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仕科 劉小冰 李丹婷
摘 要:本文研究一種促進白花油茶根部生根的配方及方法,以及白花油茶枝干不同部位的選擇,并比較分析了不同部位、藥方濃度的配比、不同栽培基質對枝干快繁的影響,試圖找出白花油茶枝干快繁的最適藥方配比以及栽培基質,為完善枝干快繁技術,以及大規模工廠化生產及嫁接名優茶花品種奠定基礎。
關鍵詞:白花油茶;生長條件;生態特征;栽培技術;枝干快繁技術
中圖分類號:S88 ?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754/j.nyyjs.20200430047
1 白花油茶植物簡介
白花油茶屬于油料樹種,多生長于長江流域。白花油茶經加工可生產茶油,其主成分為不飽和脂肪酸,能夠長時間儲藏,不容易變質,此類茶油用途十分廣泛,可以加工食品。白花油茶還能用于加工化妝品,其茶殼也能用于生產加工,總體來看白花油茶有著超高的經濟價值。
2 白花油茶生長條件與生態特征
白花油茶生命力頑強,能夠適應多種土壤、各種環境。其根系通常在每年2月中旬開始發芽,3—4月根系猛長,達到高峰期,9月份進入第2個高峰期。根系具有高度的吸水、吸肥功能,而且具有一定的愈合能力與再生性能,體現出超強的頂端優勢。葉芽在每年的3月萌芽,分化繁盛時期是在每年的6—7月。成年的油茶樹營養生長、生殖生長同時存在,開花多為兩性花,一般依賴于昆蟲授粉,花期一般為10—12月,其中每年的11月份屬于花開繁盛期,通常盛開期的前2d最容易成功授粉。
3 白花油茶的枝干快繁技術
3.1 油茶豐產栽培技術
3.1.1 選擇造林地
白花油茶通常適合于山地紅壤,土壤的酸堿值要在5~6.5,海拔高度在100~500m。更喜歡陽光普照的山坡,最好是南向林地陽坡,坡度最好選擇小于25°的中下坡。
3.1.2 整地
整地方式通常包括全墾整地,適用于坡度小于15°地塊;帶狀整地,適用于坡度16~25°地塊;塊狀整地,適用于零星林地。通常在造林前的幾個月,挖掘樹坑,規格通常為60cm×60cm×50cm,將表土作為基肥填入,再施加磷肥、麩餅等。
3.1.3 快繁造林
一般選擇優良苗木品種上山造林,多為植苗造林,采用一二年生無性系嫁接苗或一年生良種實生苗。一年生實生苗高20cm以上,二年生實生苗高40cm以上。植苗造林季節主要根據各地氣候條件、苗木培育情況而定,一般在2—4月份雨季或雨季的陰天、小雨天氣造林為宜。造林密度可采用2.5m×2.5m、2m×2.5m和2m×3m 3種。植苗造林應做到“三埋一提三踩”的原則。平坡大穴,在栽植后要用松土將基莖部分堆成饅頭形,防止雨季穴土沉積水,造成水漬死亡。苗木定植深度,以超過原圃地根際1~1.5cm為宜。
3.1.4 林木撫育技術
3.1.4.1 幼林撫育
幼樹整形。在成林以后的第3年,林木高度達到70~80cm時,要抓住早春時節,將壯碩的枝干放在樹枝的周圍,除掉殘枝,對腳枝進行合理地修剪,而且要除萌。中耕除草和施肥。成林的前3a,應在春末夏初、秋季分別除草,到第4年則要在秋季除草,之后每隔3a要深挖處理,施加氮肥,適度地施加磷肥。春天要添加速效肥,注意掌握施肥量,一般每株施加50~150g;冬季則要使用長效肥,單株磷肥使用量要在100~250g,可以采用林糧相間施加的方式。
3.1.4.2 成林撫育
剪修成型。根據樹木形狀來決定修剪方式,及時除掉密集部分,留下稀疏的枝葉,大年、小年靈活調整修剪頻率,最終呈現出具有立體效果的圓頭形狀[1]。
深挖墾復,優化土壤質量。這一舉措的主要目標是提升土壤的通氣透水性能,可以選擇冬季、春季進行,以此來優化土壤的肥力,積蓄更多的水分,控制病蟲害,支持根系的深入生長,從而提高產量。具體的深度要在20~25cm,具體的方法為3a深挖1次,1a中耕1次,實際的復墾過程中要控制水土流失問題,其中低于15°的坡度要選擇全墾方式,相反則選擇帶墾、穴墾模式,可以選擇階梯式墾復。
科學施肥。施肥的目標是優化土壤肥力,從而支持苗木的健康成長。油茶本身具有“抱子懷胎”的特征,其花、果四季都贅于枝頭,需要常年施加肥料,進而達到高產、穩產的目標。應該參照土壤內部養分、油茶的生長狀態等來決定肥料的施加方式,在不同階段選擇適合類型的肥料。如,大年可以選擇磷鉀肥,小年則選擇氮肥、也可以選擇復合肥;冬季、秋季則適合選擇有機肥進行施加,春季、夏季最理想的肥料為速效肥;果實盛產的季節則適合選擇磷肥,也可以適度地添加氮肥,單株施加復合肥250g。
3.1.5 防治病蟲害
