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瑩雪 劉建華 姜濤 肖簫
【摘要】藥學專業課程具有理論性與應用性的特點,非常適合培養創新創業型人才。通過分析目前藥學專業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現狀及問題,從改進教學方法,加強雙創師資建設,根據學生特點及畢業去向分類進行創新創業教育,增加資金投入,加大平臺建設等方面建立藥學專業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為今后培養創新創業型人才奠定基礎。
【關鍵詞】醫學院校?藥學專業?創新創業教育?人才培養
一、藥學專業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現狀及問題
1.學生對創新創業教育的重視不足
由于創新創業教育在高校中的發展較晚且緩慢,校園里的創新創業教育的氛圍不濃,而且藥學專業課程內容多,專業性強,人才培養多以技術型為主,創新型人才較少。學習任務繁重,學生對創新創業活動參與性不強,意愿不強烈。而目前學校創新創業教育經驗較少,缺乏創新創業型專業教師指導,學生參與的創新創業活動多以理論比賽或活動為主,缺少實踐平臺,缺乏實戰性,與學生就業去向及生產實踐聯系較少,學生積極性不高。
2.教學模式傳統
由于藥學專業課程較強的理論性和專業性,傳統的課堂教學偏重于理論知識的學習,知識點的記憶,而實踐課程、創新創業型活動相對較少,不利于創新創業型人才的培養。傳統教學與創新創業型教學模式脫離,教師只專注于專業知識點的學習,不注重課程的改革創新,沒有從學生的角度出發,不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在課堂教學中應該多介紹專業領域中的新型科技成果、科研人才的科技創新事跡以及企業家的成功創業故事,激發學生創新創業熱情,培養創新創業意識。老師應從傳統的知識的傳遞者轉變成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參與者,讓學生由被動的灌輸式學習轉變成主動積極的學習者,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增加學生的社會競爭力。
3.創新與創業教育人才培養定位不清晰
目前藥學專業人才定位主要分為兩大類,“研究型”和“應用型”。研究型人才在畢業時主要選擇繼續深造,攻讀研究生學位,進行科研實驗的學習與鍛煉,如研究和開發新型、低毒及適用于臨床的藥物。而應用型人才在畢業時主要選擇就業,直接進入企業工作,如藥物銷售、實驗技術人員等。因此,我們的人才培養模式應根據學生的自身特點、能力及畢業去向,分類開展創新創業教育和培訓。但目前我國高校在這方面還有所欠缺。教育教學仍舊偏重于基礎教育,在創新創業教育的開展上面,經驗不足,創新類及創業類項目的培訓內容、實施方案與當今社會發展前沿的科技創新及實際應用方面的聯系較少,種類不全,導致學生在參與創新創業活動時也是興致不高,應付了事。
4.缺少“雙創”專業教師
由于藥學專業教師理論基礎扎實,科研實力雄厚,創新能力強,但是社會實踐經驗不足,創業經歷較少,因此在對學生進行創業能力培訓的時候,只限于理論,缺乏實戰經驗,這對學生的創業能力的培養有一定的阻礙。并且目前藥學專業教師除了承擔本專業授課任務及學生管理任務,同時兼任創新創業教育的授課任務及學生培訓任務,教師的精力及時間都有限,會導致專業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的發展不平衡,而同時兼具創新型及創業型特點的教師團隊很難找到,影響了藥學專業創新創業教育的發展。
5.缺少創新創業教育專業平臺
目前大多數學生參與的創新創業實踐活動,主要是感興趣的學生參與到老師的一些創新實驗當中,或者自發的開展一些感興趣的小項目。但由于創新創業實驗平臺較少,學生開展實驗的條件有限,阻礙了創新性實驗的開展。而一些實驗、實訓類的實踐課程,也只是簡單的驗證性實驗,創新性內容較少。而創業能力培訓教學也只是限于理論課程和創業大賽的模式,缺少實戰經驗,阻礙了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鍛煉。
二、藥學專業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途徑與方法
1.改進教學方法,培養學生創新創業意識
藥學專業課程內容多,專業性強,知識點分散,應用范圍廣,與日常生活聯系密切。歷來課堂教學氛圍都是以嚴謹、認真為主。而創新創業型課堂教學氛圍以活躍、積極、互動為主,建立以學生為主的課堂教學模式。而日常大學生主要活動范圍就是課堂,要培養大學生創新創業思維,要將課堂教學與創新創業教育結合起來。因此,在藥學專業課程學習過程中,可以利用啟發式教學方法,聯系生活實例,啟發學生創新創業意識,如在課堂上介紹一些創新創業的成功案例,農民利用野生柿子來釀造保健醋,利用秸稈制取乙醇從中盈利,利用廢木料提取焦油變廢為寶。還可以采用小組活動、模擬教學、頭腦風暴等多種形式,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參與性,鼓勵學生進行研究性探索,對感興趣的知識點進行查閱資料,課堂進行討論,將被動學習轉變成主動學習,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提高學生在專業知識學習過程中的理解,分析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思維。
