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洲


【摘要】中國工程企業在國際項目履約過程中,較多項目出現了水土不服的情況,其主要表現在:無法較快適應復雜的國際項目環境,不能將國內眾多的工程建設技術和經驗與國際項目有效對接,從而導致在原本熟悉的行業或風險較低的項目上出現較大虧損或較為嚴重的工期滯后,反應出國內建筑工程企業在適應國際市場環境方面的困難。鑒于此,本文主要分析國際工程項目施工階段風險評價。
【關鍵詞】國際工程;施工階段;風險;評價
1?國際工程施工風險的分類
1.1外部風險
社會環境風險:因為項目所在國家政局的變動、社會動蕩、暴亂以及恐怖主義等都會在不同程度之上影響到工程項目,導致海外施工業務的難點和風險要比國內施工業務大。
行業環境風險:項目所在國家的物資供應鏈、勞動用工、稅收物流、行政效率、商業規則與法律體系等方面都和國內所熟識的產業結構和行業環境之間的差異尤為顯著。
1.2內部風險
融資風險:國際工程項目的資金支付通常都是依照工程來實施付款,在正式發出開工令之后,承包商則要墊付一定的資金來主要用在臨時設施和采購設備之中,假使業主的預付款并沒有按時交付,相應的就會導致承包商的負債規模變大,從而引發資金鏈短鏈。
分包風險:由于國際工程的復雜性以及國內承包商業務范圍的不斷擴大,在國際項目中大量項目需要承包商對國際資源進行整合,其中分包資源的整合因為涉及到的接口眾多,協調工作量大。
2?國際工程項目施工階段風險評價
2.1建立評價指標體系
2.2評價模型的構建
(1)因素層次的確定
(2)確定權重
運用AHP法逐個分析各個指標的重要程度,分別賦予每個指標相應的權重,并進行歸一化處理。通過20名相關行業、有豐富國際施工經驗的專家對該項目各方案中的每個因素進行打分,并運用統計方法確定出各個不同因素最終的權值大小。
(3)評價矩陣建立
用隸屬度分別描述各子因素相對于評判集V的隸屬程度,得出單因素模糊評判矩陣。
(4)模糊綜合評價運算
式中:bk表示評判對象按第1層次中所有因素評價時,第k個元素的隸屬度。B為模糊綜合評價的結果;W為模糊評價因素權重集合。
3?策略
3.1風險識別
(1)分析風險種類:相較于其他種類的工程項目,國際工程中的風險種類更為復雜多變,對風險種類進行分析和歸類是國際工程風險識別中的重要環節,為后續對風險的分析和應對打下基礎。(2)確定風險內容并推測結果:在確定風險種類的基礎之上對風險的具體內容和特點進行分析,以指導后續的應對策略。(3)風險識別報告:對風險識別的結果進行書面總結,有助于確保組織對管理過程進行梳理和反思,也為后續工作提供依據。
3.2風險分析
(1)估計風險發生概率:通過一定的量化方法對各種風險發生的概率作出預測,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幫助管理者決定風險應對方案的重點,起著指導作用。(2)分析風險影響范圍和嚴重程度:對風險發生后所產生的后果嚴重程度進行分析,可以提前對風險發生后對工程的影響進行預測,從而確定重點控制的對象。
3.3風險應對
(1)收集工程現狀并制定應對措施:對于國際工程來說,風險因素多變,對不同的項目需要采取不同的策略,應對策略的制定應該充分考慮風險分析的結果,來進行針對性的策略制定。(2)實施風險應對計劃:要正確應對風險,就要確實執行風險應對規劃,只有這樣,風險管理才能有效執行。
參考文獻:
[1]蘭超.國際工程項目風險研究與評價[D].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