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平

【摘要】目的:研究瀉心湯隨證加減治療慢性胃炎并胃潰瘍的臨床療效。方法:選取2019年11月到2019年11月期間,在本院確診患有慢性胃炎并胃潰瘍患者70名,隨機將患者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實驗組采用瀉心湯隨證加減對慢性胃炎進行治療,對照組服用西藥進行治療;治療一段時間后對患者的痊愈情況進行統計分析,探究瀉心湯隨證加減藥物是否能有效治療慢性胃炎。結果:實驗組總有效率為 85.71%,對照組為 71.43%,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結論:中藥瀉心湯隨證加減相較于西藥有更好的治療效果,在臨床上值得進一步推廣使用。
【關鍵詞】瀉心湯;慢性胃炎;胃潰瘍;臨床療效
【中圖分類號】
R192.3?【文獻標識碼】
B【文章編號】2095-6851(2020)05-079-01
慢性胃炎是消化系統的常見病,占胃鏡檢查患者的85%左右。當患者患有慢性胃炎時,會出現抗酸情況,嚴重時引起胃潰瘍和胃癌等情況。西藥主要尋求包括質子泵抑制劑的治療藥物,但由于藥物副作用,治療效果較差[1]。深入的中藥研究結果表明,中醫治療并結合西藥的基礎上能快速緩解癥狀,大多數中藥在消除藥物副作用以及根治疾病是杰出的[2]。瀉心湯隨證加減為 “傷寒理論”典型治療藥物,是治療慢性胃炎的代表中藥[3]。本研究于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在我院收治慢性胃炎和胃潰瘍患者70例,采用瀉心湯隨證加減治療,并與西藥治療結果進行比較,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研究選取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至我科就診,并同意接受中西醫結合治療或西醫治療的70例慢性胃炎并胃潰瘍患者,納入標準:(1)年齡17~74歲,性別不限:(2)慢性胃炎診斷按照《中醫藥研究指南》的診斷標準,胃潰瘍診斷符合《中西醫臨床》的標準;排除標準:(1)合并嚴重心肺、腎等器官受損;(2)食管炎;(3)精神不穩定以及不配合的人。使用隨機數表法將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兩組,每組35例。其中實驗組女性16例,男性19例,年齡21~71歲,平均年齡(47±6.84歲),病程為2~8年,平均患病時間為(6±2.33)。對照組男性18例,女性17例,年齡23~72歲,平均年齡為(46±7.93歲),病程為2~9年,平均患病時間為(5±3.18)。兩組一般數據比較無明顯差異(P>0.0 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實驗組采用瀉心湯隨證加減治療,配方為:半夏 15g,黃芩9g,干姜6g,黨參7g,黃連3g,大棗6g, 炙甘草6g。加減變化:兼肝氣犯胃,痰濁上逆,見嘔逆 劇甚,心下痞硬,噫氣不除者,加蘇梗、旋覆花。濕阻氣 滯,見胸脅脹痛著,加香櫞、佛手、延胡索。泛酸加瓦楞 子。食滯胃腸,消化不良者,加山楂、神曲、麥芽。納差 不欲食,加石菖蒲、佩蘭。伴幽門螺桿菌陽性者,加蒲公 英、地榆。便秘者,加酒大黃。痛甚者,加徐長卿、丹參。
對照組采用西藥進行治療,包括腸溶液囊(四川科制藥股份有限公司生產,國家醫學,H2 00 33 65 5) 20毫克,分散片(陜西通達藥行業生產有限,國家醫學 H 004 0 92),平均每日2次。
1.3?效果評價
愈合:基本消除臨床癥狀,胃鏡檢查胃粘膜基本恢復正常;好轉:臨床癥狀消失或減輕,胃粘膜充血潰瘍等改善明顯。無效:胃鏡檢查并未發現任何好轉。
1.4?統計學處理
應用 SPSS 13.0 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分析, 計量資料用x±s的形式表示,采用 t 檢驗,計數資料用χ2檢驗,P< 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實驗組總有效率為 85.71%,對照組為 71.43%,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 1。
3?討論
慢性胃炎并胃潰瘍是常見病,西醫認為該病由幽門螺桿菌感染,主要由環境、飲酒、飲酒等因素造成發病,感染幽門螺桿菌是誘發胃炎并胃潰瘍的原因。如果能采取有效方法去除幽門螺桿菌,能減輕胃粘膜炎癥[4]。西醫理論指出,不良飲食習慣和胃粘膜防御功能下降是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質子泵抑制器是一種常見的藥物,可抑制胃酸的分泌,從而提高抗菌藥物的活性[5]。但現階段西藥治療效果不理想,易引起患者出現不適癥狀。慢性胃炎在中醫上屬于“胃痛”的范疇,病機虛實不一,原因主要是外部寒冷侵入機體的胃,飲食不規律,脾胃虛弱,等造成胃病[6]。
漢代醫生張仲景“傷寒理論”的“三腹瀉心湯”由黃連、黃氣、人參、干姜、甘草共7味藥組成,主要治療傷寒。后來用來治療各種胃病,尤其是由幽門螺桿菌引起的相關胃炎,可減輕臨床癥狀,減輕炎癥。臨床再按病相結合的原則辨證結合用藥,治療慢性胃炎療效顯著[7]。
在這項研究中,發現實驗組對于治療該病的總效率為87.69%,對照組為72.58%,實驗組明顯高于對照組,表明中藥治療慢性胃炎有更好的臨床療效。但中藥治療仍存在煎劑難、不易攜帶等問題,患者因各種原因長期不能服用,給臨床治療帶來一定難度。據現代藥理研究證實,黃連,黃疸,蒲公英和其他生魚片,有一定緩解效應,而木香,殼牌和其他藥物可增強胃腸平滑肌蠕動,具有類似胃腸動力藥。
綜上所得,中藥瀉心湯隨證加減相較于西藥有更好的治療效果,在臨床上值得進一步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張潤華. 柴胡疏肝散合半夏瀉心湯加減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的療效分析[J]. 大醫生, v.3;No.14(Z1):93-94.
[2]?李琴. 半夏瀉心湯加減治療慢性胃炎的臨床療效探討[J]. 心理月刊(08):221.
[3]?魏智林, 陳國凱, 趙都, et al. 西藥聯合半夏瀉心湯加減治療慢性胃炎濕熱證36例臨床觀察[J]. 中國民族民間醫藥, 2018, 27(23):114-116.
[4]?劉凱. 半夏瀉心湯加減治療慢性胃炎并潰瘍性結腸炎的臨床效果觀察[J]. 智慧健康, 2018(11).
[5]?張緒峰. 半夏瀉心湯加減治療脾虛濕熱型慢性胃炎的臨床效果觀察[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04):65-66.
[6]?韓振杰. 半夏瀉心湯加減治療慢性胃腸病的療效分析[J]. 中國醫藥指南, 2013(8):606-607.
[7]?舒明泉. 半夏瀉心湯加減治療脾胃濕熱型慢性胃炎218例[J]. 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 20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