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紅艷
摘 要:鄂爾多斯市鄉村旅游資源豐富,大力發展鄉村旅游是推動鄉村脫貧致富、實現鄉村振興的有效方式和重要動力。本文從鄂爾多斯市鄉村旅游扶貧的實際情況出發,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總結了鄂爾多斯市目前鄉村旅游扶貧取得的成效,并分析了其在鄉村旅游扶貧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在此基礎上從編制鄉村旅游專項規劃、鄉村旅游基礎設施建設、鄉村旅游政策支撐、鄉村旅游宣傳促銷、鄉村旅游社區參與及人才培養5個方面進一步探索了鄂爾多斯市鄉村旅游扶貧創新發展的新模式,以期能對鄂爾多斯市未來鄉村旅游發展、脫貧致富、實現鄉村振興提供一定的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鄉村旅游;旅游扶貧;鄉村振興;鄂爾多斯市
中圖分類號:[S-9] ?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754/j.nyyjs.20200430054
2017年10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并且提出了“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1]。可見,沒有農村地區的脫貧,就沒有鄉村振興,解決鄉村的貧困問題是鄉村振興的根本目標。鄉村旅游因其在解決“三農”問題方面發揮的作用及效果越來越明顯,而成為推動貧困地區脫貧致富以及實現鄉村振興的有效方式和重要動力。近年來,鄂爾多斯市按照“旅游發展帶動扶貧開發,扶貧開發促進旅游發展”的思路,抓住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機遇,按照鄂爾多斯市脫貧攻堅總體要求,積極開展旅游扶貧,大力發展鄉村旅游,帶動農牧民脫貧致富,取得了較好成效。今后,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鄂爾多斯市應進一步探索鄉村旅游扶貧創新發展的新模式,推進鄂爾多斯市鄉村旅游扶貧的轉型升級、提質增效,使其在鄉村振興中發揮更好的作用,進一步增強鄂爾多斯市脫貧攻堅工作的持續性和有效性。
1 鄂爾多斯市鄉村旅游扶貧措施及成效
近年來,鄂爾多斯市將鄉村旅游作為農村牧區脫貧致富以及實現鄉村振興的有效途徑和手段,采取各種措施大力推動鄉村旅游與旅游扶貧工作的開展,取得了顯著成效。
1.1 加大政策、資金的扶持與保障
為扎實推進鄉村旅游扶貧和推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鄂爾多斯市先后制定印發了《鄂爾多斯市旅游扶貧工作方案(2018—2020)》、《關于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和《鄂爾多斯市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0年)》等政策文件,強化政策引導、扶持與保障。頒布施行《鄂爾多斯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產業振興資金扶持辦法(試行)》,提出重點扶持鄉村旅游等產業,并對鄉村旅游等產業的項目管理、資金管理、風險管理作了明確規范。目前,鄂爾多斯市已設立5億元產業振興專項扶持資金,支持鄉村振興產業發展。此外,鄂爾多斯市還強化社會幫扶,開展“百企幫百村”活動,全市包括旅游企業在內的784戶企業結對幫扶689個嘎查村,累計落實幫扶資金達3.44億元,確保脫貧工作成效。
1.2 因地制宜采用多種鄉村旅游扶貧模式
鄂爾多斯市高度重視鄉村旅游在旅游扶貧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的重要作用,因地制宜,突出特色,采用了政府主導、示范帶動、農旅融合、景區帶動、企業帶動等多種行之有效的模式,大力推動鄉村旅游扶貧工作進展。如,烏審旗和伊金霍洛旗是原農業部和國家旅游局命名的“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旗(縣)”,二者充分發揮自身在鄉村旅游扶貧和實施鄉村戰略中的示范帶動作用,依托自身鄉村旅游優勢資源,大力發展鄉村旅游。據鄂爾多斯市文化和旅游局統計,2019年,烏審旗鄉村旅游累計接待游客55萬人次,同比增長16%,實現旅游收入4.5億元,同比增長15%,直接解決農牧區剩余勞動力900余人的就業問題,星級接待戶戶均增收18萬元,吸納了鄉村旅游從業人員1600多人。