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陜西咸陽 南子元
2020年初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肺炎疫情在全國蔓延,為阻斷疫情向校園傳播,各地高校延期開學。教育部發布《疫情防控期間做好高校在線教學組織與管理工作》指導意見,要求“各高校應充分利用上線的慕課和省、校兩級優質在線課程教學資源,積極開展線上授課和線上學習等在線教學活動,保證疫情防控期間教學進度和教學質量,實現“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疫情期間實行在線教學,對教師、學生來說都是一次新的挑戰。本文以職業院校《數控機床故障診斷與維修》課程為例,對已有的在線課程資源充分利用,采用“超星泛雅平臺+釘釘直播”的模式,實施線上教學。
1.線上教學的優勢。隨著移動互聯網及智能終端的快速發展,線上教學平臺的開發與推進,既是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客觀要求,又是一種提高教學質量的有效方法。在線教學平臺豐富的資源、完善的功能、新穎的學習方式將顛覆傳統的學校學習方式,主動式學習、碎片化學習將成為發掘學生潛力的有效探索。依托線上教學平臺完整的知識點教學視頻、實訓操作視頻、參考資料、線上作業與討論等豐富的信息化手段,能夠讓學生隨時隨地創建學習環境,感受新穎的課堂環節。通過線上豐富的教學方式克服無法線下教學的困難,有助于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和運用。需要明確的是,線上教學依賴于教師的指導和幫助,與常規學習相比,教師需要提供更多的學習資源,充分引領學生自主學習,才能達成既定教學目標。
2.線上教學的困難。線上教學也存在諸多挑戰,就學生而言,高職學生的普遍特點學習主動性不強,適應性較差,他們習慣了直觀實際的教學模式,不能及時從線下的傳統課堂轉變為通過屏幕的在線課堂。另外,學生自控力不足,缺乏積極性,這就需要教師用科學的手段管理、督促學生有效地學習。
就教師對線上教學的理解而言,也存在一些誤區。從教學形式來說,線上教學絕不等同于單純的對教材知識點的直播或錄播課程,還應有情景教學法、任務驅動式、互動研討式、作品展現式等多種能充分體現師生互動,提升學生參與度的教學形式。在教學評價上也應充分考慮在線教學沒有實訓設備無法實操的問題,應選擇有利于線上開展的考核環節。
一個好的在線教學過程,需要教師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參與到各種形式的互動中,還需要統計監測學生的在線學習情況,及時反饋,便于其調整教學設計。教師可采用在線教學平臺+直播軟件的方式進行線上教學,充分實現課程資源派送、課堂互動交流、學情監測管理,提高學生在線學習的積極性和便利性,保證停課不停學。
《數控機床故障診斷與維修》是一門專業實踐要求較高的課程。在原有項目化教學設計的基礎上,結合企業實踐,以現有數控機床故障維修工作任務為核心,設計更實用,適合線上開展的教學項目。最終確定項目、任務。項目化可增強學生興趣,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提高教學質量。
《數控機床故障診斷與維修》精品在線開放課程線上資源,包括項目任務劃分、課件PPT、知識點教學視頻、實訓操作視頻、參考教材、試題試卷庫、線上討論區等。實訓操作視頻是教師在各實訓室拍攝完成的,在這特殊時期,實訓視頻教程發揮了重要的作用。要講好學好數控機床的故障診斷與維修,離不開真實設備。通過在實訓室拍攝典型數控機床,從數控系統硬件連接、基本參數、伺服參數設置及調試、數控機床功能編程(PMC編程)、數控機床常見故障分析等方面展開介紹,拍攝一系列實訓操作視頻,使學生對數控機床有了系統、直觀的認識,豐富了教學視頻庫,為后期學生參加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考核奠定了技能基礎,彌補了學生無法線下實操所帶來的困難。
將教學任務進行項目化分解后,以超星泛雅平臺為線上資源平臺,依托《數控機床故障診斷與維修》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將這些整合資源以視頻、圖片、文本的形式進行推送。在具體的課堂教學實施過程中,我們采用課前線上預習,課中釘釘直播授課,課后鞏固練習的三步學習方法。通過超星學習通反饋的各班預習及課后鞏固練習情況,適當的調整教學方式及教學內容,促進學生掌握本課程的知識點。
