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沖沖/海口經濟學院
目前,雖然我國各大高校都有設置體育課程的教學,但由于體育課程的特殊性,許多高校在教學模式上都采取較為傳統和固定化的模式,既以老師為中心,以教學大綱為主題展開體育教學。這種傳統的體育課教學忽略了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在學習相關的專業知識和體育技能時往往處于被動的狀態,因此大大擊退了學生的學習熱情,也讓學生對高校體育課程有了一個錯誤的認識,既認為體育課就是枯燥的身體鍛煉和課外活動。由此可見,對高校體育教學進行適當的改革,合理的運用體育俱樂部制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是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的。
體育俱樂部制是不違背傳統體育教學的基礎上,遵循我國體育教改的要求而制定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和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有很大區別,它具備強烈的自主性和綜合性。在高校體育教學過程當中,體育俱樂部制可以滲透進體育教學過程中的每個環節,這也得到了許多教師以及學生的認可和接受。除此之外,采用體育俱樂部制教學還能夠加強相關教學人員對學生心理健康與身體健康的雙重認識與重視。由此可見,只要合理的在體教改革背景下充分利用體育俱樂部制,一定可以改善我國高校的體育教學環境,也能讓學生對體育課程有一個正確的認識,為學生的體育鍛煉提供良好的基礎。
我國大部分的高校在體育課堂教學當中都采用較為傳統的教學模式,這種傳統的教學模式主要是以老師為主體,以對學生灌輸體育知識和體育技能為最終目的的單一教學模式,這種枯燥的教學手段讓學生只能被動的去接受教學知識,無法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長期下去,學生不但對體育課有了一個錯誤的認識,不但不能發揮出學生的體育創新能力,而且還無法激發學生對體育課的熱情,容易產生消極的態度,由此可見,及時做出體育課的教學改革顯得格外重要。高校體育俱樂部制的教學是在傳統教學模式的基礎上的一種創新和發展,這種教學模式改變了以往傳統教學偏重理論灌輸的狀況,而更注重于學生的身心健康和心理發展,讓學生可以有自主選擇性,這也符合當代我國高校的體育教學需求。由此可見通過高校體育教育的改革,采用體育俱樂部制教學,可以掃除一些傳統體育教學中的弊端,有利于提高體育教學質量和促進學生成長。
現階段,我國許多高校學生在體育課的學習當中往往缺乏積極性,普遍存在一種學習興趣低下的現象。這種缺乏學習興趣的表現會嚴重阻礙高校體育教學工作的開展,這也是現階段我國許多高校體育教學質量下滑的原因之一。高校體育課與傳統的中學體育課不同,在高中階段由于應試教育的壓力,許多中學不但不重視高中生的體育課程,甚至還將體育課改為主課,剝奪了許多高中生享受體育教育的特權,這也導致許多中學生對體育課有一個錯誤的認識,認為體育課只是一種形式,而不能真正的參與到里面。這種錯誤的認識,讓許多學生在進入高校學習之后對體育課沒有熱情和積極性。除此之外,有一些高校對于體育課的課程安排也不夠合理,沒有綜合考慮到大部分學生的實際情況,讓學生進行枯燥無味的體育鍛煉,從而也導致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的下降。如果適當的采取體育俱樂部制教學模式,可以將學生的被動轉化為主動,讓其擁有更多的自主選擇權,可以選擇自己喜愛的體育課程進行學習,這也符合體育教改背景的要求,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積極性的良好手段。
我國高校體育教學還存在許多弊端,因此急需良好的教育改革手段來改變這種現狀,而體育俱樂部制的教學模式恰恰能夠推動我國高校體育教學事業的改革,能夠進一步滿足改革工作的需求。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讓學生對體育有一個模糊并且錯誤的認識,而體育教改則是更注重對學生的個性培養并且適應學生的個人發展需求,這樣可以打破學生的傳統觀念,提高學生的體育鍛煉積極性,讓學生能夠積極的參與到體育課程當中,既能夠達到鍛煉的目的,又能夠愉悅身心,釋放壓力,真正實現全面發展。在高校的體育課程上實行體育俱樂部制,不但可以優化傳統的體育課教學,讓高校體育教學模式和方法進行創新,還可以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創新精神,這對高校體育事業的推動也有著積極的作用。
如何在體育教改背景下正確實施高校體育俱樂部制教學改革是值得關注的問題,可以通過建立現代化的教育教學觀念來實現教學的改革。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科技的發展,人們接受信息的方式已經不再局限于傳統的書本,而更多的是通過互聯網來獲取廣泛的各類信息,不但種類繁多,而且數量之大。這也意味著在高校的教育教學上也必須與時俱進,進行科學全面的改革和創新。對于高校的體育教學人員而言,要養成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在體育運動之前促進學生一定要進行體育熱身,或者在運動之后進行相應的身體拉伸動作。教師要積極的引導學生循序漸進的進行科學體育鍛煉,從而樹立起現代化健康的教學觀念。這也是體育俱樂部制的優勢,相比于傳統的體育教學觀念而言,體育俱樂部制更加合理健康。這對高校體育教學質量的進步以及教學效率的提升都提供了更有力的保障。
高校體育的改革離不開相關的教學人員,雖然實行體育俱樂部制的教學改革,可以提升教學人員的教學能力,但是這也對教學人員的知識技能有了更高的要求,同時也是一種挑戰。因此相關的教學人員必須不斷加強對體育項目的認知以鞏固自身的專業基礎和知識儲備,除此之外,教學人員還必須具備時代敏銳性,要跟隨時代的發展來及時轉變自己的教學觀念,必須樹立起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式從而實現教學質量和課堂效率的雙重提升,也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滿足學生對體育課的需求。除了教學人員自身做出改變之外,相關的教學部門也可以通過一些方法來幫助教學人員更好轉變教育觀念,提升教學能力。
體育俱樂部制教學改革的實施,多為需要依據高校體育活動的場所和設施情況,而確定具體的開展方案與舉措。無論是高校的硬件設備、還是軟件設施等其它資源的投入,均對于其實際的發展趨勢具有著很大的影響。然而,盡管現在大多數高校的體育教學,已取得了較為良好的成效,并吸引了大批的學生積極地參與進體育教學活動中。但同時,不容忽視的是,由于一些教學院校的體育教學場地、以及體育器材等,存在著一定的不足之處。因此,也就造成這些高校無法及時地跟上改革的步伐。而對于這一類院校而言,則應通過結合分析其實際所處的現狀,而制定出相應的解決、或處理計劃。進而,確保在不影響其教學聲譽的同時,而又達到引入足夠資金的目的。
在體育教改背景下的高校體育俱樂部之教學模式的應用,會對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一定的沖擊,有利于更新教學理念,并且充分發揮學生為教學主體的作用。在實際的應用過程當中,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良好學習習慣,也要提升自身的職業技能水平和理論知識,相關教育部門也要協助教師來創建更好的課堂氛圍。只要合理利用體育俱樂部制教學,才能夠更好的促進我國體育教學事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