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紅
摘要: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課堂提問是十分重要的環節,同時也是語文教師教學藝術表現。提升課堂教學氛圍、調動學生創造性思維以及在課堂中體現新理念教育要求都需要教師具備一定的課堂提問技巧,使問題的出現可以恰到好處,這樣才能夠不斷激發中學生的思維。本文主要分析新理念下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提問如何實現藝術性。
關鍵詞:新理念;初中語文;課堂提問;藝術性分析
針對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提問來講,其不僅需要教師具備一定的提問技巧,還需要使提問實現藝術性。另外,語文教師還需要重視提問的藝術性,因為這是提升初中語文課堂教學質量的核心關鍵。很多語文教育大家都有這樣的共識:語文教學是科學與藝術的結合。這一共識的核心就是教學在遵守學科自身規律的同時,還應在此基礎上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模式,這即為教學藝術。在諸多教學模式中,課堂教學提問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式,而提問的藝術性也十分重要,因為課堂教學的成敗與學生發現問題和思考問題以及解決問題有著極大的關系。所以,初中語文教師應重視對提問藝術性的研究與分析。
一、 課堂提問的重要性
有效的課堂教學與課堂提問有著直接關系,著名教育學家曾說過:“教學和教育過程有三個源泉:科學、技巧和藝術。誰要領導好教學和教育過程,誰就要精通教學與教育的科學與藝術?!痹谶@一概念下,初中語文教師就應設計好課堂提問,切不可在課堂中隨意提問,這樣不僅會影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還會降低課堂教學質量。長此以往,學生就會失去學習的積極性,甚至對學習產生厭煩的心理,進而阻礙學生創新思維發展。所以,初中語文教師應重視課堂提問的藝術性與技巧性。
二、 當前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提問存在的問題
課堂提問是一種常見的教學模式,但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大部分教師的課堂提問方式都存在些許問題,其主要問題就是教師對課堂提問的重視程度較低,沒有深入研究和設計課堂提問方式,導致課堂提問形式主義十分嚴重,即便使用課堂提問也只是為調動課堂教學氛圍。
針對于初中語文教材來講,首先教師所提出的問題不明確、問題的設計也不科學。概括性問題較多,教師所提出的問題學生經常會感到無從下手;問題設計較為淺顯單一,學生只需要回答“是”與“不是”即可,缺少啟發性。另外,因為教師設計的問題諸多,導致學生不知該回答哪一個問題;其次問題設計缺乏邏輯性。問題表述不明確,流于形式,甚至與教材內容不符。針對中學生來講,教師沒有針對中學生特點來設計問題,很多時候都是“滿堂問”,也沒有對學生回答的內容進行科學評價,這樣難以達到課堂提問目標。上述問題會嚴重影響課堂提問的有效性,還會打擊學生對語文知識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進而導致初中語文課堂教學質量難以提升。
三、 新理念下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提問的藝術性分析
(一)關注重點句子 在關鍵處設問
首先在有深意的句子處提問。初中語文教師在教授課文的過程中,學生在閱讀時候會碰到諸多具有深意的句子,而這些有深層含義的句子都會表現出作者的寫作思想。有的句子表述較為含蓄,表達出了作者的內心思想,還有一些句子就會一目了然,字行間會流露出作者深深的情感。所以,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深入分析這些句子,然后向學生進行提問,這樣的方式可以有效加強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例如在人教版初中語文《生命,生命》這一內容中,文章結尾有一句話是:“于是我下定決心,一定要珍惜生命,決不讓它白白流失,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這樣平淡的句子表達了一個人對生命的美好愿望,這時,如果教師可以在此處設問,然后引導中學生認真思考和討論就可以加深學生對文本內容的理解,同時還可以進一步提升學生思維發展。
其次在關鍵處的追蹤提問。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在提出問題并且學生回答完成之后,教師會對學生回答的內容進行點評,這樣就完成了整個提問過程。但這樣的提問方式難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針對這一情況來講,教師應進行追蹤提問,即為在向學生提問完一個問題以后,還需要認真聆聽學生的回答,如果提問效果較差,可以繼續在進行提問,進一步深化課堂提問,讓中學生可以隨著提問的深度來對文章內容進行思考。
(二)分層設計 化難為易 化大為小