要本著“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原則來控制病蟲害,基于已有的營林技術,深入做好病蟲害監測,遇到病蟲害要在第一時間選擇生物防治方式,輔助化學防治方法,從而達到全方位防治的效果[2]。
要求弱酸性土壤,肥力中等以上。品種有普通、軟枝、大果幾大類,現在湖南有一良種,每667m2產量出油5kg,5a開始結果,8a達到高產期,可收獲60a。
3.2 白花油茶枝干促根技術
3.2.1 油茶枝干的選型
從白花油茶的植株上,選取健壯的當年生枝條,以枝條中段為好。枝條去葉,剝去附在枝干上的葉柄及皮刺,然后切成小段,每段長30~50cm不等,用水洗凈,用濾紙吸干。
3.2.2 油茶枝干的處理
選取的白花油茶枝干需完好、枝干表皮光滑,沒有任何破損痕跡。枝干的長度沒有特別限制,可以是30~60cm長短不一,枝干頂端需刀削環繞1圈,下端需放平在超凈工作臺上,用刀平直劃出1條刀痕,枝干下端環繞一周需平直及平均分布在周圍劃出6條刀痕,刀痕長度為30cm。
3.2.3 促根藥方配比與栽培基質
待枝干處理后,需對枝干用保鮮膜環繞枝干封包。促根藥方配比情況如下:花樹一號30mL、根腐靈30mL、根白金特號30mL,兌5kg水作為浸泡枝干的促根配方1號。
保鮮膜包好的白花油茶枝干的底端根據刀痕割口部位不用環包保鮮膜,將處理好的枝干浸泡在藥水中,藥水需浸過枝干的長度約為20cm,待24h后觀察白花油茶枝干頂端藥液是否浸透,如果沒有,需繼續浸泡再作處理。完全浸泡的白花油茶枝干,需保存放好,選取幼沙,要求沒有其它雜質,選取編織袋規格長、寬為20cm、30cm,裝滿幼沙,并用800~1000倍的高錳酸鉀消毒。
再將枝干插入幼沙基質穴盤,深度約為20cm,從插入基質萌發到芽長到1cm左右需要2~3周。為防止插入幼沙中傾倒、不直等情況,插入基質的過程中需對白花油茶枝干扶植。放置遮陰棚,再調配藥水,配方為花樹一號5mL、根腐靈5mL、根白金特號5mL,兌1kg水作為促根配方。定期每隔15d噴灑促根配方2號,連續2次噴灑,過程中并適時噴濕補水。
為了進行技術操作對比,還選取了2種不同技術方法進行參照對比。基質選取方面,黃心土∶沙=1∶1;海沙∶水=1∶1。促根藥水配方比方面,多效唑25ml加根腐靈25mL加5kg水作為促根配方;多效唑25mL加5kg水作為促根配方。
3.2.4 促根技術
3.2.4.1 自制園林生根肥,提高成活率
現階段,農肥研發取得進步,出現了農作物根際肥料,此肥料可以用于農作物根部,支持根系的飛速生長,從而平衡根系分布,延伸根系。由此可見,根際肥料的使用效率較高。
稻殼可以有效控制園林土壤的容重,從而全面提升土壤的透水性能,優化根系活性,以此實現根系的平穩下扎,稻殼內部的硅酸鹽含量更大,可以有效地調控樹木的抗病能力。
泥炭一般會發生微酸反應,內有大量水分,營養豐富,肥料具有高效性,且含量更大,能夠單獨用于園林培植。其促根功能顯著,也能和砂子,碳化物殼等材料混合使用,能夠優化結構,合理地調配酸堿值。
木材加工后會產生鋸末肥料,其吸水、保水性能都超強,能夠成為促根的栽培基質。正式栽培前必須對鋸末實施發酵,而且要控制發酵帶來的根系受損問題。選擇鋸末發酵,要添加1%的氮肥,并且要把握好碳氮的比例,可以加入規定的發酵菌種,再憑借特殊的發酵流程,最后形成生物黃腐酸。
3.2.4.2 使用商品促根肥,促進枝干快繁
根據園林的日常生產,一般從2大方面獲取促根肥料,自主調配的肥料和商品肥料。其中,前者成為優選,這是因為自主調配的肥料經濟實惠,而且商品肥供應經常短缺,但自主調配配料也存在諸多問題,而且其質量也難以確保,這就為林地生長帶來一些不穩定因素,要盡量選擇質量穩定、來源安全的肥料,并且任何促根肥料的使用,都必須經酸堿值檢測。選擇商品肥料,雖然需要投資,但其品質有保證,更加安全穩妥。
4 結語
通過對白花油茶的枝干快繁技術分析與傳統的方法相比,不需要選取有芽的苗木作為母本,簡化了選取母本的繁復技術操作。枝干的選取比較簡單便捷,基本上任何一個部位都可以作為繁殖母本個體,節省了操作時間,而且還省去了后續處理母本的細節。采用本技術不但能使白花油茶枝干的生根率得以提高,而且還能提高新梢生長量。該技術操作簡單,在促進生根快繁的同時,還有效促進白花油茶的嫁接成活率,克服了傳統苗插的繁復以及難以促進苗木生長的缺陷等問題。在國內外發展前景可觀,有很好的市場開拓價值。
參考文獻
[1] 李玉輝.油茶的整形修剪技術應用分析及研究[J].綠色科技,2018(11):63-64.
[2]束慶龍.中國油茶栽培與病蟲害防治[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09.
(責任編輯 常陽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