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4月23日,中央組織部在北京以電視電話會議形式召開全國公務員工作推進會,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落實全國組織部長會議、全國公務員工作暨學習貫徹公務員法座談會工作部署,對做好2020年公務員工作作出具體安排、提出明確要求。在全國公務員工作推進會上,山西、上海、江蘇、廣西、重慶、陜西黨委組織部作了交流發言。現將重慶市委組織部發言進行摘登,以饗讀者。
近年來,重慶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圍繞建立日常考核、分類考核、近距離考核的知事識人體系,不斷加強和改進公務員平時考核,以真考實考促擔當作為,激勵引導全市公務員干在平時、比在平時,取得較好成效。
一、精心組織實施,推動平時考核落地生根。抓住重慶被列入試點的契機,以點帶面推進平時考核經常化、制度化、全覆蓋。一是堅持試點先行。先后選擇永川區、原市工商局等15個區縣和部門開展試點。市委組織部建立聯系點,每半年組織現場觀摩,推出一批典型單位,確保各級各類機關學有榜樣、趕有目標。二是堅持制度引領。出臺《重慶市公務員平時考核暫行辦法》,把普通公務員和領導干部一并納入考核,實現全市所有公務員“一考到底”。三是堅持統籌銜接。把平時考核作為重要舉措,納入《關于激勵廣大干部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的實施意見》等文件一體設計,與機關建設、公務員選育管用結合起來。
二、著力實考考實,推動平時考核精準科學。聚焦考什么、怎么考、怎么用,破解難點堵點斷點。一是細化指標,著力解決“量化難”的問題。建立“1+X”考核指標體系。“1”是指共性指標,由各單位以正負面清單形式確定。銅梁區列出24種政治不合格負面情形,南岸區制定服務基層、工作創新等12條能力標準。“X”是指依據崗位職責和重點工作設立的個性指標,一般按工作的數量、質量進行量化設置。市扶貧辦將脫貧攻堅專項巡視整改任務細化為19條措施納入平時考核指標。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各單位及時把疫情監測排查等任務設為指標,推動精準防控。二是改進方法,著力解決“操作難”的問題。以“周記實、月考核、季審定”為基本模式,公務員每周簡要記錄,主管領導每月提出等次建議,機關每季度審定各月等次。以個人小結、領導評鑒、結果反饋為基本步驟,公務員書面或口頭小結,主管領導綜合群眾評價等作出評鑒并反饋。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等單位區分處室正職、副職、一般干部3個層級,使同級人員“同臺競技”。九龍坡區將服務對象評價納入窗口單位考核。江北區、忠縣等建立信息系統并開發手機APP提高考核效率。三是強化獎懲,著力解決“運用難”的問題。對獲得“好”等次的在本機關通報表揚,對在急難險重任務中表現突出被定為“好”等次的予以嘉獎、記功。渝北區近兩年年度考核優秀的公務員,當年平時考核獲得4次以上“好”等次的占85%。市市場監管局等規定,當年平時考核獲“好”等次少于3次的不得晉升職級。忠縣依托平時考核跟蹤了解脫貧攻堅成效,近3年87名扶貧實績突出的干部得到提拔重用,13名實績較差的被降職或調整。巴南區、榮昌區等試行待崗學習、召回管理,幫助考核較差公務員改進提高。
三、樹立正確導向,推動平時考核發力生威。平時考核已成為重慶市推動工作落實、加強隊伍管理的制度利器。一是助推了事業發展。通過平時考核細化目標任務,有效傳導了壓力和責任,做到“千斤重擔人人挑”,推動了各單位重點任務的完成,為全市經濟社會健康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二是提高了管理水平。通過平時考核強化過程管理,扭轉了日常管理粗放、寬松軟的現象,把從嚴管理落到了實處。許多單位“一把手”表示,平時考核為抓班子帶隊伍促落實提供了有力抓手,越用越靈、越用越有效。三是促進了個人成長。通過小結、反饋、整改,引導公務員養成及時總結的好習慣,看到自己的長處和短板,明確工作目標和努力方向。各級公務員對此廣泛認可,認為平時考核搭建了比學趕幫超的舞臺,讓“能干人”“老黃牛”有動力,讓“老油條”“老板凳”有壓力,讓“不作為”“慢作為”沒市場。
開展平時考核意義重大,但真正抓好并不容易。多年實踐,使我們深化了對平時考核的規律性認識。一是加強組織領導至關重要。組織部門要切實擔起責任,迎難而上,不推拖。既要爭取黨委重視支持,又要加強總體謀劃指導,統一思想認識,及時解決問題,營造良好氛圍。二是搞好工作銜接至關重要。平時考核是公務員管理的重要內容,應當與現有的年度考核、工作督查、績效管理等工作相互貫通、有機結合、相互印證,防止疊床架屋、多頭繁瑣,力戒形式主義。三是強化技術支撐至關重要。試點表明,平時考核開展好的,大多數都借助了信息技術。在信息化手段支撐下,有助于更好做到易操作、能堅持、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