伊金霍洛旗鄉村旅游接待游客137.6萬人次,同比增長10%,實現旅游收入1.3億元,同比增長11.5%,鄉村旅游從業人員5000多人,輻射帶動2.5萬名農牧民致富。截至目前,鄂爾多斯市鄉村旅游扶貧成效顯著,據統計,全市現有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旗區2個(烏審旗、伊旗)、示范點5個(九城宮、水鏡湖、萬通生態園、薩拉烏蘇、天福祥生態園),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1個(巴圖灣村),市級鄉村旅游示范村49個,自治區星級鄉村旅游接待戶71家(其中,五星級16家、四星級30家、三星級25家),市級鄉村旅游示范戶186家,各類鄉村旅游經營戶830余戶,直接從業人員近1萬人,形成了生態觀光、農牧事體驗、休閑度假、民俗節慶等特色鄉村旅游品牌[2]。
1.3 加強地方文化與鄉村旅游相融合
鄂爾多斯地處北方游牧文化和中原農耕文化的交融之地,以蒙古族為主體的蒙漢各民族文化在這里匯聚和傳承。鄂爾多斯在發展鄉村旅游中,充分發掘、利用特色鮮明的地域文化,將地方文化與鄉村旅游相結合,充分發揮了地方文化在旅游扶貧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的積極作用。如,烏審旗是中國鄂爾多斯歌舞之鄉,2019年又被文化和旅游部命名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烏審旗在充分展示鄂爾多斯蒙古族民歌、舞蹈、民俗風情的同時,還成功打造了畢立貢倉蒙古文書館、牧人牧家樂蒙古傳統用品展覽館、蘇力德文化牧家樂名人藝術館等10余個鄉村旅游展覽館。隨著鄉村旅游的發展,傳統手工藝產品也走向旅游市場,阿拉騰莎民族銀器、根雕、蒙古族刺繡、蒙古族服飾等成為游客喜愛的手工民族文化商品,在弘揚傳統民族文化的同時,取得了一定的旅游經濟效益。
1.4 發揮鄉村旅游節慶活動影響力
鄂爾多斯市十分重視舉辦各類鄉村旅游文化節慶活動,讓鄉村旅游節慶活動在旅游扶貧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充分發揮宣傳作用,為鄉村旅游發展“聚人氣,造聲勢”。2019年,鄂爾多斯市先后舉辦了達拉特旗黃河幾字灣開河旅游節、準格爾第五屆鄉村旅游杏花節、伊金霍洛旗第四屆鄉村旅游文化節、第十二屆鄂爾多斯蒙古族民風民俗旅游風情節、鄂爾多斯“中國農民豐收節”暨第六屆鄂爾多斯美麗鄉村文化節等鄉村旅游節慶活動。全市包括民族民俗文化觀賞體驗、農牧家樂美食品嘗、農牧民生產生活、農牧業休閑戶外運動和紅色旅游教育等60余種鄉村旅游活動,極大地聚集了人氣,展示了全市鄉村旅游的特色風采和在旅游扶貧和鄉村振興中的作用,宣傳了全市的鄉村旅游,促銷了鄉村旅游產品,帶來了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1.5 完善鄉村旅游基礎設施建設
1.5.1 加強鄉村道路交通基礎設施建設
從項目、資金、政策等方面向扶貧重點旗縣傾斜,更加注重農村公路建設品質和服務水平的提升,全力推進農村公路建管養運協調發展。目前,已實施通村油路、旅游路、聯網路832.6km,達拉特旗、準格爾旗進入自治區僅有的5個首批全國“四好農村路”示范縣行列,伊金霍洛旗成為自治區3個“四好農村路”示范縣之一。實現了貧困地區國省干線公路網絡全覆蓋,有效帶動了特色種養業、農村電商、客貨運輸、鄉村旅游等產業的蓬勃發展。此外,鄂爾多斯市還在全域范圍內構建了“黃河人家風景道”、“草原牧鄉風景道”、“峽谷山村風景道”、“大漠孤村風景道”4條鄉村風景道[2],串聯整合周邊景區景點,帶動區域相關產業發展。
1.5.2 強化鄉村公共基礎設施建設
2019年,鄂爾多斯市文化和旅游局重點對扶持的13個旅游扶貧重點村在旅游廁所、標識標牌、停車場、游客咨詢中心等公共基礎設施建設進行資金支持。并且在全市境內高速公路沿線增設65塊旅游交通標識標牌,通過完善旅游導引系統,從而提升旅游扶貧景區(點)的可進入性。另外,全市新建蘇木鄉鎮生活污水處理廠9處,完成廁所改造42695戶,農牧區的鄉村人居環境得到極大整治。
1.6 加強鄉村旅游人才培訓
鄂爾多斯市通過舉辦鄉村旅游培訓班、旅游產業扶貧與鄉村振興培訓班、京蒙扶貧協作人才培訓班,采用理論培訓、現場教學、經驗交流等多種方式,對市旗兩級文化和旅游局、A級景區、星級飯店、鄉村旅游扶貧重點嘎查(村)、農牧家樂代表等進行培訓。通過培訓,不僅開闊了學員們的視野、拓寬了思路,增強了彼此間的交流溝通和相互學習,而且還進一步提升了涉旅企業、旅游行政機關扶貧工作水平和重點嘎查村負責人依靠旅游帶動農牧民脫貧致富的能力。
