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光榮
摘 要:葉圣陶在《習慣成自然》一文中寫道:“習慣養成得越多,那個人的能力越強。我們做人做事,需要種種的能力,所以最要緊的是養成種種習慣。”
教育孩子的第一任務就是培養孩子的好習慣。兒時養成的好習慣對人的一生具有決定性意義。好品質、好習慣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需要長時間的培養、教育。在孩子世界觀尚未定型前,我們的家長、教師要給予孩子更多的情感關注、習慣培養、行為訓練;培養孩子積極向上的心態、陽光健康的心理、嚴謹的學習態度、刻苦探究的精神。
關鍵詞:好習慣;自覺性;專注力
教育孩子的第一任務就是培養孩子的好習慣。兒時養成的好習慣對人的一生具有決定性意義。好品質、好習慣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需要長時間的培養、教育。在孩子世界觀尚未定型前,我們的家長、教師要給予孩子更多的情感關注、習慣培養、行為訓練;培養孩子積極向上的心態、陽光健康的心理、嚴謹的學習態度、刻苦探究的精神。
一、家庭習慣培養的重要影響
家庭是兒童的第一課堂,家庭內父母的習慣將會直接影響孩子的相應習慣。孩子的習慣、人生觀、價值觀都將在家庭教育中逐步成型。要堅持做到“教育孩子,首先教育自己”,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要首先做到,要求孩子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真正把“說教”變成“身教”,在潛移默化中,在細雨潤物中,把孩子的好習慣逐漸培養起來。只有這樣,孩子良好習慣的養成才不是一句空話,而是實實在在的現實,孩子的美好人生也會由此起航。
二、好習慣能動性分析
人的成長是有規律可循的,我們要遵循客觀規律,科學地加以設計,使一個自然人健康地成長為合格的適應社會發展并有所作為的社會人。不管什么樣的動作,要想成為習慣,就需要不斷重復,這樣才能使其成為自然反射動作。
這就是主觀能動性發揮了作用,當我們反復地強化、訓練、鞏固,人的意識成為一種本領,就會作為一種無形的力量。堅持下去,習慣就成為指揮人們使用一種物質的東西去作用于另一種物質的東西了,從而引起事物的變化,這種好習慣的力量就變成了人的主觀能動性,從而自覺、主動、積極地去實踐了。
三、好習慣的養成
積極鍛煉、按時起居、合理膳食,良好的生活習慣是孩子健康成長的基礎。良好的行為習慣包括文明、積極的生活態度,良好的行為舉止,與人和周圍事物良好相處的行為方式,做事專心,有始有終。良好的習慣是孩子學業成功的基石。良好的人際交往習慣主要包括禮貌待人、尊重他人、能夠平等地與他人交往,掌握一定的交往技巧。
四、隔代人教育在習慣養成過程中的定位
(一)定好位,善其責
父母是親子教育的主角,祖輩是親子教育的補充,要明確彼此的角色,各自承擔自己的責任,不錯位、不越位。祖輩不要過多干涉父輩的育兒方式方法,年輕的爸爸媽媽只有在親自照料寶寶的過程中,才能體會到為人父母的幸福與疲累,更多地理解老人,更用心地照顧孩子。年輕父母也不要排斥、不屑老人的經驗,有些經驗很實用。
(二)越代溝,善其言
祖輩和父輩要相互學習,共同學習,換位體會對方的正面意圖,在積極主動的互動與交流中彼此理解,彼此尊重,跨越“代溝”障礙,一家人相處得更加融洽,而不是彼此壓抑或者是爆發。
(三)樹家風,善其行
從兩人世界到三口之家,再到三代同堂,這樣的家庭結構變化,的確令人不太好適應,特別是三代同堂家庭中的父母親之間,本就存在不同地域的風俗習慣,好多祖輩還要適應融入大都市的生活節奏,這種情形下共同制定家庭教育觀和價值觀,不僅有利于孩子的成長,對于祖輩與父輩的融合也是一個有力的推動。良好的家風是隔代教育成功的基礎,也是家族生命力量的傳遞。
2020年的春天,一場突如其來的病毒完全打亂了學生的學習時間,學生居家學習這段時間,更應該注重習慣的養成,做好如下七個方面至關重要。
1.環境
疫情前,學生集中在教室上課,學習環境一樣,現在,一千個家庭就有一千種環境。安靜良好的學習環境更容易提高學習效率。
2.自覺性
很多學生聽說網課就竊喜,因為鞭長莫及。以前上課,學生坐在老師的眼皮底下,現在,教師學生分離,很大程度依賴學生自覺,自覺性的根,是榮辱觀和好勝心,自覺性強的學生對成績、前途更在意,會更主動的學習。
3.專注力
專注是一種能力。教室環境更純粹,只有課桌黑板和講臺。在家上網課,會有更多的外界影響因素。需要鍛煉學生的專注力,不被外界影響學習。
4.做筆記
在教室上課,學生隨時可以拾漏補遺。現在,回放和筆記就成了唯二的知識記憶。筆記重要,但不是所有的知識都要用筆記,有些還要用心記。所以,筆記這件事,最講究輕重緩急。兩件事兒很重要:記什么,不記什么;什么時候埋頭記,什么時候抬頭聽。
5.聽講
聽講能力的差別可以導致學生學習效率事倍功半或事半功倍。網課來了,在沒有老師監督的課堂,學生聽講能不能抓取重點,會不會心隨眼動,直接影響了他的聽講效率。
6.親子關系
良好的親子關系能有效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同一個屋檐下,父母避不開孩子,孩子也避不開父母。親子關系要融洽,既需要孩子感念親恩,更需要父母自帶光芒。只要能讓學生從心底欣賞父母,父母才能更好的引導和監督孩子學習!
7.家規
平時學生都被家長寵壞了,上網課時既不自覺也無敬畏,學習效率低下,這時家規就該嚴肅登場。國有國法,校有校紀,家有家規,家長必須主持賞罰。
參考文獻:
[1]胡琳.新課程背景下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J].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