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孫越
德裔英國核物理學家福克斯(1911-1988),生于德國的呂塞爾斯海姆,是世界少有的天才。他的數學成績在中學時就突出,25歲就從英國布里斯托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后前往愛丁堡大學,在猶太理論物理學家玻恩教授的實驗室工作。
1940年,希特勒厲兵秣馬,意欲稱霸歐洲。英國政府決定投資興建提煉鈾235的秘密工廠。1941年,福克斯獲準參與玻恩教授領導的原子彈研發小組。他除了參與科研,還負責監視納粹德國的原子彈研發計劃等。福克斯認為,德國短期內造不出原子彈。
這年10月,福克斯結識蘇聯駐英國使館武官克列梅爾,后者是蘇聯克格勃偵察員。福克斯出于對共產主義的信仰,表示愿意向蘇聯提交英國原子彈研發進展等方面的情報。克列梅爾聽后大喜,立即安排福克斯與德國女共產黨人沃納對接。
1942年,福克斯將他所在的原子彈研發小組的核武器研發報告及實驗室數據,交給了沃納。6月,美國陸軍部開始實施研制原子彈的“曼哈頓計劃”,集中了西方10萬科學家參加。“曼哈頓計劃”負責人奧本海姆,高度評價福克斯在研發核武器領域所作的貢獻,將他列入“曼哈頓計劃”專家咨詢小組。
接下來,福克斯應邀赴美國原子彈和氫彈研發中心工作。蘇聯克格勃專門派遣駐美偵察員格德與福克斯接頭。福克斯將美國在橡樹嶺建造原子彈工廠的情報和美國國家原子彈實驗室的大量秘密資料,統統交給了克格勃。
1945年1月,福克斯將美國研發使用钚制作原子彈內核的情報,交給蘇聯克格勃,獲得斯大林的高度贊揚。8月9日,美軍將代號為“胖子”的钚制原子彈投到日本長崎。9月,福克斯與格德見面,轉交了美國進一步完善原子彈的情報。
在美國終止與英國的核合作之后,福克斯返回英國,出任哈韋爾原子能科研中心理論物理部主任,并從1946年7月起出任英國核能科研機構主席。他依舊與蘇聯克格勃合作。福克斯最后一任克格勃聯系人是費克利索夫,他是蘇聯克格勃倫敦技術情報處副處長。
1949年9月,蘇聯試爆原子彈成功,震驚美國。12月21日,英國軍情五處經驗豐富的特工斯卡登,奉命拘捕和審訊福克斯。1950年1月24日,福克斯坦白了所有事實。他說,他是懷著強烈的國際主義精神和共產主義價值觀,心甘情愿為蘇聯克格勃服役的。他為蘇聯做間諜7年,從未擔心被開除公職或者被捕入獄。2月3日,福克斯被英國法院判處14年監禁,為當時間諜罪量刑的最高等級。
1959年,福克斯提前5年獲釋。他返回民主德國后,在“大科學中心聯盟”出任核能物理研究所副所長。1979年,他獲民主德國最高榮譽—卡爾·馬克思勛章。
福克斯1988年去世,死后葬于柏林。蘇聯歷屆國家領導人均給予他高度評價,認為福克斯不僅遏制了美國企圖對蘇聯實施核攻擊的計劃,而且使蘇聯縮短了原子彈的研發周期,達到了與美國進行核抗衡的戰略目的。