2 鄂爾多斯市鄉村旅游扶貧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鄂爾多斯市大力發展鄉村旅游,充分發揮了鄉村旅游在旅游扶貧和鄉村振興中的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2.1 鄉村旅游發展專項規劃編制工作滯后
目前,鄂爾多斯市組織編制的《鄂爾多斯鄉村旅游發展暨旅游扶貧專項規劃》還未完成。由于缺少相關鄉村旅游及旅游扶貧專項規劃的指導,鄂爾多斯市鄉村旅游發展過程中存在盲目發展、跟風而上、重復建設、缺少自身特色和文化內涵、難以吸引人氣、難以可持續發展的問題。
2.2 鄉村旅游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滯后
鄉村旅游示范嘎查村和旅游扶貧重點嘎查村的水電路訊,特別是垃圾污水處理等基礎設施和旅游服務中心、旅游廁所、停車場以及旅游標識等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工作有待進一步加強。
2.3 土地流轉難,資金投入不足
盡管鄂爾多斯市在發展鄉村旅游中努力落實相關政策措施的落地,但仍然存在土地流轉難,用地手續批復難,建設用地指標緊缺和建設資金短缺的問題。
2.4 多種鄉村旅游宣傳和營銷渠道未建立
鄉村旅游的宣傳和營銷還基本停留在傳統的宣傳和營銷方式上,互聯網線上線下等多渠道宣傳和營銷體系還沒有建立。對鄉村旅游在旅游扶貧和鄉村振興中的重要作用和典型經驗,宣傳推廣不夠。
2.5 鄉村旅游管理和服務人才匱乏,服務水平和服務質量亟待提高 ?鄉村旅游的行業指導和管理是市旗兩級文化和旅游局,但具體的管理者主要是蘇木鄉鎮干部,對旅游扶貧和鄉村旅游在鄉村振興工作中的重要性認識還存在差距,業務不熟悉,專業性不強。鄉村旅游從業人員主要是當地農牧民,對鄉村旅游發展缺少全面的了解和認識,高素質、專業化的鄉村旅游管理和服務人才極度匱乏。
3 鄉村振興背景下鄂爾多斯市鄉村旅游扶貧創新發展的新模式 ?目前,鄂爾多斯市鄉村旅游扶貧工作還存在諸多問題,在鄉村振興戰略的背景下,鄂爾多斯市應立足于鄉村旅游現有的基礎和條件,根據旅游發展規律,創新鄉村旅游扶貧發展模式,進而實現本市鄉村旅游扶貧的可持續發展以及鄉村振興戰略的實現。
3.1 加快編制鄉村旅游發展專項規劃
加強對鄉村旅游在旅游扶貧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的工作指導。要認真貫徹落實好2016年中央1號文件精神,按照發展具有歷史記憶、地域特色、民族風情的特色小鎮,建設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韻的魅力村莊和宜游宜養的要求,因地制宜規劃發展鄉村旅游;要按照《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快旅游業發展的意見》中實施鄉村旅游富民工程的要求,加強對鄉村旅游在旅游扶貧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的工作指導;要按照《內蒙古自治區促進鄉村旅游發展提質升級行動方案(2018—2020)》的要求,因地制宜,圍繞特色資源和市場需求,注重“旅游+”全面發展,注重產業深度融合,做好《鄂爾多斯鄉村旅游發展暨旅游扶貧專項規劃》。要注重傳統村落和特色嘎查村保護利用,保護好游牧文化和農耕文化的遺跡,特別是對已經確定的全市24個鄉村旅游發展重點嘎查村,摸清現狀,尤其要理清鄉村旅游發展重點嘎查村的發展條件、資源情況,找準發展鄉村旅游的結合點,規劃開展旅游扶貧和推助鄉村振興發展的路徑和措施,科學指導開發多種形式的鄉村旅游產品,走特色化、差異化、品牌化發展之路,更好地發揮鄉村旅游在旅游扶貧和鄉村振興中的作用,為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貢獻力量。
3.2 加快鄉村旅游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的建設
加快鄉村旅游特別是已經確定的全市鄉村旅游重點嘎查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的建設,不斷提升服務水平。要從鄂爾多斯市的實際出發,在進一步加強水電路訊特別是垃圾污水處理等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重點加強和提升公共服務設施的建設,特別是加強和提升公共廁所和游客服務中心、停車場及旅游標牌等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按照原國家旅游局等12部委制定并印發的《鄉村旅游扶貧八大行動方案》,特別加強已經確定的全市24個鄉村旅游扶貧重點嘎查村和示范戶公共環境的整治工作,與美麗鄉村建設緊密結合起來,生態優先,綠色發展。