想要提升語文課堂教學提問的有效性,僅靠一兩個問題是遠遠不夠的,教師應在課前認真分析整堂課所要講述的知識點,然后設計出有步驟且有計劃的提問流程,這樣才可以加強提問的深度與廣度,同時還能夠提升中學生的思維能力。在過程中,語文教師應該全面分析學生的認知水平與教材內容,然后將問題劃分為多個等級,實現化難為易或有趣的小問題,同時還可以將大問題劃分為多個小問題,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進行回答和學習。環環相扣,逐步引導以提問的方式讓學生樂于接受。那么如何順利提出問題直接關系到課堂提問的有效性,問題的順利不僅可以調動學生創新思維與學習積極性,還能夠加強課堂教學氛圍。反之則會導致課堂提問變為教師的自問自答,學生完全不知如何回答。另外,課堂提問還需要重視啟發性,如果缺少啟發性,那么學生就會認為提問是可有可無的,同時也會影響中學生的思維發展。但將提問轉換成為“曲問”或“活問”就會意義不同,這樣的提問方式可以啟發學生的思維,開發學生的腦筋,這時教師應要求學生在思維跳躍的基礎上回答問題。曲問是錢夢龍所提出的,可以說這種提問方式提問的藝術境界,其在講述《愚公移山》中成功設置了兩處曲問,即學生對“翁”與“嫣”字的理解,其提問效果十分明顯,所以說,技巧性提問不僅可以調動學生思維發展,同時還能夠加強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三)構建趣味性提問方式
中學生階段的學生有著的一定的叛逆心理,如果對一件事毫無興趣,那么他們不會對這件事認真,而學習也是一樣。所以,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提問環節中,應設計可以調動學生興趣的提問方式,然后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有效的趣味性提問方式就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對問題產生探究欲望。語文教師所設計的趣味性問題應新穎且具有感染力,同時為中學生營造出一個積極向上且愉快學習環境。例如在人教版初中語文《皇帝的新裝》這一內容中,這是一則童話故事,在教學開展時,語文教師可以先拋出這一問題:“相信同學們都讀過童話故事,那么你們喜歡童話故事嗎?”學生回答道:“喜歡。”這時教師可以繼續提問下述問題:1. 同學們都閱讀過哪些童話故事呢?2. 《皇帝的新裝》是一個具有諷刺含義的童話故事,同學們可以用簡潔的語言概括嗎?3. 請說出本篇課文對自己的啟示?4. 邀請幾位同學上臺進行角色扮演,也可以依照自己對文章的理解進行改編;5.請同學們猜想一下的小孩說出了真想,皇帝會如何處置他呢?等等,借助這樣趣味性的提問方式中學生會表現出十分積極的態度,同時也會樂于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因為他們都想要在學習中獲取答案,不僅可以提升教學效果,還可以增加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四)靈活變通式提問
課堂提問意義不僅是讓學生掌握知識,也是訓練和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所以,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應重視提問的深度,從多個角度來啟發學生思維,讓學生能夠以多種解答方式來回答問題,積極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同時培養中學生的發散性思維。例如在人教版初中語文《愛蓮說》這一內容中,教師可以提出這一問題,即為:“蓮”的精神品質會與社會中的哪些人有聯系?又如學習了“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這一詩句后,可以問學生:在實際運用中,它還包含著什么耐人尋味的哲理?借助有效的提問來引導學生想的“深”,同時還需要講提問與閱讀以及寫作進行聯系,這樣能夠加強中學生們的縱向思維與橫向思維的雙重發展,對加強學生人文精神有著極大的幫助。正所謂:“學起于思,思起于疑”,在課堂中善于運用藝術性提問方式將知識變為與素質能力培養,這不僅是發展中學生思維的關鍵,也是提升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效率與質量的核心。在初中語文教育教學中,課堂是重要場所,而提問也隨之成為藝術性教學活動,學與問會始終伴隨著學生,讓其可以不斷進步。
四、 結語
結合全文,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課堂提問是重要的組成部分,善于提問可以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同時還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過程中可以將難點、關健突出、引導學生去思考,但更重要的是何時提出問題以及運用那種方式向學生提出,如果方式不對,那么就會阻礙中學生的思維發展。因此,語文教師應認真分析,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過:“發明千干萬,起點是一問?!闭Z文教師需要掌握提問的藝術性,這樣才可以掌控課堂,同時培養學生的創造性。另外,教師在課堂中還應該適當豐富藝術性人提問,進一步加快知識轉變為素質能力的過程,這不僅是發展中學生思維的重點,同時也是提升語文課堂教學質量的關鍵路徑。
參考文獻:
[1]黃芳芳.有滋有味的語文課,讓學生如沐春風:淺談如何提高課堂提問的藝術[J].新課程(中),2017(10).
[2]吳書霞.以提問促教學 以提問獲新知:淺談高中語文課堂提問藝術[J].課外語文:上,2017(4):41.
[3]李雪梅.初中語文課堂提問藝術與提問技巧探索[J].時代教育,2017(14):154.
[4]譚秀英.語文閱讀教學中課堂提問藝術分析[J].課外語文,2017(13):24.
[5]王文妍.淺談新課標下語文課堂教學中點撥藝術的運用[J].新課程(中),2017(4):51.
[6]祝亞楠.將精彩留給學生:淺談初中語文教學中留白藝術的運用[J].新課程,2019(14):72.
[7]陸小英.教師會說話,學生才會愛說話:淺談初中語文課堂中教師的說話藝術[J].新課程,2017(17):114-115.
[8]蔣娟.追求個性特質,彰顯情境教學設計藝術性:淺談高中語文課堂教學優化設計[J].中學教學參考,2017(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