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芳英
摘 要: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對于我國未來的發展非常重要,也越來越成為社會重點所關注的主要問題。其中以聾童為代表的殘疾人青少年如何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個人能力素質,不僅僅需要教師和父母的特殊關照,同時也需要全社會共同的幫助和樂觀積極的引導。對于隴南市武都區的聾童教育現狀,不僅僅有我們需要值得學習的地方,同時在針對問題的處理方面也有一定的經驗可談。
關鍵詞:聾童教育;心理引導;問題解決
我們每一個人都有必要的責任去關愛聾童未來的成長和發展。從教育著手,給予他們與正常兒童一樣的看待態度。讓他們忘記聽力和言語能力等條件的限制,能夠自信且陽光的面對生活是非常重要的。因為聾童所占的人數位于我國殘疾兒童總數的前列。我們要鼓勵他們用向上的心態去看待自己,去正確認識社會中所發生的事情,以此形成一個健康的心理狀態。從教育的各個方面開始滲透,最重要的還是要引導他們進行一定的心理問題解決,讓他們能夠自尊自愛并且自信。而如何采用正確的引導方法,使他們接受成功的教育,需要我們從問題出發正確看待。
一、正確看待現狀問題
從調查中不難發現,越來越多的教育重視程度聚集到了學生身上。而學生本身問題所存在的主要方面是心理問題。因為社會快速發展的變化以及人際關系等多種因素的影響,許多學生往往存在怯懦現象。對于聾童而言,他們往往會出現不自信的個人否定狀態,如果教師不能夠在心理問題上進行一定的重視和引導,對于學生未來的成長是有非常大的影響的。在對隴南市武都區聾童的調查過程中,雖然許多政策已經對于聾童自身的受教育權利起到了保障性的引導和支持,但是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已經有一部分的隱形條件控制了教育資源不平等的阻礙發生。比如說在對聾啞兒童本身家庭和教育事業的扶持過程中,存在一定的輕視態度;政府的引領作用在一線并不能得到貫徹的落實;許多學校和社會機構的合作力度還是不相匹配;相關的法律法規在落實的情況中,依舊有一些的問題,無法達成高的效率。但是隴南市武都區的一些學校在聾童的教育支持上還應從以下問題著手看待,首先便是師資力量。無論是何種學校在相互聯系的過程中,我們一定要采用專業性的特殊人才,讓教師能夠發揮自身的力量去教育和培訓他們,讓聾童通過學校同樣能夠滿足自身的教育需求。其次,教育經費不匹配。許多學校所成立的設施條件是不夠完善的。聾童自身的需求如果不能夠得到完善,他們的身心發展會受到一定的影響,無論是現代化的教育設備,還是有效的教育氛圍和水平。第三,相關的課程設置不合理。雖然聾童在進行課程引導的過程中,應該與同類義務教育的課程相一致,但是真正實施起來不僅沒有一定的課程設計,在過多的計劃課程過程中也體現出了一定差別性的存在,對于聾童自身的心理素質無法起到良好引導。
二、聾童心理教育對策
隴南市武都區為了更好地引導聾童有一個健康的心理狀態,他們從以下兩個主要做法中進行了一定的改進。
(一)創造溫馨環境
首先便是為聾童創造出溫馨的引導環境。聾童由于自身身體上的缺陷,他們并不是不信任他人的存在,而是無法在同樣的生活學習環境中感受到自我健康的心理。不自信的心理狀態也讓他們無法光明且自由地敞開心中的大門。在這方面,教師可以和聾童一起去創造、設計自身所喜愛的學習環境,引導他們去種植綠植,引導他們去構建自己的生活,讓他們敢于說出自己內心的想法,讓他們因為別人的關心和引導能夠將心情隨時隨地的展示出來,同時我們可以為聾童創造一個屬于他們自己的房間,讓他們有心事的同時勇敢地表達心中的苦悶。讓他們慢慢的接受與他人的訴說,去交往更多的朋友,和老師、同學一起創設屬于自己的溫馨環境,讓他們越來越充滿信任的去找到屬于自己的朋友圈,在心理方面首先給予一個釋放的平臺和空間。
(二)設計主題活動
心理問題如果一旦出現不能夠良好地解決會導致學生將自己過度的保護起來。隴南市武都區在進行聾童心理狀態引導的過程中,許多教師積極采用為學生去創造一定的主題活動的方法進行引導。讓聾童在參與各種游戲設計的過程中去釋放自己的壓力,他們在心理和情緒上便可以得到一定的舒緩。比如說許多教師為了引導聾童能夠積極的接觸大自然,在進行引導的過程中會邀請他們進行更多活動的積極參與。讓他們走到公園、動物園等多個室外的環境中去體驗趣味的游戲,和同學一起開心地在運動中釋放自己的負能量,使他們的心理壓力在教師和朋友的引導中能夠積極地釋放。
三、結語
總之,辯證的去看待聾童自身的健康發展,我們要居安思危,不能夠有一絲懈怠。對于現階段隴南市武都區聾童本身教育現狀的可借鑒之處和問題的存在,我們要審視看待。因為聾童自身心理健康比身體健康更應該得到關注和引導。我們要引導學生不能夠因為同學身體上的缺陷給予他們錯誤想法,應鼓勵聾童走出自卑情緒,讓心理問題不再成為問題。。
參考文獻:
[1]周丹.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問題表現及對策的研究[J].科技風,2019(08):256.
[2]王晶.居安思危危自小有備無患患可除———小學生安全和心理教育芻議[J].中國校外教育,2019(08):47+52.
[3]李雪.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中家校合作策略的相關研究[J].名師在線,2019(08):91-92.
[4]張海鐘.情緒是心理健康的根本標志———評心理衛生和心理教育活動中的情緒消滅論[J].遼寧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02):5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