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葉梅
(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婦幼保健院婦產科,江蘇 揚州)
產褥期是指產后在6-8 周,約42-56 天,該時間段由于各種因素的存在,導致產婦生理及心理可出現不同問題[1],將會對產后康復造成不良影響,嚴重者將會導致產后便秘、乳頭皸裂、急性乳腺炎、產后抑郁、產后感染等相關并發癥的發生[2],特別是初產婦對母嬰護理缺少了解,對其出院產后的護理至關重要[3]。本研究選擇2019 年6 月-12 月產科出院產婦作為研究對象,分別實施延續性護理就常規護理,探討延續性服務對產婦產褥期母嬰健康的影響,報告如下。
選擇2019 年6 月至12 月產科320 例出院產婦作為研究對象,均順利完成分娩者;自愿參加研究者;隨機分觀察組及對照組各160 例,兩組資料相似,見表1。

表1 兩組出院產婦資料比較
對照組當產婦分娩出院后,予以一般護理干預,即出院予以出院指導,告知產婦如何在日后進行母嬰喂養,并指導進行新生兒護理,對其實施健康教育,觀察組采用延續護理:
1.2.1 成立出院產婦延續性護理小組
由擁有豐富臨床經驗得產科醫護理人員組成產后延續性護理小組,整理產婦資料,在產婦出院前進行溝通,交換聯系方式,商定產后訪視具體情況。
1.2.2 實施產褥期延續護理培訓
延續性小組的培訓,當小組成立后,相關工作人員應對其進行培訓工作,其主要的培訓內容為護理患溝通技巧、產褥期產婦護理、新生兒健康護理,并邀請專家進行講座,內容為延續性護理的常規內容和服務方式,培訓后,進行考核,考核合格后才能進行延續性護理干預。
1.2.3 完善延續護理方式及內容
當產婦出院后開設熱線電話、定期進行家庭回訪、建立微群等多元延續方式,延續護理內容包括惡露情況、盆底肌肉鍛煉、母乳喂養、沐浴等,針對于出現黃疸的患兒應了解其情況,包括乳汁分泌、黃疸消失時間、母嬰營養等,隨后在對產婦進行乳房護理,指導其如何進行產后健康操等護理措施,并告知要避孕。當產婦和嬰兒出現不良狀態和并發癥后,要及時的與醫護人員聯系,由具有專業經驗與能力的醫師護士及時進行治療指導。對產婦的子宮收縮以及傷口恢復的狀況進行檢測,對產婦進行相關專業知識的灌輸,幫助產婦了解自我護理以及新生兒護理的相關知識與內容,提醒產婦注重飲食結構,及時對產婦答疑解惑。
①母親角色適應狀況評分[4]總分16-80。②自我護理能力(ESCA)[5],總分172。③母嬰保健知識總分100(包括情緒調節、乳房護理、母乳喂養、產后活動、產褥期衛生、會陰護理、新生兒黃疸、臍部護理、用藥及飲食等)。④護理滿意度[6]。以上各準備分值越高越好。⑤母嬰并發癥。
SPSS 13.0 統計軟件分析,計數計量資料比較采用χ2/t 檢驗。
實施延續護理干預以后觀察組母親角色適應狀況評分(58.15±11.27)、ESCA 評 分(139.28±12.09)、母 嬰 保 健 知識(92.87±2.26)、護理滿意度評分(97.34±1.09)高于對照組的(51.90.±10.28)、(120.29±13.17)、(86.37±4.98)、(92.46±3.15)(t=3.16,3.39,4.08,4.11),觀察組產褥期并發癥4.38%(7/160)低于對照組的16.25%(26/160)(χ2=5.50 P<0.05)。

表2 兩組母親角色適應狀況評分、ESCA、母嬰保健知識、滿意度評比較
產婦在這個過程中經歷身體及生殖器官、心理等的調適復原,在這個時期內,產婦的心理狀態也會經過一定的變化,是心理轉折的關鍵期[7],同時,這段時期也是新生兒生長發育的關鍵期,多方面綜合因素的影響造成自身身體狀況愈加不好,往往會引發不良心理疾病。產婦的常規護理干預模式以圍產期干預為主,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產后出血等并發癥的發生幾率,但常規護理服務只停留到產婦出院,易造成護理服務的中斷[8]。
延續性護理是基于整體護理、人文關懷理論提出的,是通過一系列行為所實施的,確保產婦在不同場合均可得到優質護理的一項護理模式[9],克服了常規護理的單一性和局限性的不足的同時保留了原有的優勢。延續性護理使護理工作從醫院延續性至家庭,可滿足整個產褥期產婦的需求,能彌補初產婦的相關專業知識,有針對性地調整產婦心理狀態以及自身護理能力,增加其信心[10],對產婦宣傳健康知識以及護理經驗,同時觀察產婦恢復情況并詳細記錄,關注其心理狀態,幫助其以良好的心態對待新生活[11]。本文觀察組母嬰保健知識(92.87±2.26)高于對照組的(86.37±4.98)(92.46±3.15)(P<0.05),說明實施延續性護理產婦正確掌握了母嬰保健知識,相應對其產后自護理能力改善,實施延續護理干預以后觀察組ESCA 評分(139.28±12.09)高于對照組的(120.29±13.17)(P<0.05)。延續性護理以產婦和新生兒為核心,把產科護理延續伸到整個產褥期,為產后康復提出了一體化解決方案避免在醫院與家庭之間出現脫節,讓產婦出院產后在家也可以享受到專業的指導、溫馨的護理,顯著減輕母親角色轉換過程中的沖突[12],觀察組母親角色適應狀況評分(58.15±11.27)高于對照組的(51.90±10.28)(P<0.05)。另外經過產褥期并發癥數據的比較,產褥期并發癥4.38%低于對照組的16.25%(P<0.05),可以看出對產褥期的產婦和嬰兒采用產后延續性護理,能夠有效降低母嬰出現并發癥的概率,有助于生活質量的提高[13]。
綜上所述,對產婦實施延續性護理,促進產褥期產婦掌握母嬰保健知識,提高了自我護理能力,更加適應母親角色,從而降低產褥期并發癥的發生,值得臨床應用[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