借助互聯網渠道,利用學校的網絡平臺,在傳統教學中融合現代教學手段,如慕課、在線課程、虛擬實驗平臺及微課等。結合藥學發展前沿的知識信息,實時更新教學內容及素材,提供給學生一個現代化、系統的網絡信息平臺。將考試評價方式由一元轉變成多元評價方式,由傳統試卷考試轉變成綜合評價,開展課堂討論,學習報告,實驗技能和課外活動等多方面綜合評分,培養學生創新創業意識,鍛煉創新創業能力。
2.提高教師創新創業理念,加強創新創業師資建設
要培養創新創業人才,首先教師不僅要具備扎實的理論知識,還要有現代化的創新創業教育理念,良好的綜合素質。因此,學校除了加強教師的專業技能培訓,還應該提供研修培訓、校外交流等培訓機會,積極開展座談會、創新創業案例討論等活動,邀請校外名師、著名企業家、創業成功人士等來學校交流討論。利用網絡平臺,提供給教師在網絡培訓及網上論壇交流的機會。教師在保持傳統的“傳道授業”的基礎上,逐漸適應新課程改革,改進教學方法,結合網絡教學手段,引導學生自主創新,自主學習,培養創新創業技能。同時還要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興趣愛好,與學生建立良好友善的師生關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建立良好樂觀的積極心態。
3.根據學生的興趣及畢業去向,開展創新創業教育
針對畢業后選擇繼續進修的學生,在課程內容上,增加創新性實驗比例,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素質。傳統藥學專業的實驗內容偏重于藥物的合成及性質實驗,基本原理的驗證實驗,與生活生產實踐聯系較少,實驗內容更新慢,學生的創新創業思維及能力不能得到較好的鍛煉。因此,加大綜合設計性實驗,讓學生自己設計實驗,查閱資料,設計實驗方案,獨立完成實驗。如“長白山紅景天保健食品的研究與開發”“一種健脾利胃保健品—多糖胃安片的研制”等。增設創新性實驗,聯系生產實踐,開展與企業生產相關的實驗,由學生來設計解決生產實踐遇到的問題,培養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
針對畢業后選擇就業的學生,加強校企合作,邀請企業成功人士來校演講,與學生分享創業故事,為學生進行創業指導,強調創業的注意事項,讓學生樹立正確的創業意識,建立完善的創業計劃。了解企業生產實際,結合藥學專業特點,校企聯合設計創新創業實踐項目,有針對性的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培養企業所需要的人才。建立校企實習基地,開展實習培訓,企業生產技能培訓,就業市場模擬,增加學生實踐經驗,增加就業競爭力,校企合作共同培養全方位人才。
4.增加資金投入,加大平臺建設
創新創業類項目的順利開展,離不開實驗平臺的硬件支持以及經費支持。學校一方面支持鼓勵教師申報各類創新創業類項目、產學研項目,對獲得經費的教師給予一定的配套資金支持,在實驗儀器及平臺的使用上給予一定的傾斜;另一方面,積極與企業聯系合作,吸引企業投資,建立校企實訓基地及技術中心。同時鼓勵學生申報創新創業類項目,對申報成功的學生給予一定的獎勵,提高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保證創新創業類培訓順利進行。
整合學校實驗儀器設備,創建創新創業平臺,安排專人管理儀器,除上課時間外,向學生開放實驗室,滿足學生創新實驗和創業活動的硬件要求,保障創新創業教育和訓練順利開展。學生根據實驗安排,主動預約實驗時間,每次使用做好登記,遵守實驗平臺的要求,愛護和維護實驗平臺的儀器裝置。建立實訓基地,安排專業的創新創業教師指導學生創新實驗技能以及創業經驗,建立仿真工作崗位,培養學生實際操作技能。通過創新創業平臺,將教學、實驗室及實習訓練基地聯系在一起,教、學、做融為一體,滿足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需求。
三、結語
本文根據醫學院校藥學專業的特點,分析了目前藥學專業創新創業教育的現狀與問題,闡述了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途徑與方法。對于激發學生的創新創業熱情,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思維,提高學生的實踐創新和創業能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教學改革之路任重而道遠,作為一名年輕教師,今后會繼續向各位前輩學習,在教學崗位上繼續探索并完善。
參考文獻:
[1]談曉輝,張建智,關小舟.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體系研究與探索[J].創新與創業教育,2015,(05):25.
[2]鞠志宇,陳新華,賈曉紅.應用型本科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的構建[J].創新與創業教育,2015,(01):74.
[3]王長恒.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生態培育體系構建研究[J].繼續教育研究,2012,(02):124.
[4]高燁,李寧,潘琰.高師化學專業創新創業型教育體系設計[J].科教論壇,2018,(08):34.
項目來源:吉林醫藥學院教育教學研究課題“基于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的實踐教學改革研究”(基金編號:jy2017xy21)。吉林省高教科研課題“融合創新創業教育的藥學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與構建”(基金編號:JGJX2019D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