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淑蘭 河北省張家口市蔚縣城第三中學
隨著社會體制的不斷進步,在當前初中美術教學活動過程中,教師應該積極地踐行素質教育理念,合理滲透情感教育,深入地對自身的教育觀念見深化改革,樹立育人為本、學生至上的教學觀念。在初中美術教學活動過程中,教師應該注重回歸學生的本性,不要對學生提出過高的制度要求,而是應該順應學生的基本發展規律,不斷地開發學生的智力,對學生的健康成長也具有一定促進作用,同時教師還應該積極地提升自身的綜合素養,不斷地學習現代先進的教學技術與方法,合理對教學內容進行優化與設計。
在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下,初中美術教學中情感教育工作的效率一直比較低下,其關鍵性原因就在于教師在情感教育教學過程中,未能樹立正確的情感教育教學觀念,初中教師雖然積極地提倡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教學,但是很多教師只是注重于情感教育的形式,并沒有注重情感教育的內容和效果,導致初中情感教育教學一直以來只是流于表面的基本教學模式,并沒有深入地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教學工作的實施與開展,并沒有充分發揮初中情感教育教學的重要作用,不利于學生基本觀念的形成,另外,在應試教學的影響下,很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重視學生基本文化內容的學習,并沒有過度重視學生的情感教育教學工作,教師一度認為情感教育教學只是對學生的一種簡單素質教學,并沒有納入考核的范圍。因此,導致很多教師忽略了情感教育教學對學生基本素養培養的重要作用。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并沒有運用較多的時間,合理地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教學,導致初中情感教育教學工作效率低下,同時也不利于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極大地阻礙了初中美術教學中情感教育工作的進一步開展[1]。
在傳統教學思維模式的影響下,美術教學往往被當作一門益智、休閑的學科,學生與教師都未能樹立正確的意識,在初中美術課堂上,教師只是按照學生的喜好,簡單的繪畫,也未能合理的對學生進行有效地引導和教育,并沒有嚴格要求學生進行繪畫,許多學生還會在初中美術課堂上看課外書、完成其他學科的作業,這樣一來,學生也不能通過對美術學科知識的學習,提升自身的藝術修養與審美情趣。同時,教師在課堂上往往按照自己的教學思路,所以導致教師所選擇的繪畫內容過于復雜、繁瑣,學生難以理解與學習。同時在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師未能合理地在課前選擇相應的繪畫內容,沒有準確把握初中美術教學的節本目標與內涵,未能夠基于新課改的要求,對初中美術課堂教學的內容進行設計與優化,所以導致初中美術的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不能夠準確把握教師的基本授課內容,更無法有效地在學習過程中有效地提升自身的繪畫創新能力,學生只能被動式的進行模仿與繪畫,根本沒有較高的學習動力進行自主創新與探究,逐漸使得初中美術課堂教學的效率降低[2]。
興趣是學習一切知識理論的動力來源,有了興趣才能夠全身心投入到對相關知識的深入學習與研究中。在初中美術教學過程中,學生往往對課程沒有較大的興趣。所以,為了有效地提升信息技術背景下初中學生的教學效率,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對課程的興趣,合理借助信息技術,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手段與方式,引導學生同時對初中課程學習的信心。教師要在日常學習過程中,能夠極大提升學生對課程的學習興趣。學生才能夠發自內心的對相關知識進行深入研究與探索[3]。比如,例如在學習七年級人教版教材中“和平鴿”相關知識內容時,教師首先需要對學生進行相關概念的介紹與解釋,引導學生基本掌握和平鴿的基本線條以及所需要的構成條件,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借助信息技術,在網絡上尋找一些優秀的美術經典作品,比如西班牙畫家畢加索的代表作“和平鴿”,教師提前將作品以PPT的形式展示給學生,如圖1:

圖1
在初中美術課堂上引導學生進行深入地研究與學習,然后合理臨摹優秀作品的風格,不斷地優化自身的藝術修養和綜合能力。另外,教師還應該合理的選擇一些比較新奇的教學軟件,然后結合簡單的問題對學生進行提問,并合理的運用賞識教育,給學生極大的信心與鼓勵,使得學生能夠在課堂上敢于表現自我、發揮自身的創造性思維。同時,教師應該基于美術教學的學習目標,對學生實施一定的情感教育:“和平鴿的寓意和象征主要都是和平。和平鴿在當今世界是和平與友誼、團結與圣潔的象征,世界上不少大城市的廣場上都眷養著一些和平鴿,人們不時可以在電視、報刊上看到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在給和平鴿喂食的溫馨畫面。鴿子是和平、友誼、團結、圣潔的象征,“國際和平年”的徽標,就是用稻穗圍繞著雙手放飛一只鴿子的圖案,它象征著和平、友誼和五谷豐登。比利時的布魯塞爾,迄今還矗立著一位婦女的塑像,她身披古希臘的傳統服裝,張開雙手托著一只鴿子及鮮花迎接游客,讓人們牢記戰爭的不幸,珍惜和平、熱愛生活。鴿子作為和平的使者,也是世界重大盛世中必不可少的角色之一。此外,以《和平鴿》命名的,還有一部電影以及一臺芭蕾舞劇。”這樣一來,往往會極大提升學生對課程的學習興趣,還能夠通過初中美術知識教學,有效地對學生滲透情感教育,并且能夠極大的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對學生學習現狀也能進行合理的轉化,學生才能夠不斷地在課堂上提高自身綜合能力[3]。
在初中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師的綜合素質能力會對學生帶來極大影響,所以,新時代背景下,為了有效地提高情感教育在初中美術教學中的滲透效率,教師首先就應該積極地樹立正確的情感教育觀念,積極地踐行素質教育理念的要求與目標,在初中美術教學中合理滲透情感教育。教師應該基于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合理借助現代化教育元素,有效地優化傳統的教學思維,在設計初中美術教學內容過程中合理的滲透情感教育,不斷地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既能夠學習到基本的技能與知識,又能夠在學習中不斷地提升自身的審美情趣,極大地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例如,在學習初中美術七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紅色記憶》相關知識內容過程中,許多同學會從心里認為美術教學只是簡單的畫畫,并沒有實際的作用。因此,教師應該積極地在初中美術教學過程中,向學生滲透情感教育,引導學生體會優秀美術作品的深刻的內涵,從而有效地改變部分學生對美術課程的不正確認知。教師可以借助現代教育技術,從網絡上尋找一些優秀的美術作品,合理的向學生滲透情感教育,例如關于紅色記憶的:虎門銷煙、抗日游擊戰和勝利渡長江,解放全中國的浮雕,如圖2:

圖2
然后教師再輔以合理的解釋以及背景介紹,引導學生感受紅色文化的深刻內涵,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情感教育教育效率,還可以促使學生在美術作品欣賞過程中,不斷地培養自己的家國情懷,使得學生能夠進一步的體會美術這門課程的魅力。情感教育的滲透,可以有效地端正學生的認知特點,極大促進學生對美術的興趣,不僅能夠有效地提升初中美術教學的效率,也能夠極大地提升情感教育在初中美術課堂教學過程中的滲透效率[4]。
初中美術教學一向被人們所忽略,一直以來,初中美術教學的效率比較低下,所以新時代背景下,在初中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積極轉變自身的教學方式,樹立正確的情感教育觀念,積極在美術教學課堂中滲透情感教育,不斷對學生進行引導與鼓勵。同時,教師還要把握情感教育的運用時機,避免打擊學生的自信心,努力提升初中美術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同時,教師還要努力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努力為學生進行最佳的引導與指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