3.3 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的文件精神
認真貫徹落實好關于鄉村旅游發展與旅游扶貧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一系列文件精神,加強政策支撐。土地是鄉村旅游發展最基礎和最為重要的生產要素之一,資金是發展鄉村旅游最重要的資本保障。要針對土地流轉難、資金投入不足等制約鄉村旅游發展的瓶頸問題,認真貫徹落實好中央、各部委和自治區關于鄉村旅游發展的一系列文件精神,特別是原國土資源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旅游局《關于支持旅游業發展用地政策的意見》,保障鄉村旅游發展用地供應,貫徹好旅游新業態用地政策,加快土地流轉與合理使用。要在爭取國家、自治區鄉村旅游扶持資金的同時,統籌整合市內涉農資金,建議建立鄂爾多斯市鄉村旅游發展扶持基金,通過資金扶持、貸款貼息等方式,扶持鄉村旅游發展,鼓勵鄉村旅游在旅游扶貧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更好地發揮作用。要充分發揮鄂爾多斯市優質企業眾多的優勢,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到農村牧區投資,發展壯大鄉村旅游,投身旅游扶貧和鄉村振興工作。
3.4 多渠道加大對鄉村旅游與旅游扶貧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宣傳力度 ?充分利用傳統和現代傳播手段,多渠道加大對鄉村旅游與旅游扶貧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宣傳力度,增強推廣效果。要形成合力,建立“政府、媒體、企業、中介”四位一體的鄉村旅游與旅游扶貧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宣傳體系,實現聯動機制,推廣典型經驗;要進一步充分挖掘農村牧區的文化、民俗和生產生活元素,辦好傳統特色節慶活動,將旅游與農牧民生產生活參與、文化體驗、戶外運動、休閑康養等有機結合,大力集聚人氣和商氣;要特別重視和利用互聯網,結合傳統營銷方式,做好線上線下宣傳策劃、制作和包裝,借助智慧旅游平臺,做好鄉村旅游活動項目和產品的線上銷售、預訂、結賬等,提高鄉村旅游宣傳和營銷水平。
3.5 推進鄉村旅游社區參與及人才培養
鼓勵和引導大學生、農牧民為鄉村旅游扶貧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做貢獻。要按照《十三五旅游人才發展規劃綱要》,注重鄉村旅游專業人才在發展鄉村旅游與旅游扶貧和實施鄉村振興中的重要作用,加大對現有鄉村旅游管理和服務人員的培訓力度,提升其服務意識和管理能力,促進其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要在注重引進旅游管理和服務專業人才參與當地鄉村旅游發展工作的同時,特別注重加強本土人才的培養,鼓勵和引導回鄉大學生和農牧民在家鄉的鄉村旅游與旅游扶貧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做貢獻。要特別在旅游扶貧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加強扶貧扶智工作,治貧先治愚。充分發揮農牧民的鄉村旅游主體作用,樹立其主人翁意識與社區參與意識,教育和引導農牧民真正從思想上轉變觀念,從行為上自覺主動參與,改變舊的陳規陋習,激發創業創新活力,讓農牧民成為推動鄉村旅游可持續發展的真正主人,共享鄉村旅游發展與旅游扶貧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所創造的豐碩成果,形成合力,推動鄉村旅游健康、持久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DB/OL].共產黨員網,http://www.12371.cn.2017-10-18.
[2]鄂爾多斯市文化和旅游局.鄂爾多斯:文旅融合助力精準脫貧凝心聚力打贏脫貧攻堅[DB/OL].內蒙古新聞網,http://travel.nmgnews.com.cn.2019-10-21.
(責任編輯 賈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