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 峰/重慶三峽學院
“項目教學法”最早見于美國教育家的著作《項目教學法》,“項目教學法”的理論認為:知識可以在一定的條件下自主建構獲得;學習是信息與知識、技能與行為等方面的長進;教育是滿足長進需要的有意識、有系統、有組織的持續交流活動。
高校教學課程“項目教學法”應有這個領域的特定的含義:高校教學課程中通過制定、指導有實際意義的項目與計劃,組織學生開展設計項目,實施項目計劃,進行自主學習、踐行、操作,以培養學生實踐能力、方法能力、社會能力,以提高素質為目標的教學課程模式。
高校教學課程現在大都采用較為傳統的課堂授課為主的教學方法,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寫、學生抄,整個教學以課堂為中心,以教師為中心。以筆者所在的設計專業,傳統設計專業課程教學方式主要以課堂講解、傳授設計基礎理論知識,理論講解加方案臨摹、再進行方案的設計與制作。這種教學模式,忽視對學生主動學習能力的培養,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知識的狀態,學習缺乏主動性。
因此,這種傳統教學模式已不能滿足社會對人才培養的要求,各高校教師都在想方設法進行教學模式的改革,以期提高課程的教學效果。
項目帶動課程教學模式是由教師根據教學內容,有針對性地組織學生參與貫穿課程內容的實踐項目。根據教學內容的安排,將項目分解并設計成相對獨立、簡單的過程及任務模塊,并進行剖析。項目分解的模塊在功能上要保持一定的完整性,且各模塊之間具有一定的漸進性、推動性。分解設置的具體單元模塊,要從基礎到深入,從任務點到實施點的設置要循序漸進;讓學生從被動接受知識到主動探索知識、掌握知識;從單一的理論知識向多元化的情境式學習轉化。

表1 項目式教學課程教學程序
確定了教學項目,明確了教學內容,以重新組織的知識結構,按工作邏輯制定可行動的教學方案。行動方案要能夠充分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通過學生自我學習式管理,在合作交流中主動地查閱資料、建構知識,而教師在項目的過程中主要是起到引導與推動的作用,以此實現就對知識的掌握和綜合能力的培養和人才培養多元化。通過這種方式使學習過程成為每個學生都參與的創造性實踐活動,在實踐過程中理解和把握知識技能。
實施項目帶動課程教學模式始終堅持:首先突出項目的實用性和落地性,將以往教師枯燥的理論講解改為項目的介入教學,有針對性地介紹實際實踐項目中所用的知識與理論,使學生在有限的課時里學到有用的知識,并能夠主動進行知識的擴展;其次要以學生為主體,在項目帶動課程教學的模式下,學生全程參與,主動查閱文獻資料,提出問題,教師給予解答和適當的指導。
現有高校課程結構和教材多是按照傳統教學模式設置的,強調以教師的教而不是以學生的學為目的,這樣的形式與內容更加適合知識的傳,而不適合雙創項目的介入式教學模式。
我們要進行雙創項目式實踐教學,首先就要打破思維定勢,深入探研究課程目標的內涵層次,根據職業能力內涵層次分解目標,優化調整傳統的學科課程結構。高校課程需對項目式教學進行可行性分析研究,并制定科學的課程目標和規范的教學大綱,根據課程模塊的功能科學設計教學項目,以項目帶動專業教學內容的組織。同時,使用項目教學法”時,學生能用心投入其過程,能否順利完成教學任務,達到預期目標也是要進行可行性分析考慮的。
項目式課程教學也要求我們教師組織和編寫相應的教材、教案,增加與相關實踐性內容的聯系,使知識結構與項目設計相結合,達到項目教學模式的可行性目的,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專業能力、職業能力和社會能力的綜合發展。
為了對創新創業項目實踐教學的成效進行可行性、合理化的評估,這就需要結合創新創業教學的特點、目標、內容,結合學生的特征,建立教學評估的指標。
“雙創項目帶動式”人才培養模式以完成創新創業項目的質量為依據實施教學評價。因此,在教學評價方面,我們應改革傳統的教學評價模式,實行學校評價、行業評價和社會評價的有機結合。
學校評價可通過對項目的設計方案、項目模擬實踐、項目的具體操作等評價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和運用,職業能力與素養的水平,評價教學的效果;行業評價以社會資格認證評價為主,可以將職業資格認證的標準作為評價項目完成的質量考核的依據,使課程教學要求與行業要求保持一致,增強學生的就業競爭力;社會評價采用反饋式評價,即由社會企業對學生實習期間、工作期間項目實踐的過程中,對其知識、能力和素質做出的總體評價。
雙創項目要與社會接軌,這就需要進行校企合作,產學研的結合,以項目式教學帶動校企合作,走產學研結合之路。
學校通過培養滿足社會需要的多元化實踐人才,與企業合作研發、實施項目,企業為學生提供設備、資源、實踐崗位、技術指導,同時,企業作為人才培養質量的檢驗者和最終的受益者,將對人才的要求滲透在教學課程的過程之中,項目式教學始終將人才培養放在社會需求的第一線,注重學校教育和企業教育的有機結合。
首先,項目帶動課程教學模式不僅很好地把實踐和理論進行有機的結合,而且還顯現出其獨特魅力。其使學生通過項目的實踐,全面了解、全程參與項目的全過程,即學生主動完成調查方案,取得原始資料并進行分析,完成調查報告,培養了學生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學生學習的目標明確,能較好地把所學的知識 應用于社會實踐,清楚地知道自己所學到的知識如何解決社會現實問題,通過自己的實踐成果,增強了信心,提高了興趣,同時,學生的團隊意識和合作精神也大大提高。
其次,項目帶動課程教學模式的質量關鍵在于教師。項目式教學改變了學生的學習狀態,讓教學模式變為開放的。讓教師由教學的主導者變為了推動者,讓學生由被動接受,變為“授人以漁”的方式。這對于教師自身來說,它比傳統的授課要求更高,必須具備較強的實踐動手能力和較為全面的綜合素質,同時,具有較強的統籌、駕馭實際項目的能力。
最后,實施項目帶動課程教學模式需要學校和教務部門給予必要的支持與幫助。采用該教學模式,專業教師的工作量會加大,特別是課程項目的前期籌劃,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學校應在工作量安排上予以傾斜和安排。
在高校課程中實施雙創項目帶動教學模式,可以將基礎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操作能力,把枯燥的理論教學變得生動、具體,達到提高教學質 量的目的,也符合高校人才培養模式的要求。市場需求在變化,具有創新創業能力的學生更能適應市場的需求變化,以創新的思維發現獨特的突破口,以創業能力提升自己的核心競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