1.在線教學實施的準備工作。第一,課程學習群的建立。分別在超星平臺和釘釘平臺上建立《數控機床故障診斷與維修》課程群,方便教師發布課程通知、學習任務,及時收集學生反饋的問題,師生互動交流,答疑討論等。第二,在線學習條件的準備。師生需要準備超星泛雅平臺和釘釘這兩個學習軟件。超星泛雅平臺分為PC端網頁版和手機移動端(學習通app)。釘釘也分為PC客戶端和手機移動端app,若使用手機參與線上課,先確保在各大應用商店下載安裝最新的app。
2.學生課前預習。教師提前在課程群發布學習任務通知,學生需要在超星學習通app相應任務的課前預習中學習課程資源。課前預習資源包括任務介紹、課件PPT、關鍵知識點、預習作業等。學生應在教師要求的時間內完成預習,提交作業。教師在平臺的討論區發起話題討論活動,教師提出問題,師生發帖討論,便于教師評價學生的預習效果。學生在預習過程中有不理解的問題可及時反饋給教師。
3.教師在線教學。在線教學采用釘釘在線直播與超星平臺的課程活動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線上教學應避免教師“一言堂”的單向輸出情況,要重視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充分引入師生間的互動交流。在線直播選擇釘釘平臺,釘釘平臺直播音視頻質量穩定效果好,可實現屏幕共享,方便教師展示PPT、視頻等多種教學資源,支持直播回看,學生在課后可反復觀看。超星學習通平臺的課程活動內容齊全,課中主要采用“簽到”“選人”和“隨堂練習”。“簽到”可以在線統計學生到課情況。“選人”可以隨機選擇學生進行提問,開展相關教學活動。“隨堂練習”可從教師編輯的試題庫中隨機組題,測驗學習效果。教師采用釘釘直播授課。直播課主要講解學習任務中的重要知識點、學生反饋的難點問題。學生在直播過程中有任何問題都可在釘釘中提問。如數控機床三種控制方式的知識點,教師課前在學習通平臺發布問題,學生通過查找資料,分組討論,給出初步回答。直播課中教師通過評價學生討論引入知識點,通過實訓視頻介紹三種不同的控制方式及特點,對關鍵點做重點闡述,最終解答問題。理論講解與實踐視頻相結合,可增強學生興趣,加深學生印象。學生采用學習通平臺完成相關課程活動。每個任務講解結束后,要讓學生參與到相關的課程活動中,及時了解學生對該知識點的掌握情況。教師課堂中發布“隨堂練習”及時檢驗,在討論區,師生均可提出問題,發帖討論。平臺統計學生的討論區數據,作為過程性考核的要素之一。學生分組完成實訓操作任務, 可以按照師生評價、生生評價的方式得到綜合成績。
4.課后鞏固總結。在線教學的課后鞏固包括發布課后作業、觀看知識點視頻、輔導答疑等。課后作業檢驗學生對學習任務的理解掌握情況,是否具備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課后作業設置時間節點,要求學生必須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此舉可督促一些自制力較差的學生。最后教師總結,指出作業普遍存在的一些問題,將優秀的作業發至討論區供其他學生參考借鑒。
5.學情監測和教學評價。好的教學效果包括較高的課堂參與度、較高的學習興趣、較好的掌握相關知識以及教學目標的順利完成等方面。學習通平臺中的“統計”功能可以隨時統計學生的線上學習情況,包括知識點視頻觀看進度、作業完成情況及成績、討論數量等,方便教師進行學情監測,對未完成學習任務的學生及時督促。課程考核注重學習過程的積累,采用過程性評價,根據學生的課前預習情況、在線課堂參與程度、課后作業成績、是否掌握理論知識點和實操技能等方面綜合評價學生。
實踐證明,信息化教學與理實一體化教學有機結合的“超星泛雅平臺+釘釘直播”在線教學方法,解決了線下無法授課的困難,可充分提高學生的知識技能水平,做到以學生為中心和過程性評價,建立了一種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線上學習模式。隨著大數據時代的來臨,在線教學已經是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環。新時代教師要緊跟社會發展,積極提升自身的信息化水平,不斷創新,提高在線教學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