男27 例、女17 例,年齡0 至18歲,照護者:父母陪護30 例,祖輩陪護8 例,叔叔阿姨陪護6 例。兩組患兒在年齡、病程和照護者等一般資料進行差異比較,沒有統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患兒應該給予常規護理,首先護士應該為患兒進行耐心的心理安慰,時刻注意患兒的心理變化,減輕患兒的心理壓力,保證其正常額配合護理工作[8]。除此之外,護理人員應該為患兒及其家屬做好健康宣教工作,詳細講解講解服藥/用藥的正確方法及注意事項/不良反應,藥物的副作用等,告知患兒及家屬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和特殊情況,做好應急處理的準備工作[9]。最后,還應該時刻指導家屬學會觀察服藥/用藥后的反應,發現異常馬上就醫,提醒家屬按時攜患兒返院復查,告知患兒及家屬養成健康良好的生活習慣,作息習慣,戒掉吸煙喝酒等不良嗜好,避免刺激患兒。
觀察組患兒應該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采取分階段式精細化護理[10],首先由科室護士長帶頭成立科室護理小組,選擇照護經驗豐富的高年資護士5 至7 名加入小組,在護士長的帶領下組織培訓和學習結核性腦膜炎相關護理知識,定期組織成員對近期出現的結核性腦膜炎問題進行討論分析,制定出合適的護理方案。之后對患兒采取以下六個階段的護理操作:首先,在患兒入科后護理小組共同商討結核性腦膜炎患兒的護理方案[11],在詳細了解患兒基本情況和具體的疾病問題之后,對患兒及家屬講解此病的具體護理過程,如何開展護理措施等內容以及可能出現的并發癥,促使患兒及家屬提前接受不良反應的發生;第二,在入科安置好患兒的當天,由護理小組組織家屬開展培訓,講解結核性腦膜炎的具體護理方案和治療方法,指導家屬如何配合我科的醫護,為患兒提供更好的治療護理環境,根據患兒的具體情況采取必要的心理安慰[12];第三,將護理小組成員進行明確分工,由專門的護理人員定期觀察了解患兒可能出現的嘔吐、惡心和顱內壓升高等不良癥狀[13],對于患兒出現的細微變化都應該做好護理記錄,及時向主治醫生匯報病情變化,以防延誤患兒病情。同時,組織患兒家屬進行一對一式護理知識培訓,針對家屬的接受能力進行具體的護理知識的相關培訓,確保每位家屬都能合理的配合醫護工作;第四階段[14],護理小組成員需要加強患兒及家屬的健康教育宣教工作,并將住院期間可能出現的并發癥/ 藥物的副作用及不良反應,對生長發育的影響/ 結核性腦膜炎可能導致的后遺癥等分次對家屬進行詳細講解,使家屬在心理上能提早做好準備,整理成冊,供家屬及患兒進行詳細的學習,以備應對緊急情況的發生。每周對患兒的治療情況和護理效果進行評估,時刻跟進和了解患兒的病情變化[15];第五,對于患兒的飲食應該結合醫生及營養師的意見為其制定個性化的飲食方案,飲食清淡,不可食用油膩不容易消化的物品,對于無法采取經口進食的,為了保證患兒的正常營養水平,可適當的加入鼻飼飲食[16],對嬰幼兒按時合理添加輔食,兒童予高蛋白,高營養,合理搭配。最后,護理小組及時通過電話等手段對患兒家屬給予及時的查問和指導,一旦發現問題及時給予糾正,患兒在出院1 個月后回院復查時,進行評估,收集數據進行分析,并給于適當的護理指導。
觀察兩組患兒的臨床護理效果,分為治愈、好轉和無效。觀察兩組患兒的生活質量,包括生理功能、社會功能、軀體角色、軀體疼痛、精神健康、情緒角色、生命活動、總體健康等8 個維度,分數越高表示生活質量越好。
用SPSS 22.0 統計學軟件對表中數據進行分析,采用χ2檢驗進行計數資料的組間比較;計量資料用±s 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 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表1 觀察兩組患兒的臨床護理效果[n(%)]
表2 觀察兩組患兒的生活質量對比,

表2 觀察兩組患兒的生活質量對比,
組別 n 生理功能 社會功能 軀體角色 軀體疼痛 精神健康 情緒角色 生命活動 總體健康對照組 44 64.12±2.09 59.87±3.77 67.76±6.11 70.22±5.22 64.65±4.72 69.66±6.54 58.87±3.88 68.55±6.11觀察組 44 86.44±2.67 88.98±4.32 64.12±6.54 86.75±6.88 91.77±4.19 96.09±6.66 88.92±4.33 92.67±5.78 t 14.903 11.443 13.767 21.088 23.566 25.112 18.657 15.665 P<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結核性腦膜炎在我國臨床患兒中以兒童更為多見[17],由于此病的致病菌為結核桿菌,該病毒很難預防,傳播速度快,傳播途徑比較多,結核桿菌一般通過血液循環侵入腦內或經其他途徑播散至腦內,進而而引起的中樞神經系統結核病[18]。通過調查臨床關于此疾病的相關情況得知,此病治愈起來比較麻煩,治療時間相對較長,加上此病多為年輕患兒,需要父母的長期陪伴,這給患兒及家屬均造成了比較嚴重的影響,干擾了家屬的正常工作時間和日常生活安排,也影響了患兒的恢復進程。國內外相關研究多次證明了分階段式精細化護理可以很好的改進患兒的臨床治療效果,提高患兒的生活質量,其中,胡錫芬[19]應用分階段式精細化護理不僅降低了造口袋患兒的并發癥發生機率,也明顯的提高了患兒的臨床護理質量;謝娟[20]則將精細化護理進一步改進應用到婦科手術患兒的臨床護理中,在降低護理過程中存在的護理缺陷的同時也提高了婦科患兒的護理配合度和滿意度。本文研究者將分階段式精細化護理經過討論和改善,并運用到結核性腦膜炎患兒的護理中,研究結果如下:實施分階段式精細化護理的觀察組患兒在護理總有效率上達到了95.45%高于對照組患兒的總有效率70.45%,差異比較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兒在生理功能、社會功能和軀體角色等八個維度的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患兒的八個維度評分,差異比較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之所以取得這種研究結果離不開分階段式精細化護理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更細致和更精準的特點。
分階段式精細化護理以分階段、精準和細膩的護理手段為結核性腦膜炎患兒提高了更加準確的護理,在我國臨床護理中值得繼續探索和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